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著便當上學的日子 充滿回憶的蒸飯號碼牌
學校的校史館內珍藏的不外乎:第一屆畢業生的畢業證書、歷屆的校旗校徽等。而內柵國小,連蒸飯牌也進了校史館;在營養午餐未普及前,許多學生會帶便當蒸,蒸飯牌的功能是為了避免學生拿錯便當,或是沒繳蒸飯費。牌上數字代表學年,分上下學期,有小孔可穿繩綁在便當盒上。
自備便當多為母親前一夜備好的冰便當。學生必須將便當綁上牌子,放在飯籠內,再搬到蒸飯箱加熱。到了最期待的用餐時刻,值日生抬著蒸熱的便當回教室,同學們早已飢腸轆轆。
而便當裡的菜餚通常足以代表家境,有帶有臘肉或雞腿者,往往把便當盒的蓋子拿開,大方地讓別人看到便當裡豐盛的菜餚,香得同窗們口水直流。
蒸便當的好處是省錢、衛生與低熱量,壞處則是:若學校停電,則會吃到冷便當、不能帶湯、青菜若蒸爛就不香脆可口、要洗油膩膩的便當盒。1997年,國小供應午餐的方式,有自設廚房、優良廠商便當供應及公辦民營,選擇非常多樣化,蒸飯室、蒸飯牌也才漸漸消失於校園。
〈想當年〉蒸便當的號碼牌
2002-05-13/聯合報/22版/鄉情
【文╱劉愛生】桃園縣大溪鎮內柵國小最近清倉庫,找到十九年前學生便當的號碼牌,這是現在學生沒有過的經驗,校長童政憲決定把這些號碼牌存放校史館。
童政憲說,這些號碼牌讓人勾起當年「人人帶便當」的回憶。那時候,便當在學生書包佔有重要地位,上學進教室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把繫有號碼牌的便當放進講台旁的蒸籠,第一堂下課,由值日生送到學校廚房蒸,第四堂下課再抬回教室。
在那個吃便當時代,有人彼此比較菜色或是交換品嘗,有人以「偷吃」他人菜餚為樂,也有人總是不把便當送蒸,第二節或第三節下課就把便當幹得精光,午餐時再到處「打游擊」;由於肉片、香腸、臘肉、鹹鴨蛋蒸過後別有一番風味,始終是學生的最愛。
有些廚工會依校方規定,不讓未掛號碼牌的便當進廚房;早期的便當造型單調,許多人的便當一個模樣,如果沒有號碼牌,吃錯便當是家常便飯。
如今多數學校都設有中央廚房,準時供應三菜一湯,或由校方統一代購便當,從家裡帶便當上學的中、小學生已成「少數民族」,蒸便當的歲月與樂趣,或許只有過來人能夠體會。
最新文章
-
目標稱霸全國!九〇年代《灌籃高手》暢銷1億2千萬冊
2023-01-30 -
全都來挑!快打旋風、格鬥天王懷舊街機熱血對決
2023-01-30 -
喀擦留存永恆的片刻 手工攝影的時代
2023-01-19 -
最有年味的農曆年1980年舞龍獻瑞賀新春
2023-01-19 -
裝好裝滿!夜市熱賣一時 台灣獨創美食「蒙古烤肉」
2023-01-18 -
穿越高山徒步抵達太魯閣 走進郵票風景的中橫健行
2023-01-17 -
請神容易送神難?那些年被禁玩的「碟仙」曾在校園裡大流行
2023-01-17 -
充滿時代印記的作文題目 1983年台北公立高中聯考
2023-01-16 -
直線7秒算什麼!34年前機車考照大魔王「S型路考」
2023-01-16 -
1分鐘1元!漫畫、雜誌隨你看 漸漸消失的複合式漫畫店
2023-01-16 -
吃到飽始祖!可利亞首創「火烤兩吃」只要188元
2023-01-11 -
談台北公車民營化前後 回憶趕車通勤的老時光
2023-01-10 -
連通門內外 早期家庭的守門神|電視對講機
2023-01-10 -
新衣新鞋新氣象 春節逛街採買的老派回憶
2023-01-10 -
除夕夜過年玩「抽當」做頭家!50年代柑仔店懷舊五角抽
2023-01-10 -
創建家族人人都是「家長」!2011年奇摩家族終止服務
2023-01-09 -
上學最常忘記帶這些!忘東忘西的童年回憶:「媽,我沒帶…啦!」
2023-01-09 -
傳統尾牙的記憶 買刈包、吃潤餅招財納福氣
2023-01-0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