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來台必點! 西門町老字號美食「老天祿滷味」
不少人都知道,西門町鬧區有兩家知名的老字號滷味,店名都叫做「老天祿」,一家是在武昌街的「老天祿滷味」,另一家是位於成都路的「上海老天祿」(祿大食品)。兩家常常被消費者混淆,但是這兩家不是本店和分店的關係。
從最早的「老天祿」說起,其發跡於民國38年以前的上海灘,集結上海與蘇杭的糕餅和茶食等特色口味,是過去南中國高級點心的代表之一。而後,因為戰爭關係移居,好手藝也飄香至台灣。「老天祿」便在西元1949年在台北潮州街重新開始,經營模式改採股東制,分成經營糕餅與茶食的「老天祿食品號」,和由邵家親戚經營「老天祿食品行」。因為名稱均有老天祿字樣,客戶常混淆,1953年食品號加上「上海」兩字。
而老天祿食品行,從民國50年起才開起滷味部,當時的滷味部也就是「老天祿滷味」的起源。那時的老天祿以鴨翅膀、雞鴨腳、鴨舌頭等滷味聞名,就在中華路的新生戲院附近,戲院的樓上是麗聲歌廳,觀影、看戲、吃夜宵的人們,都會來上一份老天祿滷味。
經歷新生戲院的大火、中華商場的拆遷,到東區的興起,老天祿在民國77年3月遷至武昌街二段,成為在台北西門町最熱鬧、繁華的年代中,電影街人來人往的日子裡,許多人必吃的街頭美味,後來綜合「廣式」味道的老天祿滷味,更是許多港星劉德華、潘迎紫、費玉清、張菲等明星的愛店。
如今,兩間老天祿都做滷味生意,一家標榜「純正上海味」,另一家標榜結合「廣式口味」,口味不一樣,也都對外表明「絕無分店」,在市場上也各自有自己的愛好者,門口都同樣排著長長的人龍。你到西門町時,會選擇買哪一家老天祿滷味呢?
大陸美食過台灣老天祿 從糕餅到滷味
1995-01-25/聯合報/34版/鄉情
【景小佩】你可記得,民國五十年到七十年間,台北市最熱鬧的西門町,有一家電影院叫作新生戲院,樓上是麗聲歌廳,毗鄰的是一家深受大眾喜愛的食品店--老天祿。看電影前後、進歌廳前後,買一些肉餃、芝麻餅,或是酥糖、滷鴨舌……伴著滿意的娛樂賞心度一段小奢侈。久而久之,老天祿成了這一區饕者的最愛,即使他們不來看電影或是聽歌,到老天祿去買點零食,都會是快樂的決定。
這段時間,正是老天祿的黃金時期。也成了西門町的一個表徵。
事實上,老天祿的成名早在民國三十八年以前的上海灘。它結集上海與蘇杭的糕餅和茶食口味特色,成了南中國的富貴閒食;三十八年以後遷來台灣,在民國三十九年於台北市的潮州街正式復店,當時店的經營採股東制,據說不少來台的江浙名流都是股東之一,而正式名分的老闆是上海籍的邵東壽先生,夥同鄉親加股,懷鄉情味是最主要的促成原因吧。
老天祿最早是專營糕餅與茶食,一直到民國五十年起才開闢了滷味部,現在老天祿的老闆謝玉泉,就是當時滷味部的負責人。「從民國五十年到今天,老天祿的滷味承襲了一貫自己獨特的口味沒有改變,」謝玉泉得意地表示:「有許多人可以為我的話作證的,例如港星劉德華、潘迎紫、甄妮、費玉清、張菲……這些人可都是我們老天祿的忠實常客;其中費玉清最是了不得,他曾吃過別家打著老天祿字號的滷味店的滷味,一吃就知道,大不同的,所以認準了我們的口味,忠實到底。」時代漸漸有了變化,曾經懷舊的糕餅口味,在新一代的年輕人心中已不再有那麼深的情分;他們喜歡和台灣小吃融和的滷味,對酥糖之類的甜食少了一分細嚼淺品的耐性,所以糕餅業走了下坡,而滷味業在今天的老天祿字號裡當上了家。
也許你又記起了一件曾在西門町的年代大事紀:民國六十多年時,新生戲院大火(大火之後才改名新聲戲院),並沒有燒掉老天祿的運勢,但是中華商場的拆遷、東區的興起,老天祿在民國七十七年三月九日,終於從老地方遷往現在的武昌街二段五十五號新址至今。(下略)
最新文章
-
2016年漸層飲料掀旋風 「芭樂芭」夜市起家成排隊名店
2025-08-29 -
還記得 IS COFFEE 伊是咖啡嗎?曾與星巴克各據山頭
2025-08-29 -
星座配對、暗戀小秘密!《談星雜誌》曾是少女的青春聖經
2025-08-19 -
童年必吃!「台糖冰棒」從糖廠福利社走向全台市場
2025-08-16 -
沒有高鐵的年代「候機室人山人海、飛機排隊起飛」 台灣上空其實很忙
2025-08-14 -
〈兜風心情〉你還會唱嗎?當年那台「兜風50」是怎麼紅起來的?
2025-08-10 -
五、六年級生的青春紀事! 約會、邂逅的好場所|冰宮
2025-08-08 -
泡完溫泉再來一袋紅茶! 北投紅茶為什麼這麼紅?
2025-08-07 -
與魚共眠!屏東海生館當年首創「夜宿活動」開辦25年仍熱門
2025-07-29 -
搭拱橋、青蛙跳、拔草… 那些年被教官、老師處罰的回憶
2025-07-29 -
「大韓援時代」席捲職棒 啦啦隊應援文化從這裡開始!
2025-07-25 -
甜甜圈店都曾大排長龍? 「Dunkin’ Donuts」兩度叩關台灣市場但始終無緣
2025-07-24 -
唱歌學衛生! 《衛生十大信條歌》阿公阿嬤那年代的小學生都會唱
2025-07-22 -
颱風天不只靠泡麵!這碗「罐頭麵」人間美味藏著台灣人的童年回憶
2025-07-17 -
曾是公館商圈必打卡美食 「陳三鼎」 五年前悄悄歇業成回憶
2025-07-17 -
你有模仿過嗎?2011年網路爆紅「仆街少女」曾掀起全民趴地拍照潮!
2025-07-16 -
五、六年級生最潮的制服來自這! 南紡靠「太子龍」撐起台灣紡織的驕傲
2025-07-16 -
朱天心當年拒寫「聯考小妞」 出版《擊壤歌》熱銷30萬冊聲名大噪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