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秒賣一顆!6年前爆紅的熱門甜點「髒髒包」
近年有一款熱門美食,和蛋撻一樣颳起一陣旋風,甚至紅遍各地,在網路引起滿滿的熱潮與話題,那就是2018年紅到台灣來的「髒髒包」。
源自韓國的髒髒包,是一款巧克力可頌麵包,原名叫「Dirty Choco 」,一路先是紅到中國北京,成了大家口中的「髒髒包」,髒髒包在中國網路瞬間爆紅,接著2018年這波髒髒熱潮也紅進台灣的大街小巷。
「髒髒包」就如其傳神的名稱,外層酥脆的麵包裹上一層巧克力醬,再撒滿細密的可可粉,一口咬下去巧克力內餡還會瞬間爆發,讓吃的人措手不及,嘴角和雙手變得髒兮兮,吃完很難有人不滿嘴巧克力。
有別於優雅、浪漫的甜點,髒髒包卻走相反路線,讓人卻吃得滿嘴髒兮兮,這個看似吃起來頗為麻煩的美食,到了網路社群上反而自帶搞笑效果,好吃又有趣的髒髒包,讓不少藝人、網紅都來挑戰,在社群上引爆一波「曬髒」風潮,如蔡健雅、劉若英、網紅千千等公眾人物,都在社群中公開自己吃髒髒包的狼狽模樣,Instagram、微博的網路媒體力量順勢助長「髒髒包」的人氣,促使更多人想要吃吃看,讓髒髒包成為當年打卡曬圖的最熱門甜點。
不只如此,台灣在地的店家,包括The Original One、聖娜、85度c以及一之軒等烘焙名店,也相繼推出自家的髒髒包系列商品,像是髒髒泡芙、抹茶髒髒包、髒髒刈包、髒髒雞蛋仔等不同商品,成為另一波打卡熱潮。最熱賣的時候,曾經出爐開賣4小時內必完售,聖娜就曾在一季中售出10萬顆髒髒包。
髒髒包買到了嗎?一之軒、85度C開賣
2018-03-26/聯合報/C7版/消費
【記者沈佩臻╱台北報導】「髒髒包」熱潮持續在台發燒,瞬間成為各烘焙坊研發目標,化身民眾搶購打卡網紅甜食。一之軒於台北國際烘焙展推出抹茶、巧克力雙口味髒髒包,平均每4秒賣一顆,日前又於門市限時限量開賣。85度C則研發3種口味,即日起全台限量5,400個。Semeur聖娜烘焙坊「髒嘻嘻」開賣至今已賣逾3萬個。
台灣人最近「髒髒慾」旺盛,每間烘焙坊一出爐幾乎秒殺。一之軒總經理特助廖珮綺表示,當初規畫「髒髒包」先在烘焙展試水溫,每日限時限量推出巧克力、抹茶口味,沒想到4天展期平均每4秒賣出一顆,40分鐘不到就完售。她說,全台烘焙坊製作方式略有不同,一之軒主要採用口感層次分明的丹麥麵包,搭上香蕉卡士達內餡,上層撒上厚厚可可粉及巧克力甘納許,一吃就手臉髒兮兮,除了巧克力口味,也推出抹茶口味髒髒包,全台17間門市限時限量開賣。
至於85度C則研發3款不同口味的髒髒包—Mr.髒(髒先生)、Miss.白(白小姐)、Big髒(大髒),即日起全台麵包坊限量販售。Mr.髒以丹麥麵包為主體,層層裹上巧克力醬、可可粉,包覆法國可可巴芮(COCAO BARRY)巧克力棒。Miss.白同樣使用丹麥麵包,夾入卡式達醬、酒漬葡萄乾,表層則裹上白巧克力、糖粉。Big髒選用較Q彈的歐式麵包,淋上巧克力醬及可可粉,每顆售價45元起。
Semeur聖娜烘焙坊2月中即推出「髒嘻嘻」丹麥麵包,至今已熱銷近4萬個,目前全門市皆有販售。「髒嘻嘻」以酥脆丹麥麵包包覆法國可可巴芮(COCAO BARRY)巧克力棒,表層依序淋上比利時嘉麗寶巧克力、撒上可可巴芮可可粉,每個88元。
最新文章
-
曾經是台灣首家精品百貨 SOGO敦化館歷經31年迎來熄燈
2025-11-25 -
被迫在充滿毒氣環境工作 1972年美商飛歌電子廠女工中毒致死事件
2025-11-25 -
【讀者投稿】我的光復節意義
2025-11-25 -
1994年李登輝總統喊出「每坪六萬元勞工住宅」
2025-11-24 -
林安可中職七年成績耀眼 加盟日職挑戰更多紀錄
2025-11-24 -
萬念俱灰竟由愛生恨!1959年南投滅門大慘案
2025-11-23 -
阿扁這造型誰能不驚呼? 昔日變身秀震撼鏡頭
2025-11-22 -
1995年衡陽路大火 燒毀16家布莊、銀樓及商店
2025-11-21 -
紀錄朱西甯、劉慕沙的文學伉儷情深 朱天文執導《願未央》呈現第一代省籍戀情
2025-11-20 -
曾是台灣「十大槍擊要犯」 段樹文陰錯陽差遞補成桃園市議員
2025-11-19 -
「嘉邑行善團」造橋鋪路嘉惠偏鄉居民
2025-11-19 -
台北東區「整形醫美」一級戰區 整形診所密度全台第一
2025-11-18 -
自許為新國家建築師!盧修一抱病跪下逆轉1997年北縣選情
2025-11-18 -
當年台中曾要蓋古根漢美術館! 胡志強拚文化城市 議會一席話全打回票
2025-11-15 -
30死、112傷台鐵最嚴重災難之一 1991年造橋火車相撞事故
2025-11-14 -
假釋犯持雙槍行凶3死1傷 逃亡14個月冤魂託夢竟離奇緝凶
2025-11-14 -
國營事業也有辣妹舞團 2010年台電公司「電心女孩」登場
2025-11-13 -
從挪威遠洋來台相識結緣 徐賓諾及紀歐惠夫婦定居埔里貢獻醫術
202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