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道地白俄料理 是台北最有歷史的咖啡廳 也是60年代文學的搖籃|明星咖啡館
幾年前國片《孤味》裡的父親每次從台北回台南與女兒見面時,總會帶上俄羅斯軟糖,而這方方正正的白色軟糖則來自台北中正區的明星咖啡館,一座有著獨特歷史風味的店。
一如咖啡館對於J.K.羅琳的重要性,明星咖啡館是許多文人醞釀文學作品之地,白先勇曾經寫過一本書名為《明星咖啡館》、詩人周夢蝶曾經在咖啡館的騎樓擺書報攤,許多文學家和文藝青年如黃春明、吳念真也曾聚集此地,若說此地是文學味最濃的咖啡館也不為過。
明星咖啡館由簡錦錐和幾位流亡的白俄羅斯人創立,自然擁有道地俄羅斯家鄉味,因深受蔣經國夫人蔣方良女士喜愛而提高知名度。雖然明星咖啡館曾經於1989年暫停營業、轉租給素食餐廳,但由於明星咖啡館深受許多人懷念,創辦人簡先生於2004年後再度讓明星咖啡館復業,因此我們現在有機會能在台北市的歷史建築裡,端起招牌羅宋湯、細細品嚐吸飽湯汁的甜菜根,嚐嚐是俄羅斯味抑或是文學味比較濃。
明星咖啡屋 追憶似水年華...簡錦錐因緣際會認識6個白俄羅斯人 合資開店,賣起俄羅斯麵包和餐飲 更為一生思鄉的蔣方良烹製家鄉菜
2009-03-10/聯合晚報/A8版/生活
【記者邵冰如/台北報導】
知名的「明星咖啡廳」,曾以美味吸引50年代的政商名人,60、70年代更是台灣文學的搖籃,有如巴黎的「左岸」咖啡館。但「明星」創辦人─80歲的簡錦錐,一生的傳奇故事卻鮮有人知,原來當年他和六位流亡的白羅斯人共同創辦「明星」,更曾為一生思鄉的蔣方良女士烹製家鄉菜。
明星咖啡廳今天慶祝成立60周年,以簡錦錐和「明星」為主角的新書「武昌街一段七號」也在今天發表。全書從簡錦錐8 歲說起,他出生於日據時代,靠著一本英文聖經學英文,因緣際會認識從上海流亡到台北的白俄羅斯人,後來更和白俄人艾斯尼結為莫逆。戰後的台灣,蕭條落後,思鄉的艾斯尼拉著「阿錐」,和其他五位白人合資開店,賣起了家鄉的麵包和餐飲,店招是大大的英文字「Astoria」 (後來才取中文名「明星」)。而年輕的「阿錐」最後更照顧陪伴這群白俄叔叔們到終老。
「Astoria」在50年代的台灣,以獨特的俄式餐點和麵包深深吸引著台北人。簡錦錐回憶,每天下午四、五點,總有外國使館、達官貴人的黑頭車紛紛來到武昌街,等著在第一都時間購買剛出爐的麵包,蔚為奇觀。那時來自俄國的蔣方良女士更常造訪明星,只為在這裡找到家鄉的味道。
簡錦錐說,那時蔣經國夫婦和艾斯尼等俄國人往來,在「Astoria」,他們被稱為「尼古拉」和「芬娜」,也稱簡錦錐「小簡」。他們常常參加「Astoria」的俄國人聚會,或是帶著四個孩子來吃媽媽家鄉的西點和羅宋湯,還常常上門買一堆芬娜最愛的俄羅斯軟糖、麩皮麵包和火腿。後來「小簡」成了「老簡」,仍和芬娜維持數十年的友誼,芬娜最後住進七海官邸,生活愈來愈寂寞,也常派司機到「明星」去帶回幾包俄羅斯麵包和軟糖。
今天「明星」一甲子的生日,簡錦錐也說,「明星」的俄文店名「ASTORIA」,意指「宇宙」,代表堅韌不滅的力量,他希望明星的故事能在不景氣的此時,帶來鼓舞人心的溫暖力量。
最新文章
-
目標稱霸全國!九〇年代《灌籃高手》暢銷1億2千萬冊
2023-01-30 -
全都來挑!快打旋風、格鬥天王懷舊街機熱血對決
2023-01-30 -
喀擦留存永恆的片刻 手工攝影的時代
2023-01-19 -
最有年味的農曆年1980年舞龍獻瑞賀新春
2023-01-19 -
裝好裝滿!夜市熱賣一時 台灣獨創美食「蒙古烤肉」
2023-01-18 -
穿越高山徒步抵達太魯閣 走進郵票風景的中橫健行
2023-01-17 -
請神容易送神難?那些年被禁玩的「碟仙」曾在校園裡大流行
2023-01-17 -
充滿時代印記的作文題目 1983年台北公立高中聯考
2023-01-16 -
直線7秒算什麼!34年前機車考照大魔王「S型路考」
2023-01-16 -
1分鐘1元!漫畫、雜誌隨你看 漸漸消失的複合式漫畫店
2023-01-16 -
吃到飽始祖!可利亞首創「火烤兩吃」只要188元
2023-01-11 -
談台北公車民營化前後 回憶趕車通勤的老時光
2023-01-10 -
連通門內外 早期家庭的守門神|電視對講機
2023-01-10 -
新衣新鞋新氣象 春節逛街採買的老派回憶
2023-01-10 -
除夕夜過年玩「抽當」做頭家!50年代柑仔店懷舊五角抽
2023-01-10 -
創建家族人人都是「家長」!2011年奇摩家族終止服務
2023-01-09 -
上學最常忘記帶這些!忘東忘西的童年回憶:「媽,我沒帶…啦!」
2023-01-09 -
傳統尾牙的記憶 買刈包、吃潤餅招財納福氣
2023-01-0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