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拆遷!因興建疏洪道而廢村|1984年五股洲後村
位於新北市的二重疏洪道,設計之初主要是防洪之用,保護三重、蘆洲、淡水河右岸及基隆河左岸區域的住戶,後來延伸規劃,現今兼具休閒與保育的功能。1984年,中央政府徵收洲仔尾(五股鄉洲後村、竹華兩村和更寮村的部分土地)為洩洪區,因而廢村,後開闢長約7.7公里,面積約424公頃的排洪道。
1963年一場葛樂禮颱風過境造成大台北地區淹水三天三夜,1968年政府宣布了「北區防洪計畫」,洲後村被劃入為「一級洪水平原區」。洲後村因為是個宗族村,村民間比較團結,面臨廢村的洲後村村民自發地起來陳情、抗議、示威、請願,甚至開始至中央政府陳情,並進行遊行示威。
儘管洲後村的五十一位代表前往省議會陳情,要求省府遵守先建後拆的承諾,以保障村民的生活,但時任省主席邱創煥卻呼籲居民自動拆遷,否則將強制進行拆除。最終,洲後村無法改變二重疏洪道開工計畫的命運。
由於洲後村的遷村和村民請願活動持續,引起了蔣經國總統的高度關切,並且親自指示「妥善辦理」,台北縣政府隨即派出幾十名社會工作人員,來傾聽洲後村民的意見。
有鑑於當局關切,省政府不得緩拆一週,並成立專案小組,規劃台北縣蘆洲鄉二重疏洪道以東的「灰窯重劃區」,供洲後村未來遷居之用,村民每戶獲得五十坪土地,才有今日蘆洲灰窯重劃區密集人口及繁榮現況,洲後村的抗爭事件最終告一段落。
洲後村拆遷最後溝通 盼爭論能獲合理解決
1984-07-22/聯合報/02版/
【本報記者 翁台生.楊憲宏】
就在省政府決定執行拆遷洲後村前兩天,拒絕拆遷的洲後村民又在全村請神殿堂忠義廟前舉行說明會。台灣省政府主席邱創煥在這關鍵時刻,一再對居民的將來表示關切,願意與居民代表當面溝通。
雙方似乎都表現出溝通的意願,卻苦無直接溝通的機會。
本月十一日,本報記者跟著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暑期研究班四十三位學員隨機抽樣訪問,發現「生計」問題是大部分村民拒絕拆遷的根源。負責訪問整理的師大地理研究所教授蔡文彩連日整理調查結果,於前天寄交邱主席參考。
就在來自全省各地中小學教師學員調查訪問洲後村一週後,台北縣政府也動員四十幾位社工人員挨家挨戶訪視;部分洲後村民聲稱這是「官方」第一次跟他們直接溝通,距省府宣佈拆遷日期只有四天。台北縣社工人員的訪視報告,也於昨日經由台北縣長轉呈省府參考。
至目前為止,洲後村民與邱主席之間的意見,主要還是靠這兩份調查報告間接溝通,可見雙方的溝通管道並不通暢。
國內不少學者都曾就他們的專業,觀察新聞的發展,普遍感覺執行單位與居民之間,似乎都不能從問題導向中互謀舒解之道。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章英華博士認為整個重心仍在,居民生活圈驟起變化,生計受到挑戰所引起的問題。
師大地理研究所教授蔡文彩留日時,曾注意到日本官方處理東京灣浦安地區居民遷村時,就個案意願曾委託東京大學做詳細的分析調查,後來還就這分學術報告,輔導居民轉業、遷徙。
洲後村人袓先由泉州陳家村遷台,已有二百餘年,安土重遷的心理必然難免,對未來新環境能否適應的憂慮也因而衍生。蔡文彩在與村民交通意見之後的感覺是:「除了補償房地之外,這些人的將來生計問題,也應為他們設法。」他的調查也顯示這種困境,的確有數目不算多的人:「多年從農除了做農事之外,生活別無依靠。」蔡文彩說:「這種人真的有社會適應的困難,需要特別的照顧。」
瞭解每個居民不同的意願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蔡文彩說:「只有聽他們陳訴困難,才有辦法分辨,那些人是真正需要幫忙的人。」他不否認,也有部分人持偏激之見,但蔡文彩認為透過周延的調查,確能澄清問題的層疊不清。
長久以來,洲後村民抱怨有關二重疏洪道工程消息只能透過傳播媒介獲知;顯現政府與村民的溝通形式與技巧亟待改進,就跟「先建後拆」的解釋觀點一樣,彼此的認知差距相當大。
從整體觀點看來,洲後村遷村個案對台灣地區未來公共政策推動具有「示範」作用,雙方最好能在廿三日以前真正全面「溝通」!一些爭議便可望合理的解決,邱主席願意面對面溝通,洲後村居民也宜認真體會邱主席的這番心意才好。
最新文章
-
嘉義大埔地震重現61年前白河大震巧合 震央位置與日期「驚人相似」
2025-01-22 -
除舊布新找高手代勞 八零年代掃除服務業興起
2025-01-22 -
曾是當家主播因「削凱子事件」黯然離開 薛楷莉轉行護理師
2025-01-22 -
演戲未成名因緋聞纏身轟動一時! 「王筱嬋」感情生活宛如一齣八點檔
2025-01-21 -
2005年高雄捷運剝削移工引暴動 人權汙點陳菊陳其邁雙雙請辭
2025-01-21 -
曾是一段佳話!2003年雷家佳禮讓軍校入學機會 獲國防部長接見
2025-01-18 -
化學反應失控爆炸!福國化工廠20年心血瞬間灰飛煙滅
2025-01-17 -
90年代教改先鋒「國中生自願就學方案」免除高中聯考引發低分高就爭議
2025-01-16 -
舊鈔換新鈔!細數歷年紙鈔「印一字」最稀有 一套高達150萬
2025-01-15 -
學術爭議牽出婚外情風波 1995年轟動社會的呂安妮事件
2025-01-14 -
台灣食安悲劇!1979年米糠油中毒事件禍延二代 間接促成消基會誕生
2025-01-14 -
立委婚外情高調認愛!鄭余鎮與王筱嬋不倫戀回顧 像極了肥皂劇
2025-01-14 -
春節前夕換新鈔 1988年討喜氣發行首批紅色百鈔
2025-01-13 -
慈濟「一灘血」創辦故事與醫生對簿公堂 情節失真原告獲判賠百萬
2025-01-13 -
【台灣犯罪事件簿】抽絲剝繭仍難見曙光! 建築商夫妻離奇失蹤 殺妻滅屍案疑雲重重
2025-01-12 -
歷經10年終於完成!高雄輕軌排除萬難2024年元旦通車
2025-01-10 -
487位佳麗同場競豔 1986年首屆「港都小姐」誕生!
2025-01-09 -
80年代高雄最具爭議的政治夫婦:朱安雄與吳德美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