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為「自強」!80年代中美斷交後的生活印象 台北首批冷氣公車

2022-09-18 18:06 報時光

台北天氣燠熱難耐,大家出門等車時,都希望冷氣公車快點出現。由於車數太少,市民往往望穿秋水才看見冷氣公車姍姍而來,最惱人的事莫過於上了冷氣車後發現車內一點也不冷,有種「受騙」的感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7/08 王宏光 攝影)
台北天氣燠熱難耐,大家出門等車時,都希望冷氣公車快點出現。由於車數太少,市民往往望穿秋水才看見冷氣公車姍姍而來,最惱人的事莫過於上了冷氣車後發現車內一點也不冷,有種「受騙」的感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7/08 王宏光 攝影)

你也是坐公車上課、上班的通勤族嗎?現在的公車設備漸漸完善,給許多人快速又方便的乘車環境,這都是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改善、汰舊換新而來的成果。

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大太陽底下等公車最叫人難耐,當遠方的公車緩緩進站,人人都想爭先上車,公車裡涼爽的冷氣也瞬間澆熄內心的燥熱,即便車上有點擠、路程有些顛簸也無所謂了。

試想1980年代以前,在那個公車還沒有冷氣的時代,你能想像在夏日人擠人坐公車有多麼煎熬嗎?即便是大眾交通工具便利的台北市,也是直到1980年才有第一批大型冷氣公車,80年代經濟發展快速,人們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引進冷氣公車就是一項生活水準提升的指標。

但其實,1979年才發生中美斷交、協防終止,國際處境艱難,1980年便被政府訂為自強年,民間也發起「捐款建軍運動」自發捐錢、捐黃金,每個人的愛國心都以行動表明,希望未來的日子可以自立自強。

為了永遠記住自強年的意義,當時引進的第一批冷氣公車,就被命名為「自強公車」,意味著公車業者努力創造更好服務,如同自強年的精神一樣。待實際營運滿一年、力求改善後,冷氣公車也正式融入我們的生活圈,成為許多人通勤上學、旅遊出外時依靠的工具。

如今,第一代的冷氣公車已經過汰換,但它的外型,還有乘坐在上頭的感受,全是人們對一個時代生活的印象,你還記得以前都搭哪一路的公車開始新的一天嗎?

▲2023年跟著老派日曆及手帳環遊時光島,找回生活初心!
▲2023年跟著老派日曆及手帳環遊時光島,找回生活初心!

📣最珍貴的寶島回憶在這裡📣

【2023年老派的生活日曆及手帳】時光商號懷舊熱賣中‼️

⭐看更多老派日曆頁面設計與內容

大型冷氣公車提高服務水準

普通車不能萎縮

超過十年舊車儘快淘汰換新

1980-08-09/聯合報/07版/第七版

【本報記者曾怡憲】

台北市大型冷氣公車,今天將開始營運了,在大熱天裡有冷氣公車可坐,是公車服務水準提高的具體表現。

大型冷氣公車由光華首先開行,該公司冷氣公車內部裝潢採用藍色絨布椅面,可以坐臥兩用,較豪華遊覽車並不遜色,較公車處中型冷氣車也已有改進。

台北市長李登輝認為一年來公車營運已有改善,他對大型冷氣公車的開行非常高興,命名為「自強公車」,認為這是公車業者一年來自強不息努力的成果。

大型冷氣公車開行後,將給台北市公共汽車帶來新的面貌,也表現我們社會經濟繁榮,國民生活水準提高的一面。

配合大型冷氣公車開行,建設局已訂定一套「處理要點」,做為管理的依據,以防止冷氣公車開行後,會影響普通公車的服務。其中規定冷氣公車開行原有路線,數量不能超過普通公車的三分之一,即為防止民營公車著重冷氣公車的經營,忽略普通公車的服務。建設局認為冷氣公車是單一票價,儘管一段票六元較普通公車的全票僅貴一元,但無學生等優待票,一般學生可能仍多依賴普通公車通學,因此普通公車的服務不能萎縮。

建設局並規定普通公車出廠超過十年,或行駛里程超過六十萬公里,應儘先汰舊換新,其中申請購置冷氣公車,不得超過當年度汰舊換新車輛數的三分之一。此項規定的目的,即是在防止民營公車只重視購買冷氣公車,置普通公車的汰舊換新於不顧。

光華公司今年新購的十輛公車,全部裝配為冷氣公車,即是一個例子。該公司也有許多已經行駛十年的老爺車有待汰舊換新,光華公司將繼續購二十部新車,即要考慮這個問題。據建設局統計,第一階段規劃行駛新的大、中型冷氣公車路線,共有二百五十五輛,其中公車處一百八十輛,民營公車七十五輛。民營公車新購買的新車大多裝置冷氣設備成為冷氣公車,使得開行冷氣公車成為一窩蜂的趨勢。

民營公車喜歡開冷氣公車的原因,是當初預計冷氣公車的票價將調整為八元,認為有利可圖,才將多數新購車輛打造為冷氣公車,但此一票價卻被市議會劑減為六元,已使公車業者有被潑一盆冷水的感覺。目前公車處中型公車車車滿載,尚且不能盈利,大型冷氣公車能否盈利,與日後營運服務的水準當有很大的關係,此點是可以瞭解的。

除了建設局規定「處理要點」加強管理外,國民道德水準亦應該跟著提高,像光華巴士那種絨布坐椅如果不能好好維護,將來保養將會成為大問題。乘客也應有自動投票的習慣,將來開行兩個車門的冷氣公車,前上後下才方便,一味的要防止乘客漏票,採用單門上下客,終不是好辦法。

最新文章

大海嘯唱片公司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前舉辦「熱吻24小時」迎千禧活動。圖/聯合報系資料...

千禧年情侶「唇戰」馬拉松! 3對情侶接吻25小時奪冠還分24萬

2025-07-30
桃園縣新屋鄉動物保護園區園長簡稚澄,呼籲民眾以認養替代購買,讓流浪動物有個家。圖...

2016年美女獸醫簡稚澄「安樂死」自己 喚醒大眾不願面對的社會現實

2025-07-28
立委與勵馨基金會等兒福團體舉行記者會,針對蘋果日報違法部分進行陳述,呼籲社會大眾...

「裸體加屍體」當賣點?蘋果日報當年5元上市改變台灣報業生態

2025-07-28
BMW亞洲巡迴錦標賽冠軍台灣車手林帛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6/19...

霧峰林家後代曾是享譽國際的賽車手! 「林帛亨」闖出國際車壇拚出亞洲冠軍

2025-07-27
統一獅球迷在球賽結束後集體慶祝球隊拿下17連勝,而且魔術數字只剩M2。圖/聯合報...

連續36天贏球!統一獅2006年創造中職史上最長17連勝紀錄

2025-07-25
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左三〉、經濟部長林義夫〈右三〉昨天在「兩兆雙星產業推動辦公室...

2002年政府推出「兩兆雙星產業」政策 卻成「兩兆傷心慘業」

2025-07-24
復興戲劇學校劇團,由該校校長王振祖率領,十三日上午由東京飛回台北,圖為合影。圖/...

秦祥林、張復建都從這畢業!復興劇校半世紀來培育無數戲曲人才

2025-07-24
鳳山市佛教蓮社暑假都會訓練國小學童禮佛打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1/07/...

90年代暑假流行送小孩去打坐?兒童禪修營曾掀熱潮卻因中台禪寺事件退燒

2025-07-23
華岡藝校董事會決議廢校後,校內師生發起聯署抗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5/0...

華岡藝校差點走入歷史?90年代曾陷違建風波與廢校危機

2025-07-23
世新大學學生抗議破報無預警停刊,到董事會辦公室前張貼訴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

文青族最愛、來自世新!免費報紙《破報》1995年創刊現已走入歷史

2025-07-22
台北市動物園一隻在盛夏酷暑的台灣的北極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9/06/2...

台灣動物園沒有北極熊!曾經有三隻卻都因這原因死亡…

2025-07-22
SM TOWN世界巡演昨晚在新竹縣體育場登場,群星現身謝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2.8萬人塞爆新竹體育場!2012年SMTOWN演唱會首度來台引起轟動

2025-07-21
七十四年國際棒球邀請賽,廿四日在台北市立棒球場閉幕,圖為全國棒球協會理事長嚴孝章...

職棒推手未能親見榮景 「成棒之父」嚴孝章65歲猝逝

2025-07-21
奇萊山區的成功堡外觀,此為位於較高處的一號堡,現在仍有登山客在使用。圖/聯合報系...

50年前奇萊山重大山難!清大5生喪命 校方建「成功堡」追思

2025-07-18
中華女子足球隊的頭號射手並獲選為明星球員的周台英(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

「木蘭女足」一姐周台英昔日榮光 今涉師大抽血案爭議

2025-07-18
上午馬英九市長主持1999市民熱線啟用記者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01...

1999市民熱線滿20年!台北首創、各縣市跟進 號碼竟然都是同一支

2025-07-18
來源:聯合報-B3 運動(2011/07/22)

中職明星賽的輸球傳統?「興農魔咒」創下連10年不勝紀錄

2025-07-17
千名雞農代表廿一日上午前往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抗議,要求國貿局拒絕美方強行傾銷火雞雜...

80年代台灣擬開放美國火雞肉進口 3000名農民不滿蛋洗蕭萬長

2025-07-16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