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殺大哥、開槍日警轟動國內外! 艋舺瘋狂殺手「王邦駒」2015年淪為毒蟲被捕
萬華幫派芳明館的瘋狂殺手、綽號「小四」的王邦駒,曾因連續槍殺幫派老大與多起暴力事件,被列為十大槍擊要犯。「殺老大」的情節,日後不僅成了電影《艋舺》參考的真實事件,劇中阮經天飾演的何天佑,角色原型正是來自他。
年少時,王邦駒在南機場一帶為不良分子,後被「珍珠呆」梁國愷收為小弟,加入了萬華著名幫派芳明館。該幫派創立於1970年代,最早由綽號「流氓」的連明彥領導。然而,連因幫派糾紛遭開槍殺害,其後幫派由「庫瑪」林春發接手,梁國愷則在此時效力於林。
1984年,22歲的梁國愷因利益糾葛,夥同王邦駒等人槍殺40歲的林春發,成為芳明館史上首次「小弟殺大哥」事件。梁意圖掌控幫派,但遭另一幫派老大「紅胖」黃宗義阻撓,隨即再次動手除掉黃宗義。從此,芳明館內「弒主」之風漸起。
1985年,警方於板橋雙十路一處民宅發現梁國愷與王邦駒等人藏匿,展開包圍行動。當時北市刑大除暴組組長侯友宜率霹靂小組圍剿,雙方交火數百槍。最終梁國愷服毒自盡,而王邦駒挾持人質與警方僵持十餘小時後投降。1989年,王邦駒假釋出獄,他重回芳明館,跟在綽號「蟾蜍坤」的楊培坤身邊,但卻在1990年於華西街槍殺楊培坤以及大哥「芭樂」張蒼榮,之後開始逃亡之路。1991年,王邦駒因不滿鍾榮昌被害人冒他的名字販賣海洛因,持手槍至鍾宅將鍾射殺,之後王邦駒逃亡出境,往來香港及泰國間從事販毒。
流亡期間,王邦駒輾轉泰國與日本。1992年,他在東京新宿街頭因舉止異常遭警方盤查,持槍射擊兩名日本警察,其中一人胸部中彈,另一人面部受傷,轟動國內外。隨後,王邦駒在日本落網,被判刑10年,服刑7年多後假釋出獄,並於2000年被遣返回台。
返台後,王邦駒因累積多項槍擊案件繼續服刑,假釋出獄後因酒駕再度通緝。2015年,他冒用他人護照出境失敗,又因帶傳播妹吸毒開趴,遇臨檢時躲進摩鐵天花板內,卻因被釘子刺傷腳部露餡落網。曾經的「大哥殺手」成為一名落魄毒蟲,令人唏噓不已。
深夜圍捕黑煞星.警匪駁火起激戰槍擊要犯梁國愷.途窮畏罪仰藥死
同夥王邦駒.攜衝鋒槍頑抗.挾持四人質 幹員鄧巽昇.深入虎穴勸說.終化險為夷
1985-07-18/聯合報/05版/
【台北訊】被治安單位列為全國十大槍擊要犯之一的梁國愷,昨天凌晨在台北市及台北縣警方重重包圍緝捕下,與同夥王邦駒持衝鋒槍及左輪手槍拒捕,雙方槍戰激烈,警方射出五枚催淚瓦斯,梁、王二人見情況不妙乃由後面防火巷跳到一樓,梁國愷即服毒自殺。
持衝鋒槍拒捕的王邦駒,在情急之下,竟挾持四名人質與警方僵持,除暴組幹員鄧巽昇單槍匹馬進入屋內,與王談判一個多小時後,王終被說服,棄械投降,全部過程約三個小時,緊張刺激。
在這次槍戰中,除梁國愷(廿五歲)已服毒自殺死於一樓鐵工廠的小房間外,警方逮捕了他的同夥王邦駒(廿歲)、顧正熙(廿四歲)及房東黃辜秀真(卅八歲),並起出美造衝鋒槍一支,子彈廿八發,左輪手槍三支,子彈十三發及空彈三個。
在這場激烈的槍戰中,台北市刑警大隊長張友文親率刑警大隊除暴組幹員十五人外,新成立的保安大隊霹靂小組也派出隊員十二人,桂林分局刑事組支援七人,台北縣警方也動員大批警力趕往支援,同時霹靂小組攜帶了M2卡賓槍、瓦斯手榴彈、瓦斯槍、狙擊槍及剛引進國內的防彈盾牌、頭盔、面具等。
在整個行動中,梁國愷與同夥王邦駒分持手槍及衝鋒槍拒捕,王邦駒為防止警方衝入屋內曾持衝鋒槍射出十餘發子彈,由於當時正值黑夜,警方行動人員採最保守方式還擊,在整個行動中,警方人員所持的防彈盾牌、面具及鋼盔上彈痕累累,至少中彈十四發以上,參與緝捕的警方人員有三人受跳彈傷及但傷勢不嚴重。
台北市刑大除暴組早於十天前即掌握梁國愷行蹤,由於梁國愷行動非常神祕,且身邊跟隨的保鏢很多,身上又帶有火力強大的武器,警方不敢貿然行動,十六日晚廿三時四十分許,警方再度接獲線索,梁國愷藏匿於台北縣板橋市雙十路二段四十七巷四弄十八號二樓,除暴組組長侯友宜立即向大隊長張友文報告,於昨天凌晨先派人到現場附近打探地形,俟情報確定後,大隊長立即召集除暴組、桂林分局刑事組及新成立的霹靂小組幹員舉行勤前教育,並分配圍捕行動分成五個小組,將現場所有巷道及歹徒可能逃逸路線一一封鎖。
凌晨一時四十分許,參與行動人員分成五輛車到達現場,二時許完成部署,在大隊長一聲令下由擔任第一線衝鋒的除暴組長侯友宜率霹靂小組幹員由前門硬衝,但梁國愷非常機警聽到聲響,發覺有異,立刻持槍拒捕,一時槍聲大作,由於歹徒由屋內射出的槍聲連續不斷,警方研判歹徒必持有衝鋒槍之類武器,霹靂小組也立刻朝屋內發射五枚催淚瓦斯彈,梁國愷與同夥王邦駒見情況不妙,由屋後鐵窗跳到一樓逃入鐵工廠內,當時除暴組幹員林賢欽守在後面,發現梁國愷跳樓後曾開槍嚇阻,但王邦駒以衝鋒槍連開數槍,趁警方躲避時跳到一樓躲藏。
最新文章
-
千禧年情侶「唇戰」馬拉松! 3對情侶接吻25小時奪冠還分24萬
2025-07-30 -
2016年美女獸醫簡稚澄「安樂死」自己 喚醒大眾不願面對的社會現實
2025-07-28 -
「裸體加屍體」當賣點?蘋果日報當年5元上市改變台灣報業生態
2025-07-28 -
霧峰林家後代曾是享譽國際的賽車手! 「林帛亨」闖出國際車壇拚出亞洲冠軍
2025-07-27 -
連續36天贏球!統一獅2006年創造中職史上最長17連勝紀錄
2025-07-25 -
2002年政府推出「兩兆雙星產業」政策 卻成「兩兆傷心慘業」
2025-07-24 -
秦祥林、張復建都從這畢業!復興劇校半世紀來培育無數戲曲人才
2025-07-24 -
90年代暑假流行送小孩去打坐?兒童禪修營曾掀熱潮卻因中台禪寺事件退燒
2025-07-23 -
華岡藝校差點走入歷史?90年代曾陷違建風波與廢校危機
2025-07-23 -
文青族最愛、來自世新!免費報紙《破報》1995年創刊現已走入歷史
2025-07-22 -
台灣動物園沒有北極熊!曾經有三隻卻都因這原因死亡…
2025-07-22 -
2.8萬人塞爆新竹體育場!2012年SMTOWN演唱會首度來台引起轟動
2025-07-21 -
職棒推手未能親見榮景 「成棒之父」嚴孝章65歲猝逝
2025-07-21 -
50年前奇萊山重大山難!清大5生喪命 校方建「成功堡」追思
2025-07-18 -
「木蘭女足」一姐周台英昔日榮光 今涉師大抽血案爭議
2025-07-18 -
1999市民熱線滿20年!台北首創、各縣市跟進 號碼竟然都是同一支
2025-07-18 -
中職明星賽的輸球傳統?「興農魔咒」創下連10年不勝紀錄
2025-07-17 -
80年代台灣擬開放美國火雞肉進口 3000名農民不滿蛋洗蕭萬長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