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下的希望之光 台灣「這年」首次發放消費券
回顧2009年台灣首次發放振興消費券,當時面臨全球的經濟問題,2008年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再到2009年華爾街引發的金融海嘯,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並不在於金融體系崩盤,而是主要外銷市場消費需求減少,包括美國、歐盟等消費市場萎縮,這也讓以外銷為主的台灣,外銷訂單金額首次出現衰退的現象。
2008年,政府提出救經濟各項措施中,除了有擴大公共工程,還有眾所期待的「振興消費券」發放,當年規劃所有國民都可享有新台幣3600元面額的消費券,藉以激勵內需市場。記得當時,消費券趕在農曆春節前發放,成了民眾相當期待的「紅包」。在2009年1月18日發放第一天,全國各縣市14,000個發券所都出現不少的排隊人龍。
消費券大紅包 每人3600元【記者李順德】
2008-11-19/Upaper/1版/要聞
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天中午公布消費券發放政策。
政府有史以來第一次,發行消費券刺激民間消費拚經濟,昨天由行政院長劉兆玄拍板定案。確定發放消費券不排富,2300萬國民都可享受消費券,每人發放新台幣3600元,消費券的使用限於有營業登記之商家即可,行政院希望能趕在農曆春節前發放。
劉兆玄同時宣布,發放消費券的總經費約需829億元,財源籌措將採編列將制定特別條例,制定特別預算,排除預算法、公債法的規定。預計此一政策可提升明年經濟成長率約0.64%。
劉兆玄指出,發放消費券並不排富;但如果富有或經濟狀況好的人士若把消費券捐給公益慈善團體,政府很歡迎,捐消費券者可用來抵稅。消費券設計採券不採卡,「消費券使用時不找零」,使用期限自發行日起至98年底。
基於消費券使用的後續稽查及使用便利性,陳添枝原在記者會上說明,只限有營業登記的零售店、量販店或餐飲店,排除飯店旅館與百貨公司,為此,劉兆玄特別打電話給陳添枝,要求限制越少越好,「不要排除這個,排除那個」,確定只要有營業登記的商家都可使用,也不需要其他的負面表列。
消費券商機 甜度比一比零售百貨業>食品業>觀光業>3C通路業
2009-01-18/聯合晚報/B5版/投資寶典
【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期待多時的首度消費券今天正式發放,消費券商機也跟著啟動!由於全球經濟成長率疲弱,各國政府都將焦點放在振興經濟、擴大內需,因此,法人多建議投資人將發放消費券後的選股焦點放在相關受惠股身上。一般預料,舉凡食品飲料業、觀光及百貨業、娛樂業都將受惠,也就是食、衣、住、行、育、樂等都有想像題材!
行政院會於2008年11月20日通過「發放消費券特別條例」每人發放3600元消費券,而日本在1999年時也推出類似消費券,比較後發現日本由於種種限制,新增消費的效果僅32%。不過,法人表示,台灣消費券使用限制少,預期新增消費效果應優於日本經驗,受惠程度由大至小分別為零售百貨業、食品業、觀光業及3C通路業。
自政府從去年11月15日釋出推出消費券議題之後,台灣內需類股指數持續走強,統計推出一周後食品、百貨及觀光業類股股價漲幅3-4%,同期加權指數報酬率為-6.3%,顯示消費券議題帶動相關內需股上漲。台灣經濟成長率由2008年第三季開始進入衰退,統計2008年7月至12月底,加權指數與內需類股股價表現,加權指數下跌38%,內需股食品、百貨零售及觀光股分別下跌24%、20%及36%,除了觀光類股跌幅與大盤相近外(觀光類股大跌主要為開放陸客後初期來台人數不如預期),食品及百貨類股相對大盤抗跌。
法人表示,由於第一季通常為電子業出貨淡季,而農曆春節前後通常為零售百貨業及觀光業的旺季,在此階段內需產業題材面相較電子業豐富,各家業者也在消費券發放前紛紛推出優惠方案搶食大餅,評估消費券題材將在年前達到高峰,建議可留意相關內需受惠股,食品類股中相關個股包括統一、味全、宏全;百貨類股中有麗嬰房、統一超、潤泰全;觀光類股則留意國賓、晶華。另外,民生必需品製造業的康那香及台灣電子3C通路龍頭燦坤也可為留意標的。
最新文章
-
自動販賣機擺滿街! 1984年大量拖吊的「自動販賣機風暴」
2023-05-31 -
偵辦華隆案出名! 民眾心目中的司法英雄「忍者桂」許阿桂
2023-05-31 -
九0年代明星學校消失了 董事會掏空校產經營困難宣布廢校|雲林崇先中學
2023-05-31 -
當台北捷運成為地下的「漂漂河」:納莉風災回顧
2023-05-30 -
史上最猛烈的警匪槍戰 獵龍行動警匪駁火2000發子彈創史上之最
2023-05-30 -
第一本觀光護照的紀錄 開啟台灣人民出國觀光的新時代
2023-05-29 -
曾經到處奔走接生 如今幾乎消失在台灣社會的職業|產婆
2023-05-28 -
台灣首起捷運無差別殺人事件 鄭捷刺殺乘客導致28死傷
2023-05-27 -
揭密軍中特殊代號「八三么」 隨歷史封存的「軍中樂園」
2023-05-27 -
台灣第一支民營籃球隊的榮耀之路! 今年SBL「裕隆」傲視群雄奪冠
2023-05-26 -
被刑求寫下自白 冤獄14年再審無罪釋放|鄭性澤案
2023-05-25 -
太像中共紅星 雕塑家作品遭改色|1985年北美館紅星事件
2023-05-25 -
台灣社會運動如雨後春筍,攤販的商機竟然大爆發?
2023-05-24 -
當年社會運動的現場美食:「民主豬腳」讓人難以忘懷
2023-05-24 -
「媽媽電話亭」紀錄:20名以上棄嬰的驚人故事
2023-05-24 -
沒有手機的年代 高速公路故障求援秘辛大公開!當年只能靠這招…
2023-05-24 -
捐地超過120頃! 中正大學建校因為有「祂」!
2023-05-23 -
早年臺灣女性困擾揭露:上廁所還要付錢
2023-05-2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