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養媳為家奉獻到老 65年前扛秤錘養活全家

2023-10-13 11:04 報時光

中央菜市場古稀老媼葉施妹,背著一桿大秤,在中央市場做蔬菜交易的持秤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09/01 陳明輝攝影)
中央菜市場古稀老媼葉施妹,背著一桿大秤,在中央市場做蔬菜交易的持秤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09/01 陳明輝攝影)

1958年,77歲葉施妹做著日夜顛倒的秤菜工作,半夜12點出發,背著重達11公斤的秤錘到中央市場,這份工作她做了長達12年,雙肩都背出一片硬肉。每天工作到早上7點半才回家,大家都勸她別繼續這麼勞累的工作,但她仍堅持不懈,這是為什麼呢?

葉施妹出生40天,就被送人當童養媳,17歲那年,她與養兄張炎結婚,張炎卻不務正業,成天嫖賭。隔年,她生了兒子,邊育兒兼做女工,全家皆依賴她一人的工資生活。由於收入日漸減少,丈夫仍不願工作,她終於忍受不了,帶著兒子離家謀生。

她22歲再婚後,經濟仍不寬裕,因此她還是每天工作,同時負擔前夫的醫療費用。到了50歲,她開始沿街叫賣枝仔冰,生意不錯;好景不長,日本政府開始規定,賣冰要經過許可,她因年紀大,不予核可,賣冰工作被迫中止。她65歲時,開始到市場做秤菜工作,一開始不受菜販信任,她身形矮小,大家認為她搬不動秤錘。

於是,她採「隨喜」方式試水溫,時間一久,大家發現她秤菜準確性高,也願意讓她秤。她認為秤菜可貼補家用,且對菜販們有了感情,不捨離開。周遭的人見她年邁而努力,都對她頗為敬重。她的秤錘有次放在菜簍旁邊,警察認為影響交通,於是將其沒收;沒想到警察見秤錘主人如此高齡,還辛勤工作,反而對她刮目相看。

中央菜市場古稀老媼葉施妹,背著一桿大秤,在中央市場做蔬菜交易的持秤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09/01 陳明輝攝影)
中央菜市場古稀老媼葉施妹,背著一桿大秤,在中央市場做蔬菜交易的持秤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09/01 陳明輝攝影)

中央菜場古稀媼

一生惟勤謹 百代大忙人

1958-09-02/聯合報/04版/

【本報記者 陳啟福】

這是一個勞動女性畢生為生活掙扎奮鬥的故事,目前她四代同堂,一生靠自己的勞動維持家庭,茹苦含辛,在她的風燭殘年裏,還要支撐著枯瘦的身軀,背著一桿大秤,在中央市場做蔬菜交易的持秤人,每天七小時的夜間工作,連六角錢的稀飯也捨不得吃。

她說:「因為兒孫們太孝順了,我願永遠為他們生活和前途而流汗勞力,這是很值得的」。

每當夜深人靜,人們好夢正酣的時候,中央市場是這個都市裏例外浮動的一角;在這裏,每天在一定的時間裏,有一位老媼,那龍鐘的身影,走進中央市場的大門。她每次到來總不會相差五分鐘,所以,來自農村的賣菜人,雖沒有手錶的配備,但一看見這位老態龍鐘的身影,不期而然地都有同樣的感覺:「天色不早了,已經深夜十二點半了呀!」

是的,十二點半了!因為她在十二年的習慣裏,憑著心的計算,從家中出發,經過一段路程,到達中央市場,大約是十二點半時分,這比是雞的啼唱還準確些,於是,自然而然的,她成了中央市場的一座標準鐘;同時由於她的守時,也給一些農村來的蔬菜生產業者和流動攤販,在漫長的黑夜中,獲得一個計時的準繩。

這位高齡七十七歲的老太太,四代同堂,孫輩繞膝,在家裏左一聲「奶奶」,右一聲「祖奶奶」的叫個不停。照理說,她該是一位滿有福氣的老人,在其晚年,當可清閒地享受天倫之樂,但是,她不但沒有清閒日子好過,並且還要每天靠她的雙手勞力,以其流汗換取微薄所得,來幫助維持這個四代的家庭生活。

矮矮的個子,頭戴斗笠,笠邊圍着一條破舊的毛巾,腳穿一雙半筒雨靴,肩背着一桿大秤而走動不停,她的姓名叫葉施妹老太太。在中央市場,她每天這樣「全副武裝」,從午夜十二時半開始,到天亮七時半為止,專門替人秤菜,賺得十幾塊錢回家買米,這位古稀老人流汗勞力,過着每天七小時的夜生活,風雨無阻,十二年如一日。

心地善良的老太婆,這幾天正在發愁「飯碗」被人奪去,因為在不久以前,才相繼參加了兩人做此工作,奪去不少她的客戶,聽說最近又要增加,所以她深恐遲早會被人搶光生意,老人家說:「我今年運氣太壞了,六十歲的兒子耳聾不能做生意,如我的工作收入再減少,一家生活馬上就會受到影響,因此使我感到非常不安。」

葉施妹一生勞動,她從童年、青年、中年以至老年,經過各個階段,始終難得有一天安自己勞動而生存的女性。葉施妹是養女出身,她的親生父母是桃園縣人,當她出生剛四十天,就將她送給人家撫養。養家姓張,也住在桃園,收她的目的是做童養媳婦,養大了匹配兒子成婚。可是,誰都想像不到,這個出世僅四十天的嬰兒,竟從此決定了她一生勞苦的命運!

五歲的時候,葉施妹的養母去世了,養父謀生在外奔走,養兄是個野孩子,整天在外面野,就這樣她被「撫養」到八、九歲的時候,開始幫忙料理家務,煮飯和洗衣裳,都包在她一人身上,還要養豬養雞,整天忙個不休。十七歲那年,她由養父作主,與養兄婚,當時只有「送做堆」,沒有辦理任何結婚手續,但她已由養女變成了主婦,主持一個家庭的事務。

儘管終日勞動忙碌,葉施妹從不怨天尤人,使她最感痛苦的,卻是丈夫的沒出息。張炎自幼乏人管教,野得成性,長大了亦難改變,不務正業,吃喝嫖賭浪蕩逍遙,葉施妹苦不敢言。結婚的次年(她十八歲),生下一個男孩子,她做了媽媽,每天照顧孩子之外,還要採茶兼做女工,靠她的工資收入維持家用,並且要供給丈夫的日常所需的零用錢。

最新文章

腳傷難行涉及多起命案及擄人勒贖、強盜案的槍擊要犯吳俊卿,昨日在台中梧棲鎮落網,他...

史上最年輕槍擊要犯 「番薯仔」吳俊卿合作前刑警犯下多起案件

2025-03-21
台北榮總開公立醫院風氣之先,在院內設置佛堂,院長羅光瑞(中右)及淨空法師(中左)...

【讀者投稿】曾引起上萬網友爭論!至今仍受人緬懷的淨空法師

2025-03-21
威廉瓊斯杯國際男子籃球邀請賽第二天,我國裕隆隊以八十五比七十七力克韓國產業銀行隊...

台灣遭國際籃總FIBA停權 瓊斯博士伸援手促成瓊斯盃誕生

2025-03-21
田中實加昨天受邀到台東以自己的著作「灣生回家」,鼓勵民眾買書、讀書、愛書和送書,...

台灣出版史上的最大騙局!「灣生回家」作者承認身世造假

2025-03-20
來源:聯合報-01 要聞(1998/09/26)

金融高層槍擊命案!元大證券副總黃乃宣家門口遭狙擊 4槍斃命

2025-03-20
少子化浪潮下,各級學校學生人數皆逐年減少,但私立國中學生人數卻「逆勢」逐年增加,...

少子化衝擊「私中」反夯 雙北「私校七雄」錄取率比頂大還低

2025-03-19
高雄市壽山動物園尼羅鱷魚昨天傳出意外,動物園主任張博宇昨天準備替生病的鱷魚進行治...

壽山動物園巨鱷咬斷員工手臂 警開槍奪回斷肢

2025-03-19
李遠哲拍攝了一支教改宣導影片,呼籲家長不要一味在意自己孩子是否明星學校。圖/聯合...

教改後升學戰場更殘酷!「李遠哲」的教育改革為什麼被輿論追著打?

2025-03-18
台鐵收藏裕仁天皇還是太子時期,到台灣巡視時搭乘的木造「花車」車廂。圖/聯合報系資...

台鐵國寶級火車!「總統花車」專為元首打造 內裝有多奢華?

2025-03-18
高雄縣長蔡明耀慰問王曉民及其家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4/09/29  呂...

中山女高少女遭撞成活屍 王曉民臥床47年成台灣活最久的植物人

2025-03-1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同志主題書店晶晶書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1/17...

90年代同志文化突破!首家同志主題書店「晶晶書庫」創立

2025-03-16
全省最大的土地公廟屏東車城福安宮,昨天熱鬧慶祝土地公生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

全台規模最大的土地公廟─屏東縣車城福安宮

2025-03-15
黃兆能出殯路線經過苗栗縣議長陳添松住處前,由八家將跳陣招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苗栗前議長捲入命案 綁匪竟死在議長家中 離奇案件至今疑點重重

2025-03-14
東京著衣七年級生創辦人夫婦董事長鄭景太(右)品牌總監周品均對談。圖/聯合報系資料...

攜手10年拼出20億 「東京著衣」創辦人卻從神仙眷侶走向對立拆夥

2025-03-14
圓山隧道交通堵塞問題嚴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10/14  洪克紀攝影...

台北最早公路隧道成通勤惡夢!圓山隧道遭戲稱「圓山八卦陣」

2025-03-13
衛生署宣布新藥「威而鋼」獲准在台上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12/31 ...

重振男性雄風的「藍色小藥丸」 威而鋼當年未上市先轟動

2025-03-13
吃吃樂,惡魔島餐廳把牢獄陳設搬到餐廳顧客在一間間牢籠內用餐挺新鮮的。 圖/聯合報...

牢飯也能飄香!藝人吳宗憲開設的「惡魔島」餐廳曾有多家分店

2025-03-13
來源:聯合報-A3 焦點(2012/04/19)

台灣之光陳偉殷正式退役!首位日職轉戰大聯盟球員結束20年傳奇生涯

2025-03-12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