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西門町最風光的店面 銷聲匿跡的「西瓜大王」
疫情後的西門町商圈,已經可以看見遊客慢慢地回來了,來自各地的背包客也逐漸現蹤,往日熱鬧的景象似乎不久就能恢復。一八八○年代以前的西門町,其實這裡是一片荒墳,附近有一條大水溝,和一片沙質的番薯田。直到日本人統治期間,西門町成了在台日人群聚之處,四處可見和風的景色;後來電影業發展的緣故,西門町的電影街更是台北市娛樂市場的聖地。
70年代末期,西門町有一間西瓜切盤與西瓜汁的「西瓜大王」專賣店,位於台北市中華路與成都路口的西門圓環,路口北側有棟外觀是霓虹燈廣告看板的大樓,一樓店面就是「西瓜大王」所在地(今為屈臣氏),後來才遷址到峨嵋街的位置(今為西門誠品)。
那個時候年輕人逛西門町,往往會去「西瓜大王」捧場消費,生意火熱的關係來自老闆為了維持乾淨,每切兩片西瓜就會在一旁的白色毛巾上擦拭一下刀刃,而老闆也會每切過一片西瓜就在一旁的桶子裡面清洗毛巾,這樣的行為讓顧客看起來都很放心。由於他的西瓜吃起來很甜,於是慢慢開始流傳:「因為毛巾上沾滿糖精,而桶子裡是「糖精」泡出來的水」。
作家莊永明的書紀錄:「西瓜大王」曾是西門町最風光的店面,門庭若市,賺的錢比誰都多,但是很快就銷聲匿跡了,有人說,「西瓜大王」是在一夜之間,輸掉了整個店面,但是後來的人頂了他的大王招牌,繼續營業,生意就是做不起來。
我那漸被遺忘了的台北
1982-04-26/聯合報/08版/第八版
【葉維廉】就從那條晴天裡沙塵翻滾、雨天裡泥漿四濺、高低不平的羅斯福路說起吧。那是民國四十四年,我初來台灣,帶著四川貨輪甲板上的眩暈,和公路局車的顛簸,進入了台北。
那時的台北,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不多。環目四顧,多半是一層的平房,有三合土的,但磚頭的木頭的房子佔相當大的數字。而在我熟識的南區,還有大量日式獨院獨戶的木頭房子,也是一層樓的,廊深廳闊,間格有致,非常清雅,有木板地和榻榻米兩種。從外面看,黑瓦斜簷,隱在院院花木間。而花木也有相當的變化,不是種類,便是剪裁,都呈現出細心的整理。平日走過,因為沒有汽車,很安詳,總覺得是院深花落靜。外面的巷子本來也不狹,但由於兩旁往往有從小院子裡伸出來的樹木互相交錯,竟也使人感到巷窄偶鶯啼。
這當然是一些一住宅區的情況。台北市當時一般的面貌,卻是破舊的;除了衡陽路、中山路和舊台北如延平區、萬華區一些古雅的老房子外,臨時搭建的、補補砌砌的建築相當顯著。隨便說幾處吧,譬如羅斯福路到公館一帶(公館以後已是農田的郊區了),便有很多這樣的建築。即在城中心,也有兩處,其一是火車站對面(現在的希爾頓一帶),都是些單薄的簡陋的木房子,多半是吃的店,那裡以餃子出名;其二便是中華路鐵道兩旁臨時搭建的矮木頭房子。那裡形形色色的店都有,包括最出名的古玩店。我來台第一次吃到的棒棒雞和喝到的酸梅湯都是在那裡。也許是那時不識辨滋味,也許是回憶給我的甜美,我總覺得那裡吃到的是最好味道的棒棒雞,喝到的是最純正的酸梅湯,雖然在那裡吃喝,往往汗流浹背,哄鬧若雷,且常常受到火車的煤煙襲擊。同樣地,成都路口的西瓜大王,門面簡陋,但紅黃兩種西瓜,都最為甜爽,為全台北之冠,現在彷彿完全無法找到。(後略)
喜歡這些懷舊故事?現在加入LINE好友,鎖定更多精采內容,讓報時光陪你重拾美好回憶!加入line好友
最新文章
-
千里路迢迢的返鄉路 鐵公路加開賞月專車
2023-09-28 -
北漂返鄉的倚靠 金馬金龍到中興國光
2023-09-27 -
1997年淡江大學水源街 你我的青春回憶錄
2023-09-27 -
輔大中美堂 命名竟是因為這原因?
2023-09-27 -
從書局到專賣店!BB戰士模型玩具曾在台灣蔚為風潮
2023-09-27 -
團結就是力量!拔河、拔蘿蔔傻傻分不清
2023-09-26 -
從前也有的低頭族街景!看的卻不是手機而是「這個」
2023-09-25 -
學生時代作弊方式百百種 你見過這種作弊方式嗎?
2023-09-23 -
傳統月餅四大派 中秋糕點美食大挑戰 你分得清楚嗎?
2023-09-21 -
80年代爆紅本土漫畫《烏龍院》 你記得胖瘦和尚、大師兄與小徒弟嗎?
2023-09-20 -
連MSN也要叫聲前輩! 元祖級的通訊軟體「ICQ」
2023-09-12 -
「火焰之舞」掀起台灣踢踏舞風潮 七度來台魅力不減
2023-09-09 -
短短一年卡片熱銷百萬張!八年級生的經典街機回憶「甲蟲王者」
2023-09-07 -
陶晶瑩曾獻聲《世紀帝國》 微軟賣電玩嚇嚇叫!
2023-09-04 -
天兵一家遊金瓜石 與家人的旅遊幸福感翻倍
2023-09-03 -
經典的藍天綠地桌面!微軟最受歡迎的作業系統Windows XP
2023-09-03 -
外交風暴下誕生的「ICRT」 回顧我們聽的那些「美」聲
2023-09-01 -
90年代學生族的外語學習寶物 電子字典
2023-09-0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