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前扛秤錘養活全家 童養媳為家奉獻到老

2022-07-19 11:38 報時光

中央菜市場古稀老媼葉施妹,背著一桿大秤,在中央市場做蔬菜交易的持秤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09/01 陳明輝攝影)
中央菜市場古稀老媼葉施妹,背著一桿大秤,在中央市場做蔬菜交易的持秤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09/01 陳明輝攝影)

1958年,77歲葉施妹做著日夜顛倒的秤菜工作,半夜12點出發,背著重達11公斤的秤錘到中央市場,這份工作她做了長達12年,雙肩都背出一片硬肉。每天工作到早上7點半才回家,大家都勸她別繼續這麼勞累的工作,但她仍堅持不懈,這是為什麼呢?

葉施妹出生40天,就被送人當童養媳,17歲那年,她與養兄張炎結婚,張炎卻不務正業,成天嫖賭。隔年,她生了兒子,邊育兒兼做女工,全家皆依賴她一人的工資生活。由於收入日漸減少,丈夫仍不願工作,她終於忍受不了,帶著兒子離家謀生。

她22歲再婚後,經濟仍不寬裕,因此她還是每天工作,同時負擔前夫的醫療費用。到了50歲,她開始沿街叫賣枝仔冰,生意不錯;好景不長,日本政府開始規定,賣冰要經過許可,她因年紀大,不予核可,賣冰工作被迫中止。她65歲時,開始到市場做秤菜工作,一開始不受菜販信任,她身形矮小,大家認為她搬不動秤錘。

於是,她採「隨喜」方式試水溫,時間一久,大家發現她秤菜準確性高,也願意讓她秤。她認為秤菜可貼補家用,且對菜販們有了感情,不捨離開。周遭的人見她年邁而努力,都對她頗為敬重。她的秤錘有次放在菜簍旁邊,警察認為影響交通,於是將其沒收;沒想到警察見秤錘主人如此高齡,還辛勤工作,反而對她刮目相看。

中央菜場古稀媼

一生惟勤謹 百代大忙人

1958-09-02/聯合報/04版/

【本報記者 陳啟福】

這是一個勞動女性畢生為生活掙扎奮鬥的故事,目前她四代同堂,一生靠自己的勞動維持家庭,茹苦含辛,在她的風燭殘年裏,還要支撐著枯瘦的身軀,背著一桿大秤,在中央市場做蔬菜交易的持秤人,每天七小時的夜間工作,連六角錢的稀飯也捨不得吃。

她說:「因為兒孫們太孝順了,我願永遠為他們生活和前途而流汗勞力,這是很值得的」。

每當夜深人靜,人們好夢正酣的時候,中央市場是這個都市裏例外浮動的一角;在這裏,每天在一定的時間裏,有一位老媼,那龍鐘的身影,走進中央市場的大門。她每次到來總不會相差五分鐘,所以,來自農村的賣菜人,雖沒有手錶的配備,但一看見這位老態龍鐘的身影,不期而然地都有同樣的感覺:「天色不早了,已經深夜十二點半了呀!」

是的,十二點半了!因為她在十二年的習慣裏,憑著心的計算,從家中出發,經過一段路程,到達中央市場,大約是十二點半時分,這比是雞的啼唱還準確些,於是,自然而然的,她成了中央市場的一座標準鐘;同時由於她的守時,也給一些農村來的蔬菜生產業者和流動攤販,在漫長的黑夜中,獲得一個計時的準繩。

這位高齡七十七歲的老太太,四代同堂,孫輩繞膝,在家裏左一聲「奶奶」,右一聲「祖奶奶」的叫個不停。照理說,她該是一位滿有福氣的老人,在其晚年,當可清閒地享受天倫之樂,但是,她不但沒有清閒日子好過,並且還要每天靠她的雙手勞力,以其流汗換取微薄所得,來幫助維持這個四代的家庭生活。

矮矮的個子,頭戴斗笠,笠邊圍着一條破舊的毛巾,腳穿一雙半筒雨靴,肩背着一桿大秤而走動不停,她的姓名叫葉施妹老太太。在中央市場,她每天這樣「全副武裝」,從午夜十二時半開始,到天亮七時半為止,專門替人秤菜,賺得十幾塊錢回家買米,這位古稀老人流汗勞力,過着每天七小時的夜生活,風雨無阻,十二年如一日。

心地善良的老太婆,這幾天正在發愁「飯碗」被人奪去,因為在不久以前,才相繼參加了兩人做此工作,奪去不少她的客戶,聽說最近又要增加,所以她深恐遲早會被人搶光生意,老人家說:「我今年運氣太壞了,六十歲的兒子耳聾不能做生意,如我的工作收入再減少,一家生活馬上就會受到影響,因此使我感到非常不安。」

葉施妹一生勞動,她從童年、青年、中年以至老年,經過各個階段,始終難得有一天安自己勞動而生存的女性。葉施妹是養女出身,她的親生父母是桃園縣人,當她出生剛四十天,就將她送給人家撫養。養家姓張,也住在桃園,收她的目的是做童養媳婦,養大了匹配兒子成婚。可是,誰都想像不到,這個出世僅四十天的嬰兒,竟從此決定了她一生勞苦的命運!

五歲的時候,葉施妹的養母去世了,養父謀生在外奔走,養兄是個野孩子,整天在外面野,就這樣她被「撫養」到八、九歲的時候,開始幫忙料理家務,煮飯和洗衣裳,都包在她一人身上,還要養豬養雞,整天忙個不休。十七歲那年,她由養父作主,與養兄婚,當時只有「送做堆」,沒有辦理任何結婚手續,但她已由養女變成了主婦,主持一個家庭的事務。

儘管終日勞動忙碌,葉施妹從不怨天尤人,使她最感痛苦的,卻是丈夫的沒出息。張炎自幼乏人管教,野得成性,長大了亦難改變,不務正業,吃喝嫖賭浪蕩逍遙,葉施妹苦不敢言。結婚的次年(她十八歲),生下一個男孩子,她做了媽媽,每天照顧孩子之外,還要採茶兼做女工,靠她的工資收入維持家用,並且要供給丈夫的日常所需的零用錢。

最新文章

國防部高等審判庭,四日首次開庭審理劉宜良命案,圖為會外維安情景。圖/聯合報系資料...

一名作家之死!牽扯中美複雜關係|1984年江南案

2023-03-25
榮獲第十七屆世運十項運動亞軍的中華民國選手楊傳廣,十五日上午搭機返國,楊傳廣(右...

勇奪臺灣第一面奧運獎牌的亞洲鐵人「楊傳廣」

2023-03-25
台北圓山動物園內雄性大狒狒趁人不備時逃出鐵籠,在中山北路和兒童樂園內呼吸了一個多...

狒狒脫逃不是第一次! 1967年動物園狒狒趁隙開溜、兒童樂園逛大街

2023-03-24
萬里區翡翠灣太空玲瓏屋,飛碟型的外觀加上充滿廢墟感的氛圍,成為打卡熱點。圖/聯合...

北海岸奇觀!荒廢40多年的奇特廢墟 翡翠灣太空玲瓏屋

2023-03-23
湛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1/10/24 本報記者攝影)

23歲新星一夕之間香消玉殞 湛蓉命案成千古謎團

2023-03-23
六福村猴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2005/02/05 趙文彬攝影
)

騎彩面狒狒腳踏車看猴子!六福村的靈長類動物來自ㄅㄆㄇ猴園

2023-03-23
江子翠分屍案凶宅外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8/01/28 段雲生攝影)

致命求職陷阱!台灣犯罪史四大命案之一|1977年江子翠分屍命案

2023-03-22
台北市體育季開幕,由台北市長許水德主持。道路溜冰馬拉松賽,在市長鳴槍後,成群結隊...

與你同行!1988年道路溜冰馬拉松賽的珍貴留影

2023-03-21
一九八八國際佳樂小姐決選彩排,十八歲斐濟小姐美蓮〈中〉體重六十八公斤,是最重的參...

各國審美大不同! 環「肥」燕「瘦」各顯其美|佳樂小姐選拔賽

2023-03-21
為了刺激民眾消費振興經濟,政府發放三千六百元消費券紅包,昨天下午起,許多民眾利用...

普發6000來了!回顧14年前的振興消費券 當年你怎麼花?

2023-03-21
葛樂禮颱風襲台,圖為北市各處受災情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3/09/11 ...

台北歷史上最嚴重的水災 1963年葛樂禮颱風來襲

2023-03-20
和平醫院SARS疫情持續升高,B棟七樓的病患家屬不滿被隔離,丟床單抗議。圖/聯合...

SARS封院拍成國片《疫起》 回顧20年前的抗疫英雄

2023-03-20
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舉辦北部地區民防天安三號防空演習,圖為台北寂靜街景。圖/聯合報系...

年記故事:空曠的台北街頭 1965年嚴陣以待的防空演習

2023-03-20
基隆市信三路五福旅社廿三日發生兇殺命案,包含旅社老闆在內的五人均遭殺害。圖為五福...

五人陳屍旅社 全是一刀斃命!1988年基隆五福旅社命案

2023-03-17
第十六屆全國棒球賽暨中華成人棒球代表隊選拔賽,九日舉行閉幕頒獎典禮,圖為冠軍得主...

台灣棒球風雲! 第一支民營機構組成的棒球隊|可口奶滋棒球隊

2023-03-16
奪得有百年歷史的「全英羽毛球公開賽」女單冠軍的戴資穎(右)上午回國,長期贊助的長...

戴資穎征戰全英公開賽!2017年首度奪冠躍上球后寶座

2023-03-16
體積碩大的抹香鯨吸引民眾圍觀也給小朋友上了寶貴的一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

50公噸臭彈爆炸! 台南西門路上的腥風血雨|2004年鯨爆事件

2023-03-15
台北市三民路136巷內一間「金金」銀樓,昨晚發生火災,消防隊獲報到場破門搶救。圖...

跨年夜銀樓遭強盜殺人縱火! 嫌犯在看守所自殺成為羅生門|金金銀樓火災

2023-03-14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