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昭和到光復 板橋進城第一橋
從日治時期到臺灣光復,早期臺北城有三大古典又雄偉的連外橋樑。分別是淡水河上的臺北橋,就是現在的臺北大橋;橫越基隆河的明治橋,就是後來的中山橋;以及1945年更名為光復橋的新店溪上的昭和橋。
向昭和橋致敬 遠東首座斜張吊橋
我們現在路過光復橋所見的幾根懸臂式結構,初見不覺有奇特之處,這可是美籍華裔大師林同炎,為了向前身昭和吊橋致敬,所設計斜張式造型,1977年改建落成時,是遠東第一座斜張式吊橋預力混凝土構造的橋樑。
日治時期的昭和橋,是前板橋街長、企業家山本義信長年奔波的建設成果,耗時一年多,1933年竣工的昭和橋,也成為板橋連通臺北城的第一座橋樑,新店溪兩岸的臺北港仔尾與板橋港仔嘴,終於可以通人、通貨、通商。
舊橋限兩輪車通行 新橋成雙北要道
光復後,載重量僅有10公噸的吊橋設計限制,逐漸不堪負荷增長的車流量。到了七零年左右,因安全顧慮,甚至僅限摩托車及腳踏車可通行,1975年開始拆除舊橋,在臺北西園路與板橋中山路之間另建光復新橋。
無論是昭和吊橋或光復新橋,都讓新店溪兩岸的居民帶來繁榮的契機,臺北端下橋往東北向的艋舺龍山寺前進,1974年還蓋了跨越鐵路的西園橋,加上板橋中山路的拓寬,光復橋成為雙北重要的通行要道,歷經1987年停徵過橋費,及2010年板橋端改建工程完成,成為現在所見規模。
水岸樓宅映河 感念前人奔波
臺灣經濟起飛年代,臺北城的三大溪河,都被堤防阻隔於市民視線之外,七零年代新店溪沿岸的雜亂,已經被河岸整齊的步道及良善公設所取代,遙望水岸的樓宅映河,此景恐非90年前力陳興建昭和橋的山本義信所能想像。
秦觀《江城子》作曰: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我們以詩照景,但見一江春水向東流,更能感念前人的落花飛絮。
謝謝您陪我們一起回顧這些老照片,時光必荏苒、物換且星移,我們下次見。
最新文章
-
【歷史上的今天0705】5:0 空軍痛擊米格機|WHO宣布臺灣SARS感染國除名
2022-07-05 -
【歷史上的今天0703】許不了過世 喜劇演員悲劇人生
2022-07-03 -
【歷史上的今天0701】西門町的盛衰 臺北的變與不變
2022-07-01 -
【歷史上的今天0630】戲水聖地被淹沒 翡翠水庫落成
2022-06-30 -
【歷史上的今天0627】曾是權貴象徵 圓山飯店大火
2022-06-27 -
【歷史上的今天0624】67年前的碧潭 游泳場域有跳台
2022-06-24 -
【歷史上的今天0623】晚餐要戴濾光眼罩 海虎潛艦接戰實況
2022-06-23 -
【歷史上的今天0620】故障?劫機? 臺灣第一起空難
2022-06-20 -
【歷史上的今天0618】五星上將抵臺 首位美國總統來訪
2022-06-18 -
【歷史上的今天0616】臺灣載浮載沉中 總統主持陸官校慶
2022-06-16 -
【歷史上的今天0614】殉職32人 石門水庫竣工
2022-06-14 -
【歷史上的今天0611】只有37歲 望春風作者過世
2022-06-11 -
【歷史上的今天0610】齊柏林罹難 飛更高更遠
2022-06-10 -
【歷史上的今天0607】爭議性方式 體育主播自求解脫
2022-06-07 -
【歷史上的今天0605】狂噓叫喊中 首屆中姐出爐
2022-06-05 -
【歷史上的今天0604】16位總督居所 臺北賓館對外開放
2022-06-04 -
【歷史上的今天0602】與我國剛斷交 英國女王加冕
2022-06-02 -
【歷史上的今天0530】火車闖紅燈 史上首次客車對撞
2022-05-3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