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真功夫!從宮廷甜點變民俗技藝 絲絲入口的懷舊點心
吃過龍鬚糖的人,對於那種綿密而入口即化的滋味想必十分難忘。龍鬚糖長得很像麵線,原本叫「麵綿糖」或「麵線糖」,是一款宮廷甜點,皇帝品嚐後非常喜歡,但覺得名稱太庸俗,大臣就以天子為龍的形象,糖絲如同龍鬚為名,成了大眾所熟知的龍鬚糖。
龍鬚糖雖好吃,製作卻十分費工夫,1989年,台北市碩果僅存的龍鬚糖師傅姜淑貞表示,龍鬚糖難做就難在熬糖和拉絲;首先得將麥芽磨成水,混冰糖熬煮成堅硬的糖塊,再將變硬的麥芽糖挖洞,變成一個糖圈再開始拉糖。熬麥芽糖時,火候必須恰到好處,糖塊才會有韌性。
另外要將糯米粉溫熟,用來分隔糖絲。麥芽糖裹上糯米粉後,用巧勁反覆拉扯,直到拉成像髮絲般綿長細密才能停手;拉絲力道要均勻適中,如果力道不均,拉成的糖絲粗細不一,做好的龍鬚糖就不會入口即化。由於龍鬚糖全憑手勁拉成,耗時費力、產量有限,拉糖時容易拉到手臂痠痛,甚至無法舉起。
一般人拉絲,到2萬絲已算極限,2001年,龍鬚糖老師傅梁令昌最高紀錄可達5萬絲;他做出的糖,甜度適中、入口鬆脆不黏手,截斷絲時純用手力,無須持用剪刀。在各式精巧的機器製糖大量生產後,利潤有限且製作過程辛苦的龍鬚糖,攤販已相當少見,大都在辦理民俗活動時露臉。
台灣的零嘴龍鬚糖
1986-03-24/聯合報/12版/萬象
【圖文/楊和雄】
據說台灣現在會做「龍鬚糖」的人只有四個。龍鬚糖在台灣失傳已久,重新出現,還是近幾年來的事。龍鬚糖的迷人處在於成鬚狀的外表,及入口即化、不黏牙的特性。傳說清朝雍正皇帝相當喜愛,是「龍鬚筵」上的珍品。
將蜂蜜與麥芽在高溫下煮成糖膏後,摻入熟糯米粉,再不斷的反覆「拉糖」,直到整塊糖膏變成數以萬根計的糖鬚後,再剪成五六公分長的短鬚,包上芝麻、花生、酸梅粉做的餡兒,就成香甜酥軟的龍鬚糖了。龍鬚轄的絕活完全在那一手拉糖功夫上。以拉上二十次來說,變成的糖鬚數量就有二的二十次方之多,而且斷掉的不多,手勁之大之巧,可見一斑。另外,糖膏的軟硬度也要控制得恰到好處,太軟或太硬都只得報廢。
逛逛報時光的老派商店【時光商號】懷舊台式小點 爆米香 立刻品嚐:https://bmai.app/5jxqcg
難忘的台式古早味-爆米芳
早期台灣物資並不充裕,許多父母為讓孩子解饞,往往自備白米、沙拉油、砂糖,裝在奶粉罐或大碗公內,在三輪車前排隊,付了少許的銅板,即可取回一大包爆米香回家享用。爆米香是當年最受小朋友期待和歡迎的點心,「碰」一聲巨響後,在兼雜米香的白霧中等待,更是許多人難以忘懷的兒時回憶。
「卦香」嚴選「天皇御用米」之稱的台灣濁水米,以四十年代代相傳的好手藝,為您呈現最單純道地的台灣風味,天然、無添加、看得到食材原貌的台式小點,最值得您用心體會。
![]()
「卦香」嚴選台灣濁水米,道地呈現台式「爆米香」,是三五好友相聚最適合的零食小點。
最新文章
-
星座配對、暗戀小秘密!《談星雜誌》曾是少女的青春聖經
2025-08-19 -
童年必吃!「台糖冰棒」從糖廠福利社走向全台市場
2025-08-16 -
沒有高鐵的年代「候機室人山人海、飛機排隊起飛」 台灣上空其實很忙
2025-08-14 -
〈兜風心情〉你還會唱嗎?當年那台「兜風50」是怎麼紅起來的?
2025-08-10 -
五、六年級生的青春紀事! 約會、邂逅的好場所|冰宮
2025-08-08 -
泡完溫泉再來一袋紅茶! 北投紅茶為什麼這麼紅?
2025-08-07 -
與魚共眠!屏東海生館當年首創「夜宿活動」開辦25年仍熱門
2025-07-29 -
搭拱橋、青蛙跳、拔草… 那些年被教官、老師處罰的回憶
2025-07-29 -
「大韓援時代」席捲職棒 啦啦隊應援文化從這裡開始!
2025-07-25 -
甜甜圈店都曾大排長龍? 「Dunkin’ Donuts」兩度叩關台灣市場但始終無緣
2025-07-24 -
唱歌學衛生! 《衛生十大信條歌》阿公阿嬤那年代的小學生都會唱
2025-07-22 -
颱風天不只靠泡麵!這碗「罐頭麵」人間美味藏著台灣人的童年回憶
2025-07-17 -
曾是公館商圈必打卡美食 「陳三鼎」 五年前悄悄歇業成回憶
2025-07-17 -
你有模仿過嗎?2011年網路爆紅「仆街少女」曾掀起全民趴地拍照潮!
2025-07-16 -
五、六年級生最潮的制服來自這! 南紡靠「太子龍」撐起台灣紡織的驕傲
2025-07-16 -
朱天心當年拒寫「聯考小妞」 出版《擊壤歌》熱銷30萬冊聲名大噪
2025-07-15 -
90年代版稅年收達千萬!暢銷作家劉墉 勵志作品成一代人回憶
2025-07-15 -
郭董、古龍都愛「這味」!台北百年美食「金春發牛肉店」
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