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街》逾50年歷史 曾被中文配音險禁播
起源於1969年的《芝麻街》是一檔兒童教育節目,透過可愛的布偶、活潑動聽的音樂,向兒童傳遞知識,因其中的角色如艾摩(Elmo)、大鳥(Big Bird)、奧斯卡(Oscar)充滿獨特個性,受到不同世代的觀眾喜愛,《芝麻街》成了包括台灣在內,許多非英語系國家小朋友的英文啟蒙老師,陪伴無數小朋友度過成長歲月。
1985年台灣引進《芝麻街》打算公開播出,但送審時廣電處認為,該節目屬兒童教育節目,必須遵守國語發音的規定,送審一度延宕,某些節目內容改配國語之後,才准予在中視播出。1990年,由該節目剪輯而成的《芝麻街》家庭錄影帶發行,在國內109家芝麻街美語中心販售。1995年《芝麻街月刊》問世,一年只需幾百元的訂閱費,即可用它來學習英文。
《芝麻街》當中的擬人化布偶其實出道很早,創辦人吉姆.韓森夫婦還在馬里蘭大學念書時,就已主持一個半夜的電視節目,利用布偶來吸引觀眾的注意,沒想到就這樣一炮而紅,布偶Elmo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本來Elmo被創造時僅是擔任「路人甲」的角色,後來因為太受歡迎,才有了自己的獨特身分。
而2019年過世的大鳥操偶師斯平尼,從《芝麻街》推出時便飾演大鳥及奧斯卡兩角色,飾演到80多歲。斯平尼曾表示,大鳥這個角色幫他找到人生使命感,斯平尼賦予8呎2寸的大鳥情緒起伏,以童真的甜蜜,來處理悲傷的主題;而斯平尼演出住在垃圾桶的奧斯卡時,則是以街頭小人物的憤世嫉俗,掩飾柔軟的內心來詮釋。
何必急於牙牙學外語!「芝麻街」國語配音准於播出
1985-07-30/民生報/11版/影劇新聞
【本報訊】
美國兒童英語教學節目「芝麻街」,已獲准改配國語發音後,在中視頻道播出。一般觀眾對於新聞局的此項決定,提出質疑--要不就禁播,要不就通過,英語教學改配國語發音,還算是英語教學嗎?
新聞局於觀眾的指摘,據說早在預料之中。經與教育部國教司再三研討,審慎考慮之後,乃決定不予禁播,但必須將某些節目內容改配國語之後,才准予播出。
根據解釋,「芝麻街」的英語發音部分,因申請單位是以「兒童英語教學」節目的名義送審,不合教育法的立法精神,因此不准播出。至於節目中遊戲或說故事部分,既然改配國語之後,並不影響節目內容,因此必須改配國語。
據新聞局與教育部的解釋,世界各國的教育法,莫不規定國民義務教育,應以教授本國語文(即母語)為主。我國的義務教育雖已延長為九年,但從國中開始已有英語教學,因此,前六年實應著重於奠定本國語文基礎,不必急著「牙牙學外國語」。
新聞局說,如果「芝麻街」的主要內容,不是強調兒童英語教學,或者,該節目是以青年或成人為「演員」,實施英語教學,像中視的「請跟我來」,新聞局與教育部絕不會禁止,或要求改配國語發音。
最新文章
-
星座配對、暗戀小秘密!《談星雜誌》曾是少女的青春聖經
2025-08-19 -
童年必吃!「台糖冰棒」從糖廠福利社走向全台市場
2025-08-16 -
沒有高鐵的年代「候機室人山人海、飛機排隊起飛」 台灣上空其實很忙
2025-08-14 -
〈兜風心情〉你還會唱嗎?當年那台「兜風50」是怎麼紅起來的?
2025-08-10 -
五、六年級生的青春紀事! 約會、邂逅的好場所|冰宮
2025-08-08 -
泡完溫泉再來一袋紅茶! 北投紅茶為什麼這麼紅?
2025-08-07 -
與魚共眠!屏東海生館當年首創「夜宿活動」開辦25年仍熱門
2025-07-29 -
搭拱橋、青蛙跳、拔草… 那些年被教官、老師處罰的回憶
2025-07-29 -
「大韓援時代」席捲職棒 啦啦隊應援文化從這裡開始!
2025-07-25 -
甜甜圈店都曾大排長龍? 「Dunkin’ Donuts」兩度叩關台灣市場但始終無緣
2025-07-24 -
唱歌學衛生! 《衛生十大信條歌》阿公阿嬤那年代的小學生都會唱
2025-07-22 -
颱風天不只靠泡麵!這碗「罐頭麵」人間美味藏著台灣人的童年回憶
2025-07-17 -
曾是公館商圈必打卡美食 「陳三鼎」 五年前悄悄歇業成回憶
2025-07-17 -
你有模仿過嗎?2011年網路爆紅「仆街少女」曾掀起全民趴地拍照潮!
2025-07-16 -
五、六年級生最潮的制服來自這! 南紡靠「太子龍」撐起台灣紡織的驕傲
2025-07-16 -
朱天心當年拒寫「聯考小妞」 出版《擊壤歌》熱銷30萬冊聲名大噪
2025-07-15 -
90年代版稅年收達千萬!暢銷作家劉墉 勵志作品成一代人回憶
2025-07-15 -
郭董、古龍都愛「這味」!台北百年美食「金春發牛肉店」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