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鐵板牛排發跡! 1976年孫東寶創始攤位
西餐剛開始盛行的70年代,通常要走進豪華的飯店或餐廳,才能品嘗到那些精緻的西式餐點。不過,那個陽春麵一碗只要五、六元的時代,西餐的價格非常昂貴,吃一客牛排可能就要一百二十元,這樣的高價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用得起,這使得許多民眾對西餐充滿距離感,同時也心生嚮往。
在1976年,有人突發異想將牛排擺到路邊攤夜市賣,讓高級美食變成街頭小吃,少了奢華的餐廳氣氛、精緻的擺盤和陌生的西餐用餐禮儀,更多了幾分在地親切感,大家坐在路邊的椅凳上,盡情品嘗平時難得吃到的西洋風味,路邊鐵板牛排口碑迅速傳開,每日都吸引大批民眾購買,小小攤位外多得是等待美味排餐的客人。
客人會這麼捧場,主要是因為比起當時的西餐廳,餐點的價格便宜許多!一客豬排三十五元、牛排四十五元,用比高級餐廳還低的價格能吃到高級餐廳的滋味,即便對當時物價來說不算低價,仍然吸引力十足,讓愛好美食的民眾趨之若鶩。
豪華食品當街賣 四十五元吃牛排1976-08-01/聯合報/03版/
【文/唐經瀾】由於西風東漸,許多人跟著對牛排發生興趣;可是在大家的印象裏,一客牛排所費不貲,沒有多少人常吃得起。
誰會料想得到,一客盛在鐵板中「嗞嗞」作響,油星四濺的牛排,只要新台幣四十五元?
台北市已經出現專賣鐵板牛排及豬排的路攤,一客豬排也只要三十五元,堪稱物美價廉。端上桌的和西餐廳差不多,一式的鐵板,一樣要用刀叉割而食之。
今年三十二歲的孫東寶,原來是西餐廚師,曾經在幾家觀光大飯店幹過。去年底他突然心血來潮,想出牛排「大眾化」的主意,於是就在他家附近的夜市,擺個板牛排的小攤。
他賣的牛排,在西餐廳菜單上的洋名叫「沙龍牛排」,相當於一百二十元一客的「牛排餐」牛排,重量都是六盎司,約市秤四兩半,另加一撮麵條。
起初他以煎鍋貼煎牛排,一天賣三十多客;後來口碑一傳,生意鼎盛,因此購置全套的煎牛排廚具,一天能賣兩三百客,這個月的營業額達三十餘萬元。
孫東寶的顧客中,各色各樣的人都有;有學生、有明星,還有老遠駕轎車去品嚐的。
他賣牛排有兩分利,他說:『在這裡吃牛排,缺點是「沒有派頭」,但有個好處,便宜。』
最新文章
-
比信用卡小的迷你手機! 周董曾拿它來變魔術
2022-08-17 -
年記故事:學游泳的盛夏光年 1964年鳳山游泳訓練隊
2022-08-12 -
看電影前立正唱國歌! 舊時代的電影院國歌膠片曝光
2022-08-12 -
買的不僅是商品更是人情味 消失的行動百貨|賣雜細
2022-08-10 -
兒時回憶裡的雞蛋冰 台北街頭曾經多達30攤
2022-08-09 -
賣菜賣掃帚、修門換玻璃!消失的街頭聲音鐘
2022-08-02 -
五、六年級生的青春紀事! 約會、邂逅的好場所|冰宮
2022-08-02 -
叛逆下碰撞的青春 青少年流連忘返的彈子房
2022-07-27 -
找桑葉養蠶寶寶!國小自然課的觀察筆記
2022-07-27 -
年少寒窗苦讀 只為金榜題名時| 1986年高中聯招放榜
2022-07-26 -
MSN當月老的時代 牽起無數網戀紅線 |2013年MSN永久離線
2022-07-26 -
年輕人不知道的Tinder! 當年老兵搶著要的愛情寶典|愛情青紅燈
2022-07-26 -
甜在嘴裡 涼在心底 從枝仔冰到雪糕的夏日吃冰回憶
2022-07-25 -
童年口袋裡裝的寶物 五〇年代經典懷舊玩具|尪仔標
2022-07-25 -
路邊上的人情味 隨便利而逐漸消失的文化|奉茶
2022-07-21 -
「黑皮帶、高腰牛仔褲」 年輕人的當代時髦|90年代的狄斯可服裝秀
2022-07-20 -
Yahoo奇摩蕃薯藤入口網爭霸戰! 從養小蕃薯養成你上網習慣
2022-07-19 -
取代投幣式公用電話 一卡連接你我的熱線|1989年光學式電話卡
2022-07-1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