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場上的青年騎士 1960年代救國團騎馬營

2023-03-09 12:30 報時光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四十九年度暑期戰鬥訓練─新竹縣南寮海濱野營隊,圖為騎馬技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0/08/09 劉星輝 攝影)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四十九年度暑期戰鬥訓練─新竹縣南寮海濱野營隊,圖為騎馬技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0/08/09 劉星輝 攝影)

一提到「救國團」,就像是跌入時光隧道,老一輩的人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匣子,中橫健行隊、騎馬營、戰鬥營…,在那個不富裕的青少年時代,救國團寒暑假舉辦的活動,陪伴我們走過那段物質貧瘠,卻精神富足的青春歲月。

西部片中有許多英勇的騎士,騎著高大的駿馬,威風凜凜的馳騁在草原上,那股神氣勁兒,確實使不少青年人寄予無限的羨慕與嚮往。但由於台灣的馬匹較少,也鮮少舉行賽馬,青年人接觸馬的機會就更為減少,在這種情形下,救國團每年署假所舉行的騎馬營,無形之中就成了青年人嚮往的「熱門」活動之一。

騎馬營的活動非常紮實,多數時間都要與馬相處,除了實際操作,還要上課學習有關馬的學問。這批青年騎士在馬場上奔馳,整齊的馬蹄聲,讓廣闊的場上熱鬧起來,早期的學生活動,一點都不輸現在!

青年騎士‧馬上豪情

1965-08-01/聯合報/07版/

【本報記者‧吉承進】在台灣,誰都看到過美國的西部電影。當男主角的騎士在銀幕上出現時,他腰間掛著烏黑的手鎗,胯下是風馳電掣般的駿馬……那一股神氣勁兒,誰能不心嚮往之?

如果參加了暑期青年活動的騎士隊,你就能填補了內心中的那一份想望了。設在台中后里的騎士隊,六十位男女同學,每天都與良駒為伍,看了他們的矯健神態,好不令人稱羨。

五彩服裝爭奇鬥豔

今年的騎士隊,是在同學們踴躍參加的情況下,救國團不得不擴大了訓練的規模,而連續舉辦六期,每期六十人,總共可容納三百六十人在騎士隊裏馳騁。按照救國團的初意,該團以為三百六十人的容量,總可以滿足了同學的需求了,但事實上,要求參加騎士隊的申請書一直由全省各個大中學校蜂擁而來,不知道已超出了多少個三百六十人。

騎士隊有一個很大的特色,便是其他的期活動隊,在受訓時大多要穿上同一的制服,唯有騎士隊卻不然。當騎士隊的隊員一個一個跨著駿馬奔馳而來時,花花綠綠的,你高興穿怎樣的衣服都行。於是,男隊員各式各樣的花襯衫都出籠了,十七位女隊員更是爭奇鬥豔,令人嘆為觀止。

巾幗女傑騎術高超

騎士隊竟有女隊員,沒有目睹的人,一定難以相信,因為這將令人揣想到許許多多的問題,例如,女孩子那麼纖巧;她們上得了那麼高大的馬背嗎?又如,萬一馬兒發了性,她又怎麼辦?

但這些問題,全是杞人憂天,多此一舉的事。在十七位女英雌裏,台南一女中高二的張綺華,她今年只有十六歲,但騎術高超操縱自如,加上體重較輕,當她人馬一體在野外奔馳時,許多男隊員,都被遠遠拋在她的馬後了。

今之伯樂暢談馬經

騎士隊裏的課程,最重要的一科,說來蠻有意思的,竟有「相馬」之學。教官們仔細解釋「識馬」的竅門,隊員僅在注意了馬匹的外貌,便能鑒別牠的優劣和性能,使不致有伯樂不出,而千里馬蒙塵之弊。聽來極有趣的,你可知道不同的馬也有不同的個性,就如同人類一般,也有著賢與不肖之別?

騎馬,並不是騎者跨上了馬背,牠就會乖乖開步走的。在騎士隊裏,台大的梁津南同學說:「我們在隊裏,花了極多的時間學習乘馬姿勢和操韁的法則,馬,牠能服從人的命令或快或慢,無他,騎士的韁繩抖動得不同,牠已在聽取你的指示了。不同的乘馬姿勢,又決定了不同的步度,這裏面,學問還真不少。」

馬,是有靈性的動物。要想馬騎得好,就得與座騎先建立彼此間良好的友情,所以,騎馬的人,最好由自己餵食,由自己為牠洗刷,由自己親手照顧馬匹的生活……來自緬甸的僑生丘育元,他對這一點頗有憾意,他說:「每期僅受訓一個星期,剛與馬兒建立了感情,匆匆又得分手,真是太不夠意思了。」丘育元,他言下恨不得能把他的那一匹馬,由后里馬場牽回到他板橋僑大先修班的宿舍才好。

岑啟明則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僑生,他今年已由中興大學畢業了,但他為了要參加騎士隊,竟寧願擱下他回家的日期。岑啟明對騎士隊,也有一項「抗議」,那就是后里馬場對「練馬」太有一套了,馬場裏的馬,全被練成了馴順無比的優良馬,而再也找不到「問題馬」。岑同學說:「電影裏,常常看到西部英雄為了駕馭怒馬,一人一馬鬥得不亦樂乎,那是多麼夠刺激的事……真可惜,我們現在想摔跤,卻極難如願哩!

台北成功中學高一的吳昆明,他今年只有十五歲,是全隊的小弟弟,他來到這兒的原因,就是看多了西部電影的緣故。苗栗中學的張元源,他的父觀是一位陸軍少將,抗日時曾率領過英勇騎兵縱橫關外,張元源在父親的鼓勵下,也來到這兒準備克紹箕裘一番。

出身台東師範美術科的王永慶,他參加騎士隊的理由,是全隊六十人中挺別緻的一個。王永慶說,他在學校裏最喜歡畫馬了,在騎士隊裏,終於有機會與真實的馬整天生活在一起,可以仔細的觀察馬的體態和習性,的確是一大快事。

馬鳴風蕭誓回大陸

李蘭生同學的參加騎士隊,「馬鳴風蕭蕭」,有國仇,有家恨!

原來,現在東方中學高二讀書的李蘭生,他是以出產良馬聞名的新疆省人!

李蘭生說:從小,共匪來到了我的家鄉,我在襁褓中就離開了那天山大漠……

他說:我們新疆人在家鄉二、三歲的小娃娃,一向是不會走路,就先會騎馬了……

李蘭生說:我在台灣,卻沒有騎過馬,不會騎馬,那我將來回家時,豈不愧見家鄉的父老?

李蘭生說:我要在騎士隊裏學好騎術,我要回家去!

最新文章

美少女雜誌風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2/04/04 王忠明攝影)

星座配對、暗戀小秘密!《談星雜誌》曾是少女的青春聖經

2025-08-19
炎炎夏日最適合吃冰,台糖公司昨天舉辦吃冰大賽,適逢母親節許多媽媽帶著子女一起參賽...

童年必吃!「台糖冰棒」從糖廠福利社走向全台市場

2025-08-16
台北松山機場實施流量管制,將每架飛機的隔離時間縮短為七到八分鐘,導致國內線班機嚴...

沒有高鐵的年代「候機室人山人海、飛機排隊起飛」 台灣上空其實很忙

2025-08-14
來源:聯合報-D6 貼星報報(2007/04/01)

〈兜風心情〉你還會唱嗎?當年那台「兜風50」是怎麼紅起來的?

2025-08-10
圓山冰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1/08/04 周文郁 攝影)

五、六年級生的青春紀事! 約會、邂逅的好場所|冰宮

2025-08-08
來源:聯合報-C6 消費(2014/07/14)

泡完溫泉再來一袋紅茶! 北投紅茶為什麼這麼紅?

2025-08-07
夜宿海生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2/01/22 羅建怡攝影)

與魚共眠!屏東海生館當年首創「夜宿活動」開辦25年仍熱門

2025-07-29
北安國中五、六十名違反校規程度不一的女生,昨天中午在學校操場集體實施伏地挺身等四...

搭拱橋、青蛙跳、拔草… 那些年被教官、老師處罰的回憶

2025-07-29
6隊韓籍女孩出席明星賽賽前聯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25/07/19 余承翰...

「大韓援時代」席捲職棒 啦啦隊應援文化從這裡開始!

2025-07-25
DUNKIN' DONUTS甜甜圈將結束營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3/02...

甜甜圈店都曾大排長龍? 「Dunkin’ Donuts」兩度叩關台灣市場但始終無緣

2025-07-24
台中縣衛生局昨天舉辦「老故事、新願景」活動,小朋友以饒舌版逗趣方式,唱出五十年前...

唱歌學衛生! 《衛生十大信條歌》阿公阿嬤那年代的小學生都會唱

2025-07-22
美濃區廣林里的「聖化宮米苔目」老闆娘劉玉珠,用傳承近50年的茄汁鯖魚罐頭,做出風...

颱風天不只靠泡麵!這碗「罐頭麵」人間美味藏著台灣人的童年回憶

2025-07-17
人氣撞奶! 台大公館商圈黑糖撞奶名店「陳三鼎」,十月一日起撞奶從一杯卅元漲為卅五...

曾是公館商圈必打卡美食 「陳三鼎」 五年前悄悄歇業成回憶

2025-07-17
仆街少女 帶領50人仆街 網路人氣王「仆街少女」昨天帶領50名民眾,在中友百貨前...

你有模仿過嗎?2011年網路爆紅「仆街少女」曾掀起全民趴地拍照潮!

2025-07-16
來源:經濟日報-A9 企業要聞(2007/04/19)

五、六年級生最潮的制服來自這! 南紡靠「太子龍」撐起台灣紡織的驕傲

2025-07-16
朱天心(左)、雷倩是「擊壤歌」世代的代表人物,昨天各抒今昔情懷。圖/聯合報系資料...

朱天心當年拒寫「聯考小妞」 出版《擊壤歌》熱銷30萬冊聲名大噪

2025-07-15
作家劉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9/08/15  游輝弘攝影)

90年代版稅年收達千萬!暢銷作家劉墉 勵志作品成一代人回憶

2025-07-15
台北金春發牛肉麵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5/02/09 林建榮攝影)

郭董、古龍都愛「這味」!台北百年美食「金春發牛肉店」

2025-07-15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