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禁忌話題的一本書! 《金賽性學報告》還一度成為熱門結婚禮物
《金賽性學報告》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性學權威,原著於七十多年前在國外出版時即引發轟動,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性學著作。
1992年,一向以正派形象著稱,並在家庭與校園中扮演生活心理輔導角色的《張老師月刊》,發行了《金賽性學報告》中文版。這部性學經典將性話題從報刊的邊緣版面和書店的隱蔽角落帶入主流的展示空間。出版後短短幾個月內,銷量便突破十萬冊,由此可見過去不便公然談論的「性」話題,其實檯面下對這件事的關心程度,真可謂「強強滾」。
這本篇幅達50萬字的「金賽性學報告」翻譯完成後,立即受到廣泛關注,不僅各大媒體紛紛報導,廣播電台也轉載討論。這本書的暢銷猶如一顆炸彈,打破了性話題的禁忌。許多人開始意識到,性也可以在陽光下公開討論。年輕人之間甚至興起將《金賽性學報告》作為結婚賀禮的時尚潮流。
然而,《金賽性學報告》的發行也引發極大爭議。部分家長與教師對《張老師月刊》的選書方向表示質疑,甚至直接致電詢問為何形象良好的雜誌會出版這樣的書。而一些有意購書的讀者,因話題敏感,常以「預約廣告上提到的那本書」或「金賽博士的報告」作為代稱。
事實上,《金賽性學報告》是金賽博士團隊將十年一次研究成果的匯編。該書以通俗易懂的個案方式,解答了性學領域中的諸多疑惑,為讀者提供了權威且實用的知識。
從普遍性研究導出個人性結論金賽報告中文版有了眉目了
1992-07-03/民生報/14版/文化新聞
【記者 張夢瑞/報導】美國金賽博士的性學研究猶如炸彈,在四、五十年前引起軒然大波,到今天坊間雖充斥各類性愛書籍,金賽研究所的性學報告,仍是最具權威的性學領導。張老師月刊社已購得「金賽性學報告」最新版本的中文版權,將於10月問市。
有關性的種種問題經常在報章雜誌出現,書店也有整櫃子討論性的書,但是金賽研究所(金賽博士1947年設立)每個月仍收到數以千計的信件,顯示人們對性依然無法獲得正確的資訊,也不能對個人生活與健康做出較佳的決定。即使「性」在各種媒體出現頻繁,但大部份的資訊只著重感官方面,而「金賽性學報告」這本書對「性」提供經過科學研究的最新答案。
金賽博士已於1965年去世,目前他所創的研究所仍在運作。「金賽性學報告」由瑞妮斯屈博士以專欄方式在媒體回答大家的性問題(瑞妮斯屈目前是金賽研究所負責人),瑞妮斯屈說,這個專欄不應該告訴人們「你該怎麼做」,而是提供科學資訊,使人們參考這些資訊,做出個人的結論。「金賽性學報告」從1980年開始出版第一本,1990年出版第二本。
突破愛的迷思 給親友正確易懂的性資訊「金賽性學報告」 結婚賀禮新寵
1992-11-26/聯合報/16版/都會掃描
【記者牛慶福╱台北報導】「金賽性學報告」自上月中旬推出以來,成為多家連鎖書局銷售排行第一的書,至今印了七萬多本,仍供不應求。購買者年齡層以卅至四十歲居多,所購的書常成為祝賀朋友結婚的禮物。呂迺玲是這本書的行銷企畫,她表示,剛開始買書者會支支晤唔的說不出這本書的名字,或避開書名中「性」這個字,現在人人能坦然的買,說明這本書在突破一般人性的禁忌與迷思上,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這本由張老師出版社發行的書,在第一章就列出一些最敏感的性問題,如女性較偏好較大的陰莖嗎?肛交是否會引起愛滋病?等。有名家長看了這本書打電話給出版社表示,他讀了這本書後很小心的藏了起來,因為擔心被國中二年級的女兒看到,因此,如果這本書能像電影一樣分級的話,不是可以讓家長更為安心?但是呂迺玲表示,其實這本書是老少咸宜的,只要能看得懂,就可以成為彌補家庭或學校性教育不足的讀物;出版社希望父母與老師看完後,再引導子女與學生看,使他們能把性看得如吃飯、睡覺一樣平常。
據不少書局的老闆指出,以往陳列有關性學的書,都是在不為人注意的一角,買書的人常也是神色不定的買下來,好像做了虧心事。但「金賽性學報告」的知名度打開後,就擺在書局賣場中最明顯的地方,有的乾脆就放在收銀機旁,讓銀貨兩訖的動作更快些;大家爭相購買後,常要求包裝精美,表示要作為朋友的結婚禮物,如今這種「經濟實惠」的贈禮風氣逐漸傳開。買書的人以年輕人為最多,但青少年以及老先生老太太也有,因此不少老闆開玩笑的說,性學如今終於成為「顯學」了。
最新文章
-
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 當年教宗選舉歷經五輪投票「冒白煙」
2025-04-21 -
鍵盤會殺人! 10年前楊又穎輕生引發「網路霸凌」討論
2025-04-21 -
呂秀蓮「嘿嘿嘿事件」轟動政壇 蕭美琴與陳水扁傳緋聞意外聲名大噪
2025-04-21 -
強制拆遷!因興建疏洪道而廢村|1984年五股洲後村
2025-04-20 -
民進黨發起「419遊行」主張總統直選 台北車站附近交通癱瘓
2025-04-19 -
【冷知識】孤兒要跟誰姓?父親是蔣中正、母親是宋美齡...?
2025-04-18 -
母豬生出「象鼻怪胎」!離奇案例縣府還做成標本
2025-04-18 -
快樂頌KTV大火釀13死 起火原因竟是少年火大這件事!
2025-04-17 -
挑戰NBA、大戰林志傑成經典 「少俠」田壘2021年宣布退役
2025-04-16 -
台灣教育史最大弊案「景文案」 檢察官烏龍逾期上訴20多名被告無罪
2025-04-16 -
捨身救民!詹炳立遭槍擊殉職 「器官捐贈」寫下大愛
2025-04-15 -
猛男玩火舞釀災...2011年台中阿拉夜店大火9死12傷
2025-04-15 -
2000年萬安艦沉入宜蘭頭城海域 成台灣首例軍艦人工魚礁
2025-04-15 -
貴婦奈奈捲款逃亡! 通緝時效25年背後原因讓貴婦奈奈無法受審
2025-04-15 -
大家樂年代求明牌求瘋了?愛國獎券畫家一年半竟三度被綁!
2025-04-14 -
一代人課本裡的「南海血書」越南難民逃亡慘案竟是反共虛構故事
2025-04-14 -
激勵人心的逆轉勝 打敗南韓的中鋒哈孝遠|1998年的亞青盃
2025-04-11 -
女業務遭「活燒」命喪山區 買車客戶竟是殺人魔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