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狂熱!戒嚴時期大跳迪斯可 七八〇年代舞廳風潮
迪斯可是聽覺的藝術,迪斯可舞曲則讓藝術多了動感,它們都深深影響80年代台灣夜生活娛樂,並紀錄「迪斯可年代」具體面貌。
在台灣戒嚴之時,連自由與思想都受到嚴格限制控管的情況下,人民無法隨心所欲起舞,而在早期除了非法的地下舞廳外,當時台灣還有招待外賓與外國軍隊的「特許舞廳」,以及「飯店夜總會」,裡面會有樂團、外國DJ以及最當紅的舞曲,讓眾人在樂音之下翩翩起舞。
然而,舞廳在美軍撤出台灣後漸漸流失主要的外國客客源,而臺灣人民則隨著經濟起飛與生活品質改善,逐漸追求更多元娛樂活動,想讓全身都動起來!1977年,約翰屈伏塔參與演出的《週末的狂熱》(又譯週末夜狂熱)掀起全球熱潮,白色耀眼舞衣與手指向天的堅定感,在動感音樂之下,年輕男女們無不期盼在閃閃發亮的水晶球與舞池裡頭享受奔放自由的旋律!
迪斯可舞廳不只從黑人、拉丁風格流行到全球,也在台灣掀起風潮,從充滿外賓的美軍俱樂部到迪斯可舞廳中起舞的青年人們,70年代中到80年代末臺灣本土也開始有不少迪斯可音樂創作,例如:歐陽菲菲、高凌風和崔苔菁等歌手,都擁有獨特的迪斯可風格。
因為迪斯可舞,人們得以在舞廳中盡情搖擺身體享受音樂,這份戒嚴時期臺灣人民不曾擁有的暢快感,在70、80年代蔚為風潮,身體在節拍聲中找到律動的快活。
跳!跳!搖擺你的身體1979-04-29/民生報/12版/競技場上
【天影】
迪斯可舞已風靡了全世界。迪斯可舞意謂「搖擺你的身體」、「搖擺你的曲線」,也意謂「跳、跳、跳,不停的跳!」
三年前,迪斯可音樂和舞步只流傳於都市中的黑人、拉了美洲人、同性戀者,和不眠者組成的小集團之間。看來它似乎只能存在一時,便會和麵包鞋、二元美鈔及熱情擁吻的搖滾樂一般,不再流行。但是,迪斯可舞愈來愈受到大眾喜愛;各年齡和各階層的人都手舞足蹈,陶醉於迪斯可舞的旋律中。
迪斯可舞的配樂很單調,聽起來像是無高低音的節拍器聲,或是戰鼓聲。舞步沒有規格,舞者可隨心所欲的蹦跳。
去年的影片「週末的狂熱」和比吉斯合唱團的影片配樂,都有助迪斯可舞「起飛」和取代別的舞。目前,迪斯可音樂的銷路達到幾十億美元。
美國的「廣告雜誌」估計,美國去年約有三千六百萬成年人和半成年人,在兩萬個舞廳的地板上,盡情的跳著迪斯可舞。
迪斯司舞廳有大有小。在威斯康辛州僅有一千九百人口的小城費尼摩,擁有一所造價十萬美元的豪華迪斯可舞廳。而和白宮同在一條街上的「雄鹿在此停留」舞廳,小如一間酒吧。
底特律和紐約的迪斯可舞廳,在週六下午開放給孩子跳迪斯可。美國有迪斯可舞會、迪斯可旅遊、迪斯可溜冰活動,愛阿華州杜布魁的一個俱樂部,還提供光彩的迪斯可婚禮。
迪斯可在一九七八年侵入每個家庭,甚至中國大陸也受到影響。去年十二月,中共為了慶祝與美建交,在英國大使館舉辦了一項迪斯可舞會,進行了一場「迪斯可外交」。
商人和設計師利用迪斯可廣受歡迎的時機,推出貼身的迪斯可斜紋布褲,和開叉至臀部以上的衣服,以及小小的迪斯可手提袋。
迪斯可的狂熱令唱片公司的主管大感驚訝。「廣告雜誌」的統計顯示,去年列在排行榜的前一百首歌曲中,有百分之廿是迪斯可樂曲。八張迪斯可唱片獲得葛拉美獎(獲獎唱片共十四張)。播放迪斯可音樂的電台,收聽率甚高。一家唱片公司的副總經理史薇芬說:『迪斯可是明日的熱門音樂。』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愛好迪斯可。百老匯的演藝人員蜜寶摩爾,雖然創作了一首排名四十的迪斯可歌曲「你進入我的生命」,卻嘆息道:『我們進入了音樂的「麥唐納」(漢堡牛肉餅)時代。廉價音樂像廉價食物充斥市場。我不知道還有什麼好東西。』
很多人和蜜寶摩爾感覺相似。通俗文化評論家古德曼說:『迪斯可不是藝術,只是一種消費品。』洛杉磯時報的搖滾樂評論家希伯恩也說:『貓王艾維斯增加了我們對生活的信心,六十年代的搖滾樂手告訴我們愛的痛苦,迪斯可則只是暫時性的震顫--妓院中的一夜春宵。』
但是,迪斯可令許多人著迷,必定有其理由。迪斯可歌手諾瑪珍說:『我和多數人一樣,每天工作,令人厭煩。我不是機器人,我需要參加宴會,令我的身心鬆弛愉快。』
迪斯可像是一種壯觀的運動,迪斯可使身體活動,使心靈獲得休息。它提供了一個避難所給那些對搖滾樂舞感到失望的人。搖滾樂的產生,原是年輕人反叛時代的一種表徵,年輕人要反叛父母、權勢,和過時的社會規則,藉搖滾樂來發舒心聲,結果「藍調」的熱門音樂,不但無助他們的反叛,反而更增加其憂鬱。
迪斯可卻適時的提供給人們一種生活的樂趣;迪斯可只注重韻律,不強調人生的痛苦,因此,它能真正令人從緊張的生活中解放出來--那怕只是暫時性的也好。
最初的迪斯可音樂是盜取別人曲子拼湊成的,只為了方便舞者扭曲身體,跳跳蹦蹦。後來的迪斯可音樂也大多只是「舊酒裝新瓶」式的,如,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樂,被改編為迪斯可舞曲「貝多芬的第五號」。樂曲的旋律和節拍都令人聞之就想起舞。有首曲子,每分鐘包括一百廿五個節拍,舞者舞罷一首舞曲,等於做了一次激烈運動。
從某方面來看,如野人之舞的迪斯可舞所以盛行,是七十年代的一種悲哀--如大衛波伊所說:『迪斯可已變成告知人們他還活著的心搏跳。』
貝蒂拉貝爾的「音樂是我的生命之道」十足表達了迪斯可舞者的心聲:
我來自一個不知道所生為何的世界。
當白晝轉為黑夜,
我才成為霓虹光中的一個明屋。
我知道,唯有跳舞才能使我獲得解脫,
使我存在我的幻想中。
當我跳舞時,他們望著我,
你們無法將這份榮耀取走。
最新文章
-
迪士尼頻道在台開播28 年!回顧來台歷程與經典節目
2023-12-05 -
戀戀時光:林森北路華燈初上
2023-12-01 -
全台小學生瘋養它!福利社一包10元的神奇小玩具「水晶寶寶」
2023-12-01 -
台灣第一碗泡麵「生力麵」 誕生已逾 50 餘載!
2023-11-30 -
叫瓦斯!記憶中的救火隊:瓦斯桶搬運工
2023-11-29 -
港台巨星成龍開的店 「視聽讀賣」錄影帶、唱片、雜誌都賣!
2023-11-28 -
台版部隊鍋!早期國軍獨門料理「復興鍋」
2023-11-28 -
千禧年代潮流「109辣妹」藍心湄、大小S都風靡煙燻妝!
2023-11-28 -
少年少女的露營回憶!1989年小叮噹科學樂園開幕
2023-11-28 -
超狂贈品!90年代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相繼推出「這個」!
2023-11-23 -
政府曾鼓勵跳傘運動 30多年前青年公園設傘訓中心
2023-11-21 -
妹妹背了70年的洋娃娃 詞曲創作人竟是新竹國小老師
2023-11-20 -
集全套換純金!2005年風靡全台的迪士尼公仔
2023-11-16 -
曾為高階商務人士的最愛! 「黑莓機」風光一時如今淪為時代眼淚
2023-11-10 -
【讀者投稿】老碗盤喚起老一輩的家庭飯桌回憶
2023-11-04 -
一夕爆紅超夯零食!2014年全台缺貨的「大雷神巧克力」
2023-11-02 -
逾70年的美味!「洪瑞珍三明治」餅店起家紅遍國際
2023-11-01 -
穿梭山水之間 古早的運輸工具「流籠」
2023-10-3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