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茶去!80年代茶藝館引領飲茶文化風潮

2022-12-21 15:28 報時光

台北市東區的快速變遷,使得已有二十年歷史的愛群商城一樓十餘家廠商,將在今年八月底結束營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9/07/31  王贊元攝影)
台北市東區的快速變遷,使得已有二十年歷史的愛群商城一樓十餘家廠商,將在今年八月底結束營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9/07/31 王贊元攝影)

2021年台灣首部海陸腔客劇《茶金》,由連俞涵、郭子乾、温昇豪、薛仕凌領銜主演,背景為1950年代新竹北埔的家族,面對當時茶產業的強大競爭,雖然一路上起落浮沉,但靠著茶業繁榮地方、創造經濟奇蹟,進而跨出經營品牌的夢想。本劇於2022年第57屆金鐘獎一共入圍16項獎項,成為金鐘獎史上入圍最多獎的戲劇。

《茶金》的故事也不禁讓人想起80年代品茗盛行的茶文化。穿著優雅氣質古典唐裝的服務生,館內播放著流水淙淙,搭配優美的國樂演奏聲,輕柔音樂絲絲入耳,襯托整體閒適雅緻氣氛的環境,這是八零年代台灣興起茶藝館風潮,呈現出古色古香的情境畫面。

茶館是北京的一個特色,如著名的老舍茶館,有一些曲藝節目表演;廣州人則習慣上茶樓喝茶並吃點心,粵語稱之為飲茶。台灣的茶藝館由受過專業培訓的人員為客人提供茶藝服務,期許培養國人藝文活動的風氣。

對泡茶講究的人,從茶具的選擇開始,到茶葉產地挑選,進而容器底部平鋪布滿茶葉、不重疊的空間要求,讓茶葉澈底舒展,進而泡出質地良好的茶湯。

飲茶的文化淵源深厚,柴米油鹽醬醋茶,「茶」為開門七件事之一。泡杯好茶的秘訣,不外乎「水質、溫度、時間」三要素,品茗喝茶的歷史相當悠久,根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荼就是茶的古字。可見飲茶淵源年代久遠,早已進入民間的日常生活。

茶譚

藉「國飲」尋根

茶藝館匯成餐飲界一股清泉

1983-05-10/民生報/05版/家庭與消費版

【記者曾素姿】不論你是否到過茶藝館喝茶,開設茶藝館的風潮正由北而南、由西而東蔚為這一代人「飲」的新時尚。

從民國六十六年中國功夫茶館首開台灣地區的茶藝館風氣,迭經貴陽、仙境、陸羽、紫藤廬這些「茶藝館第二波」的激盪,目前在籌備的茶藝館及茶莊內所附設的茶座不算,其分佈情形是高雄七家,台中、花蓮各三家,台南、羅東、台東各一家,加上台北的卅三家,總共是四十九家。

茶藝館的聲勢能日漸茁壯,當初創始業者立意提供觀光客和茶友們富有民族風味的場所,及解決現代人喝茶方式的需求功不可沒。

青年人積極投入

滋生蓬勃新生命

茶,是我們中國人的「國飲」,隨著喝茶相關知識,如茶質、茶具、禮儀的被發掘、整理與廣為傳佈,傳統茶藝中注重品味的能力日受重視,促使今日的茶藝館能逐漸脫離早期只重裝潢或只重氣氛,「華而不實」的範疇。

「人」的因素,尤其是青少年朋友的積極參與,也促成茶藝館的成立。一種急於擺脫心無所寄、蒼白迷失的心理,使許多年輕人認為自己親近茶藝館即是在肩負「復興中華文化」、「發揚國粹」的使命,因而樂於前仆後繼地投身於茶藝館業。事實上,目前茶藝館的負責人也泰半是由二、三十歲的青年男女所擔任。

不僅如此,在老成業者奠定的精神指標引領下,年輕業者大多對本行業有出人意外的向心力,在全體業者兢兢業業、維護形象的默契下,使大多數茶藝館慢慢地成為餐飲界的一股清泉,由而滋生出更豐厚、更寬廣的新生命,終使茶藝館蓬勃成型。

常去茶藝館消費的人,把時下的茶藝館歸納成:(一)鄉野式:如竹里館、松谷、客舍、楚留香。(二)日式:紫藤廬、古棠春。(三)民俗式:東坡居、年輪、漢坊。(四)藝廊式:嵐藝廬、太極門、茶藝館。(五)書房式:貴陽、養心小樓、九壺堂。(六)廳堂式:靜心園、大觀園、茶王樓、仙境、楚留香本館。(七)草庵式:西江月、白雲。就中又因陸羽具有多種功能,既是茶藝館又是茶藝講堂,且公認其對推廣國內茶藝功績最著,故不屬於以上七類之內。

傘影箏鳴飛瀑樹石

茶藝館各具情調

事實上,今天在市面所出現的茶藝館,已演變出「各具特色」的綜合式的風貌。也就是說,消費者在各式茶藝館內所能享受到的,實已不止「喝茶」一端。

例如,在藝廊式的茶藝館裡,可以欣賞到名貴的古瓷、古玉、當代的名家木刻、陶塑、繪畫;在廳堂式的茶藝館裡,可以享受流水、飛瀑、樹石盆景,配上古箏、琵琶的琤琮樂聲,令人陶然忘憂;民俗式的茶藝館裡,透過美濃傘影及紙燈籠的黃暈,或可重見寺廟鄉野之美,或可重溫三數十年前的生活情調,而最起碼,也還有幾隻樸拙的藤椅或蓆墊,讓您回味過去席地而坐、依墊而臥的愜意。

如同前面所說的,茶藝館的格式和內部設計既都向別具風格方面去發揮,茶及茶食以外的配合活動,也應運而生。(後略)

最新文章

第一家進駐高雄的平價連鎖咖啡館「羅多倫」,近年來也重新改裝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90年代白領上班族 最常流連的異國風咖啡館|羅多倫咖啡

2023-06-03
台中市國小學校大隊接力昨天下午舉行,甲組學校競爭激烈一所學校選手在交棒時衝出邊線...

90年代都市傳說「赤腳」跑大隊接力,這樣跑比較快?

2023-06-02
來源:2012/11/20/聯合報/C1版

15校高中生共譜驪歌! 畢業歌曲〈風箏〉唱到跨年演唱會

2023-06-02
結合咖啡店及網路電腦服務的網路電子咖啡屋,分別在台北、台中成立類似店面。 日期:...

探索網咖的起源 回顧記憶中的網路咖啡屋

2023-06-02
張惠妹(左二)和聯合報系董事長王必成(右)一塊義賣漢聲小百科,替天母體惠育幼院籌...

小時候的啟蒙書籍! 兒童經典讀物《漢聲小百科》

2023-06-01
圖說:早年國內經濟未起飛時,露天電影有過輝煌的過去,每到傍晚,城市、郊區的廟埕或...

家庭共享電影時光 80年代廟埕露天電影的溫馨回憶

2023-06-01
街頭市民生活樣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9/07/20 朱立熙攝影)

曾經是西門町最風光的店面 銷聲匿跡的「西瓜大王」

2023-06-01
板橋市中山路一段的四驅車賽車場吸引國中、國小學生「試車」。日期:1998/6/4...

九〇年代經典玩具回顧:探索四驅車的熱潮與回憶

2023-05-31
全球最紅手機和平板電腦遊戲Angry Birds(憤怒鳥)要飛進你的網路瀏覽器了...

下載量破億的益智射擊遊戲! 2009年「憤怒鳥」熱潮風靡全球

2023-05-31
民眾於超市選購泡麵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1/10/01)

台灣人有多愛泡麵? 90年代最受歡迎的是「這味」

2023-05-31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陳漢強表示,大安及金華國中因地理位置一南一北,為解決學區交通...

時代演進中的校園制度變遷 那些年的男生班女生班回憶

2023-05-31
來源:1976/04/11/經濟日報/第12版 觀光旅遊

沒有蘇花公路前的海上公路 豪華郵輪縮小版「花蓮輪」 

2023-05-30
台北市中泰賓館的KISS迪斯可舞廳吸引年輕人聚集跳舞狂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

Disco風潮與舞廳娛樂:當年台灣對娛樂的渴望與追求

2023-05-30
受扶助家庭的媽媽和孩子們,在桃園市「貴族世家」牛排南平店開心地享用免費牛排大餐。...

八年級生吃了會流淚! 平價牛排霸主「貴族世家」

2023-05-30
號稱「台大十景」之一的作家林文月(左),昨天在中山大學圖資大樓展出手稿資料。詩人...

出六朝入廚房 典雅文學家林文月

2023-05-29
電腦紙牌遊戲接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7-11-14 陳牆攝影)

綠色回憶殺背景! 經典電腦遊戲「撲克牌接龍」

2023-05-27
彩虹公園旁的布蘭奇咖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1/01/09 林振義攝影)

搶在Starbucks之前! 1998年「布蘭奇咖啡」開啟的咖啡風潮

2023-05-25
手機品牌諾基亞(Nokia)為推出全新改款的3310新手機舉辦記者會。圖/聯合報...

回顧Nokia 3310:傳說中的摔不壞手機

2023-05-2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