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養媳為家奉獻到老 65年前扛秤錘養活全家

2023-10-13 11:04 報時光

中央菜市場古稀老媼葉施妹,背著一桿大秤,在中央市場做蔬菜交易的持秤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09/01 陳明輝攝影)
中央菜市場古稀老媼葉施妹,背著一桿大秤,在中央市場做蔬菜交易的持秤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09/01 陳明輝攝影)

1958年,77歲葉施妹做著日夜顛倒的秤菜工作,半夜12點出發,背著重達11公斤的秤錘到中央市場,這份工作她做了長達12年,雙肩都背出一片硬肉。每天工作到早上7點半才回家,大家都勸她別繼續這麼勞累的工作,但她仍堅持不懈,這是為什麼呢?

葉施妹出生40天,就被送人當童養媳,17歲那年,她與養兄張炎結婚,張炎卻不務正業,成天嫖賭。隔年,她生了兒子,邊育兒兼做女工,全家皆依賴她一人的工資生活。由於收入日漸減少,丈夫仍不願工作,她終於忍受不了,帶著兒子離家謀生。

她22歲再婚後,經濟仍不寬裕,因此她還是每天工作,同時負擔前夫的醫療費用。到了50歲,她開始沿街叫賣枝仔冰,生意不錯;好景不長,日本政府開始規定,賣冰要經過許可,她因年紀大,不予核可,賣冰工作被迫中止。她65歲時,開始到市場做秤菜工作,一開始不受菜販信任,她身形矮小,大家認為她搬不動秤錘。

於是,她採「隨喜」方式試水溫,時間一久,大家發現她秤菜準確性高,也願意讓她秤。她認為秤菜可貼補家用,且對菜販們有了感情,不捨離開。周遭的人見她年邁而努力,都對她頗為敬重。她的秤錘有次放在菜簍旁邊,警察認為影響交通,於是將其沒收;沒想到警察見秤錘主人如此高齡,還辛勤工作,反而對她刮目相看。

中央菜市場古稀老媼葉施妹,背著一桿大秤,在中央市場做蔬菜交易的持秤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09/01 陳明輝攝影)
中央菜市場古稀老媼葉施妹,背著一桿大秤,在中央市場做蔬菜交易的持秤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09/01 陳明輝攝影)

中央菜場古稀媼

一生惟勤謹 百代大忙人

1958-09-02/聯合報/04版/

【本報記者 陳啟福】

這是一個勞動女性畢生為生活掙扎奮鬥的故事,目前她四代同堂,一生靠自己的勞動維持家庭,茹苦含辛,在她的風燭殘年裏,還要支撐著枯瘦的身軀,背著一桿大秤,在中央市場做蔬菜交易的持秤人,每天七小時的夜間工作,連六角錢的稀飯也捨不得吃。

她說:「因為兒孫們太孝順了,我願永遠為他們生活和前途而流汗勞力,這是很值得的」。

每當夜深人靜,人們好夢正酣的時候,中央市場是這個都市裏例外浮動的一角;在這裏,每天在一定的時間裏,有一位老媼,那龍鐘的身影,走進中央市場的大門。她每次到來總不會相差五分鐘,所以,來自農村的賣菜人,雖沒有手錶的配備,但一看見這位老態龍鐘的身影,不期而然地都有同樣的感覺:「天色不早了,已經深夜十二點半了呀!」

是的,十二點半了!因為她在十二年的習慣裏,憑著心的計算,從家中出發,經過一段路程,到達中央市場,大約是十二點半時分,這比是雞的啼唱還準確些,於是,自然而然的,她成了中央市場的一座標準鐘;同時由於她的守時,也給一些農村來的蔬菜生產業者和流動攤販,在漫長的黑夜中,獲得一個計時的準繩。

這位高齡七十七歲的老太太,四代同堂,孫輩繞膝,在家裏左一聲「奶奶」,右一聲「祖奶奶」的叫個不停。照理說,她該是一位滿有福氣的老人,在其晚年,當可清閒地享受天倫之樂,但是,她不但沒有清閒日子好過,並且還要每天靠她的雙手勞力,以其流汗換取微薄所得,來幫助維持這個四代的家庭生活。

矮矮的個子,頭戴斗笠,笠邊圍着一條破舊的毛巾,腳穿一雙半筒雨靴,肩背着一桿大秤而走動不停,她的姓名叫葉施妹老太太。在中央市場,她每天這樣「全副武裝」,從午夜十二時半開始,到天亮七時半為止,專門替人秤菜,賺得十幾塊錢回家買米,這位古稀老人流汗勞力,過着每天七小時的夜生活,風雨無阻,十二年如一日。

心地善良的老太婆,這幾天正在發愁「飯碗」被人奪去,因為在不久以前,才相繼參加了兩人做此工作,奪去不少她的客戶,聽說最近又要增加,所以她深恐遲早會被人搶光生意,老人家說:「我今年運氣太壞了,六十歲的兒子耳聾不能做生意,如我的工作收入再減少,一家生活馬上就會受到影響,因此使我感到非常不安。」

葉施妹一生勞動,她從童年、青年、中年以至老年,經過各個階段,始終難得有一天安自己勞動而生存的女性。葉施妹是養女出身,她的親生父母是桃園縣人,當她出生剛四十天,就將她送給人家撫養。養家姓張,也住在桃園,收她的目的是做童養媳婦,養大了匹配兒子成婚。可是,誰都想像不到,這個出世僅四十天的嬰兒,竟從此決定了她一生勞苦的命運!

五歲的時候,葉施妹的養母去世了,養父謀生在外奔走,養兄是個野孩子,整天在外面野,就這樣她被「撫養」到八、九歲的時候,開始幫忙料理家務,煮飯和洗衣裳,都包在她一人身上,還要養豬養雞,整天忙個不休。十七歲那年,她由養父作主,與養兄婚,當時只有「送做堆」,沒有辦理任何結婚手續,但她已由養女變成了主婦,主持一個家庭的事務。

儘管終日勞動忙碌,葉施妹從不怨天尤人,使她最感痛苦的,卻是丈夫的沒出息。張炎自幼乏人管教,野得成性,長大了亦難改變,不務正業,吃喝嫖賭浪蕩逍遙,葉施妹苦不敢言。結婚的次年(她十八歲),生下一個男孩子,她做了媽媽,每天照顧孩子之外,還要採茶兼做女工,靠她的工資收入維持家用,並且要供給丈夫的日常所需的零用錢。

最新文章

台南棒球場擴建是球界和球迷關心的話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5/06/19 ...

孕育府城棒球的搖籃!統一獅1999年認養台南市立棒球場

2025-05-20
台北市長陳水扁主持復興北路穿越松山機場車行地下道工程開工典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曾是台北最難施工工程!耗費十年46億成全球首座穿越機場地下道

2025-05-19
七十八年台灣區運動會吉祥動物選舉,十一日動員廿九萬小朋友進行投票,圖為牆壁上四處...

運動會吉祥物也要選舉?1989年30萬小學生投票「牠」勝出!

2025-05-17
副總統連戰與民眾一起饗用便當午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9/11 陳景...

30年前便當一個500元合理嗎? 昔日連戰吃500元便當惹爭議

2025-05-16
因為散佈璩美鳳性愛光碟而入監服刑近1年的沈嶸(右)今天上午出獄,璩美鳳(左)前往...

《獨家報導》因「璩美鳳光碟案」吃上官司! 女兒代父蹲牢 出獄竟是當事人迎接

2025-05-15
職棒二年統一獅與味全龍總冠軍爭霸戰,終場統一獅以十三比五大勝味全龍。統一獅舉起布...

滿場球迷、淋雨也要看完的經典戰!職棒二年統一獅奪隊史首冠

2025-05-15
來源:聯合報-03 焦點新聞(1992/05/16)

火舌吞噬遊覽車 幼稚園老師捨身救命|1992年健康幼稚園事件

2025-05-15
來源:聯合晚報-A3 話題(2015/04/02)

阿帕契打卡案十年了!當年引發社會譁然 5將校遭重懲、帶頭軍官記大過還離婚

2025-05-13
來源:聯合報-07 社會(1995/09/06)

九命百案 破不了都是他的! 人稱的「殺人魔王」只是警方借提的破案工具人?

2025-05-13
南區少棒選拔第二循環賽,南市與南縣爭奪冠軍之戰,吸引過量球迷,警察揮舞球棒也發揮...

早期少棒魅力有多強?1971年台南球場擠進4萬人 警察揮球棒控場

2025-05-13
正在美國華府訪問的台南市長賴清德19日在白宮前的拉法葉公園美接受冰桶挑戰。圖/聯...

「冰桶挑戰」11年了!當年全球瘋傳 台灣政藝圈接力上演濕背秀

2025-05-13
來源:經濟日報-A13 稅務法務(2008/01/11)

曾代理「彈水阿給」數碼戲胞無預警倒閉!董事長林煜晉掏空5億潛逃

2025-05-12
台北市一家專收高中在校生的英文補習班,包下凱悅飯店宴會廳,宴請該班今年大學聯招英...

90年代英文補習班第一品牌「殷非凡」曾掏百萬請75分以上考生吃慶功

2025-05-12
台灣地區第一位受到台美基金會社會服務獎表揚的宜蘭縣眼科名醫陳五福博士。圖/聯合報...

「台灣史懷哲」陳五福 眼科醫師一生為視障者奉獻

2025-05-12
第十六屆全國棒球賽暨中華成人棒球代表隊選拔賽,九日舉行閉幕頒獎典禮,圖為冠軍得主...

台灣棒球風雲! 第一支民營機構組成的棒球隊|可口奶滋棒球隊

2025-05-11
網紅「貴婦奈奈」涉吸金上億元被檢方諭令20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深夜配戴電子...

【台灣犯罪事件簿】百萬部落客「貴婦奈奈」吸金捲款潛逃加國 逃亡7年返台歸案

2025-05-10
即將參與國慶閱兵大典的空軍幼校學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61/10/04...

曾是空軍人才搖籃!「空軍幼校」專收國中畢業生 民國67年走入歷史

2025-05-09
聲援「獨台會」行動 五十多位清華大學學生昨日傍晚在北市基隆路調查局台北市調查站大...

1991年調查局闖入清大指控叛亂 「獨台會案」促使法律變革

2025-05-09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