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〇年代創下世界最多學生數紀錄!台北百年國小「老松國小」

2023-10-24 14:24 陳怡吟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舉行六處老建物的審查,萬華區老松國小北側校舍(圖)通過審查,提列為市定古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3/29 洪克紀攝影)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舉行六處老建物的審查,萬華區老松國小北側校舍(圖)通過審查,提列為市定古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3/29 洪克紀攝影)

你是否知道,創下六〇年代世界最多「班級數」和「學生數」紀錄的小學,竟然位於台北市嗎?沒錯!這間小學正是位於萬華區的老松國小,1966年全校共計158班,學生數竟多達一萬多人!

老松國小的歷史最早可追溯於1896年,前身為日治時期創立的「第二附屬學校」,後經幾番的改名與遷址,最終成為現今桂林路上的學校樣貌。至六〇年代,由於老松國小的升學率相當亮眼,吸引不少學區外的學生到此就讀,最終締造了驚人的學生數,當時每班人數多達七、八十人,過於擁擠的人數不僅讓操場塞不下,就連教室也無法容納,甚至需要將禮堂隔成8間教室使用。

除此之外,學生超額的不便,也體現在廁所、福利社與上下課的分流之上,一時之間,學校建地的拓展成為棘手問題,一度希望拆除剝皮寮的歷史建築用以擴建,因而引發一連串的討論。

<

台北市第二屆躲避球錦標賽三日進行閉幕賽,圖為老松國小與雙蓮國小比賽畫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8/12/03 高鍵助攝影)
台北市第二屆躲避球錦標賽三日進行閉幕賽,圖為老松國小與雙蓮國小比賽畫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8/12/03 高鍵助攝影)

然而,隨著少子化時代的到來,老松國小的學生數逐年遞減,至2017年後,學生數甚至已來到500人以下,曾經擁擠得校園如今變得空蕩寬闊,讓校友與師長們不僅感到不可思議,更有無盡的感慨與無奈。

雖然老松國小正在逐漸凋零,然而逾100多年歷史的老校舍,已在1999年被劃定為市立古蹟,至今仍舊吸引不少人們到此巡訪,無論是否經歷過老松國小的歷史時刻,都值得來此感受它的歷史韻味與風華。

百老老校走訪記

老幹新枝老松國小桃李天下

曾是明星國小,越區就讀者多如牛毛,學生總數一度破萬,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小學。

1995-05-23/聯合晚報/12版/台北都會

【記者邱淑宜/專題報導】明年5月創校滿百年的老松國小,是台北市第二高齡的小學,也是艋舺地區最早設立的學校,當地著名的古蹟學海書院、祖師廟,都曾經是它的教室。

老松國小前身,是日本總督府國語學校在民前16年5月創立「第二附屬學校」,當時沒有校地,暫棲身於艋舺學海書院──前清時代的考場。據校史記載,當年7月開始招生時,「以一天十五錢的津貼、畢業後優先錄用為公務員」為號召、獎勵,11月開學時,共招到10名學生,最小15歲,最大35歲。到學校上課還有錢領,一定令現在的學生大為羨慕。

民前15年1月,校址移至艋舺祖師廟,民前5年遷至現址,現在叫桂林路,當時則叫蓮花街,老松位在蓮花街上的蓮花池畔。

蓮花池是清末台北勝景之一,日本據台後,池水逐漸乾涸,日人乃將水池填平賣給商人蓋房子。蓮花池當年的繁華風光,現在只能從文獻會立在老松國小校門前的石碑追憶了。

不過老松國小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倒不是遷校經歷,而是曾經締造台北市學生人數最多的紀錄。

民國50年代、尚未實施九年國教前,老松是赫赫有名的「明星國小」,升學率一流,學區內的學童加上遠道越區就讀的小朋友,學生人數節節高升,民國55年9月,創下158班、學生總人數1萬1110人的空前紀錄,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小學,慕名到校參觀的國際人士可用「絡繹不絕」來形容。

當時每班學生多達70人,校舍不敷使用,連禮堂都隔成8間教室,四年級以下全實施二部制上學,這項「殊榮」現在雖然已經被台北縣秀朗國小奪去,但現任校長廖文隆則慶幸這種歷史盛況不再重演。現在的老松國小,含幼稚園全校73班,全校學生2308人,平均每班36人,廖文隆說,「道樣才談得上教育品質」。

老松國小的另一項特殊之處,是民國35年附設的「老松初級中學」,歷經多次「變身」:老松商職、台北市立商職老松分校、萬華商職、萬華女子初中、華江女中,成為現在的華江高中,俗語說「吃果子拜樹頭」,華江高中還得回老松國小「尋根」呢。

老松國小於日據時代興建的三層樓校舍目前還保存得很好,挑高寬闊的空間、造型優雅的拱形走廊尤其是現在學校少見的特色,漫步其間,令人發思古之幽情,不少校友喜歡回來拍結婚照,電視劇、電影需要老學校的場景時,也常找上老松國小。

迎接創校百年,學校已著手籌備慶祝事宜,不過對老松而言,滿百歲只是「人生」第一階段,因為校名「老松」已經為學校精神做了最佳註解──愈老愈蒼勁,還等著迎接第二個一百年。(七之二)

最新文章

「樂透餅」內的猜謎與六合彩數字紙條。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12-17 徐...

教壞囝仔!90年代樂透餅風波 餅乾藏明牌、色情刮刮卡

2025-01-25
嘉義白河地震災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4/01/18 王萬武攝影)

嘉義大埔地震重現61年前白河大震巧合 震央位置與日期「驚人相似」

2025-01-22
年終大掃除了,請人來幫忙大掃除省力又省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01/2...

除舊布新找高手代勞 八零年代掃除服務業興起

2025-01-22
薛楷莉(圖)專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1/02/16  蔡敦仰攝影)

曾是當家主播因「削凱子事件」黯然離開 薛楷莉轉行護理師

2025-01-22
演員王筱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08/25 楊海光攝影)

演戲未成名因緋聞纏身轟動一時! 「王筱嬋」感情生活宛如一齣八點檔

2025-01-21
來源:聯合報-A1要聞(2005/08/22)

2005年高雄捷運剝削移工引暴動 人權汙點陳菊陳其邁雙雙請辭

2025-01-21
張穎華得到雷家佳成全,如願就讀國防管理學院,昨日前往報到。「讓賢」放棄軍校入學的...

曾是一段佳話!2003年雷家佳禮讓軍校入學機會 獲國防部長接見

2025-01-18
新竹湖口工業區福國化工廠昨下午發生爆炸,由於現場大量毒氣外洩,消防人員穿戴類似太...

化學反應失控爆炸!福國化工廠20年心血瞬間灰飛煙滅

2025-01-17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在金華國中舉辦「自學班家長、學生、教師心得發表會」,多位支持「國...

90年代教改先鋒「國中生自願就學方案」免除高中聯考引發低分高就爭議

2025-01-16
民國二十五年中央銀行發行的印有「金門通用」字樣的十元紙鈔和印有「馬祖地區通用」字...

舊鈔換新鈔!細數歷年紙鈔「印一字」最稀有 一套高達150萬

2025-01-15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針對考生呂安妮(左)指控博士班招生口試不公、口試委員洪明洲性騷...

學術爭議牽出婚外情風波 1995年轟動社會的呂安妮事件

2025-01-14
監委黃光平及趙純孝,前往勘查十一年前因含多氯聯苯而肇禍的米糠油。圖/聯合報系資料...

台灣食安悲劇!1979年米糠油中毒事件禍延二代 間接促成消基會誕生

2025-01-14
「真愛」這條路…鄭余鎮與王筱嬋在美舉行記者會,面對記者的尖銳提問,兩人在答覆時均...

立委婚外情高調認愛!鄭余鎮與王筱嬋不倫戀回顧 像極了肥皂劇

2025-01-14
年關將屆,順應年節習俗,台銀開始接受民眾兌換新鈔,圖為一民眾對記者展示剛剛兌換來...

春節前夕換新鈔 1988年討喜氣發行首批紅色百鈔

2025-01-13
證嚴法師弟子釋德融(中排右三)以證人身分,到花蓮地方法院說明當年慈濟起源「一灘血...

慈濟「一灘血」創辦故事與醫生對簿公堂 情節失真原告獲判賠百萬

2025-01-13
來源:聯合報-03 第三版(1979/12/01)

【台灣犯罪事件簿】抽絲剝繭仍難見曙光! 建築商夫妻離奇失蹤 殺妻滅屍案疑雲重重

2025-01-12
高雄市輕軌進行動態測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4/11/22  謝梅芬攝影)

歷經10年終於完成!高雄輕軌排除萬難2024年元旦通車

2025-01-10
「港都小姐」前五名拜會高雄市長蘇南成(左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6/09...

487位佳麗同場競豔 1986年首屆「港都小姐」誕生!

2025-01-09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