台北最早公路隧道成通勤惡夢!圓山隧道遭戲稱「圓山八卦陣」

2025-03-13 13:56 PH90

圓山隧道交通堵塞問題嚴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10/14  洪克紀攝影)
圓山隧道交通堵塞問題嚴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10/14 洪克紀攝影)

隨著台灣人口增多,汽機車使用量提升,過往打造的交通路段便浮現了通勤問題,位於台北北區的圓山隧道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在1969年完工,原本是希望舒緩台北交通,但近年卻因為塞車和路段規劃問題,被戲稱為「圓山八卦陣」。

1967年8月,台北市政府宣布中山北路四段拓寬及開鑿隧道工程已由美援工程處初步規劃完成,預定於同年10月開工。根據當時的規劃,這項工程包含三個主要部分:中山橋拓寬、開鑿圓山隧道及中山北路四段拓寬。

當時工程的想法,是認為在中山北路四段拓寬及開鑿隧道工程完成後,配合北安路的打通拓寬,可以使松江路成為台北市南北交通大動脈,與中山北路平均負擔台北市北區之交通流量。而圓山隧道於1969年1月開工,同年10月20日通車,全長45公尺,寬20公尺,成為台北市第一座公路隧道。

台北市北區最嚴重的交通瓶頸--圓山隧道地區,六日上午在交通部與市府相關單位共同會勘下,市府養工處已同意儘速拆除妨礙當地交通。位於隧道口、中山北路上的安全島,並改為車道,以改善當地交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10/06  陳炳坤攝影)
台北市北區最嚴重的交通瓶頸--圓山隧道地區,六日上午在交通部與市府相關單位共同會勘下,市府養工處已同意儘速拆除妨礙當地交通。位於隧道口、中山北路上的安全島,並改為車道,以改善當地交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10/06 陳炳坤攝影)

原本是希望舒緩台北北區的交通,然而,隨著台北市車輛數量急速增加,圓山地區的交通問題日益突顯。作為台北市北區銜接市中心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圓山地區道路交通動線錯綜複雜且橋梁密集,有承德橋、捷運高架橋、水管橋、高速公路圓山橋、便橋、中山二橋、高速公路高架段及新生北路高架橋等九座橋梁,在狹窄地帶產生龐大的通過性旅次,造成嚴重車流交織問題。

北淡線鐵路16日起停駛,台北市政府對於交通因應方案是否能發揮效能,原已大排長龍的中山北路圓山隧道,今後交通是否會更加惡化?圖為路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7/16  王宏光攝影)
北淡線鐵路16日起停駛,台北市政府對於交通因應方案是否能發揮效能,原已大排長龍的中山北路圓山隧道,今後交通是否會更加惡化?圖為路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7/16 王宏光攝影)

到了2001年,圓山地區已形成四個主要交通瓶頸,其中之一就是圓山隧道,不僅汽車塞,機車與行人通行也不順暢。從中山北路往北通過圓山隧道,到劍潭通河街口再左轉往承德路方向,這一帶交通對機車族是個夢魘,儘管歷任台北市首長都想要處理,例如新生高架橋的通車,仍無法完全紓解,也讓圓山隧道及周遭被稱為「圓山八卦陣」。

近年來,當局仍努力改善周遭交通,例如開放周遭部分路段的機車族可以直接左解,不過仍然有相當多的挑戰得去面對。

截彎取直重組車道 消弭圓山交織

敲除中山橋、新生高架道部分高架結構 可化解多處交通瓶頸

【本報記者周維新】

圓山地區是台北市北區銜接市中心區重要的交通樞紐,雖然周邊有立體高架道路設施,但近年來因車輛快速成長,再加上當地路型特殊,產生許多車流交織點,以致影響紓解效率,尤其上午尖峰行車壅塞嚴重,造成士林、天母或大直等地區居民通勤交通格外辛苦,如何盡速打通瓶頸,備受市民關切。

圓山地區前後共有四個較大的交通瓶頸,第一個瓶頸點在新生高架道路北端終點,所有車輛均要下匝道繞行圓山道路,其中半數以上車流均要接駛圓山隧道再利用中山北路續進往北,往大直方向行進的車輛較少,不過中山北路北往南車流中,有一股行駛平面車道,繞過新生高架道路進城入口匝道後,順著圓山繞行再往大直續進,結果與新生高架道路往北下平面車道要往中山北路的車流在圓山隧道東側道路發生交織,一旦紓解率下降,新生高架道路往北車流量龐大,很容易造成高架道路車陣回堵。

第二個瓶頸點是圓山隧道口的西側,原因是很多大直往市中心區的車流要繞經圓山隧道後,左轉走中山北路再接駛新生高架道路進城,但在隧道內有一股來自新生高架道路,且出隧道後要右轉中山北路往北的車流,結果這兩股車流又在隧道西側出口發生交織,連帶影響北安路進城車流,經常造成長長車陣。

第三個瓶頸點位在圓山隧道西側出口的南端,也就是中山北路北往南要接駛新生高架道路的銜接處附近路段,由於往南車流絕大多數是要接駛新生高架道路,利用中山二橋的反而十分稀少,再加上中山北路往南過了通河街後,路型變窄,車道容量不足,以致消化不良,經常造成中山北路往市區方向塞車,嚴重時車陣尾端可達中正路口或再往北延伸。

第四個瓶頸位在中山北路與酒泉街口,原因是中山二橋啟用後,中山舊橋依舊保留,由於中山新舊橋各有雙行車道,且都並存,以致中山北路往南在酒泉街口分別有兩組平行分置的雙行車道組合,造成路口動線及號誌均十分複雜,同樣也會影響車流。

圓山地區交通問題早從官派市長時期就已浮上檯面,之後又歷任兩屆民選市長至今,市府團隊提出的改善措施涵蓋交通工程、交通管理及交通執法等層面。(下略)

最新文章

偵辦尹清楓命案的特別調查小組今上午到士林看守所借提前海軍上校郭力恆到中油煉油廠偵...

「尹清楓命案」關鍵人郭力恆病逝 結束20年鐵窗人生 真相也可能就此永遠埋藏?

2025-07-11
台南女中學生林奕含(左)學測滿級分,校長鄒春選向她道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

女作家出書大賣卻在同年輕生...2017年林奕含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震撼社會

2025-07-11
尹清楓上校命案,檢察官柯士斌會同法醫楊日松(左)及軍方法醫,在三軍總醫院進行屍體...

軍購黑幕引發殺機 真相太敏感至今未解|1993年的尹清楓事件

2025-07-11
2003年中華職棒聯盟新人選秀新科狀員潘威倫加入統一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

2003年統一獅選秀狀元是他! 「嘟嘟」潘威倫從少棒起家到中職首位無安打傳奇投手

2025-07-10
來源:1987/02/28/聯合報/第05版

涉「江南案」與「陳氏兄弟滅門案」 「董桂森」逃亡多國最後命損監獄刺殺

2025-07-09
台北市長陳水扁(前)至市政府各處室查勤,發現不少市府員工翹班未到。圖/聯合報系資...

給公務員震撼教育!陳水扁春節收假查勤市府 整頓公家機關散漫風氣

2025-07-09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8/11 侯世駿攝影)

連續殺人犯「張人堡」十年毀三命 「姦殺老婦插鐵條」、「裝箱吊屍女友」手法殘忍

2025-07-08
由十二位老人組成的「長壽環島步行隊」,於五日上午十時步行抵達台北。圖/聯合報系資...

比年輕人還猛!1977年新竹長壽步行隊挑戰43天環島壯舉

2025-07-08
台北市刑大偵四隊偵破一件金光黨詐騙、強盜案,逮獲嫌犯陳福家、女子施阿葉與涉嫌收贓...

長輩口中的「金光黨」是什麼來頭?台灣元老級詐騙集團半世紀前這樣騙錢

2025-07-08
台中縣后豐大橋昨晚發生斷橋,斷橋處今天上午溪水相當湍急,洪水仍不斷沖擊未斷的橋墩...

2008年辛樂克強颱重創台灣 后豐大橋斷裂奪6命悲劇

2025-07-07
來源:聯合報-03 焦點新聞(1990/09/05)

一通匿名電話引爆全台恐慌!90年「截肢丐童」都市傳說嚇壞家長

2025-07-07
美麗灣渡假村工地前沙灘昨天發現裸露鋼板水泥,環盟台東分會人員前往攝影取證,但業者...

台東美麗灣渡假村爭議超過20年 如今縣府買回正名「杉原灣」

2025-07-07
來源:聯合報- 1978/05/23- 03 第三版

【台灣犯罪事件簿】婦產科名醫妻遇害 浴室內雙手反綁、領帶勒斃 誰悄悄奪走她的命?

2025-07-06
來源:聯合晚報-05 社會新聞(1997/01/02)

竹竿性侵5歲女童纏訟14年無罪定讞 受害女童18歲病逝

2025-07-05
台北市善導寺彌陀殿舉行一起自殺身亡的北一女資優生林青慧、石濟雅的告別追悼會。鮮花...

1994年北一女雙資優生走上絕路 動機成謎引發全台震撼

2025-07-04
統一獅捕手高志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0/08/11 劉學聖攝影)

中職史上最長戰役!高志綱蹲滿17局、接251球寫下鐵捕傳奇

2025-07-04
謝芬芬昨天出任宜蘭縣警察局長並宣誓,成為國內首位女性警察局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打破女警天花板!謝芬芬2003年成全台首位女性警察局長

2025-07-04
來源:聯合報-A1 要聞(2013/11/10)

地質公園變奪命現場!2013年東北角瘋狗浪捲走8條人命

2025-07-03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