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充滿人情味 台灣也曾是他國的庇護所

2022-05-11 22:31 報時光

掙脫共黨獲救的卅四名越南難民,由高雄轉到澎湖安置,並送至海軍基地醫院作身體檢查及療養。圖為其中一對獲救的夫妻與其孩童。日期:1979/01/01。攝影:高鍵助 。來源:聯合報
掙脫共黨獲救的卅四名越南難民,由高雄轉到澎湖安置,並送至海軍基地醫院作身體檢查及療養。圖為其中一對獲救的夫妻與其孩童。日期:1979/01/01。攝影:高鍵助 。來源:聯合報

烏俄戰爭期間,世界各國伸出援手,提供烏克蘭難民庇護的地方,讓他們暫時免於流離失所的困境。你知道台灣過去也曾有救濟難民嗎?

1975年,長達20年的越戰結束後,越南大批的華僑開始向世界各地逃亡。周遭國家像是香港、馬來西亞、臺灣,都基於人道主義等因素接濟難民,而台灣安置難民的其中一地就是澎湖。截至1979年,接收中南半島的難民已超過萬人,其中不少人也在台灣各地建立聚落、生活。讓我們一起回顧這歷史性的時刻吧!

掙脫共黨獲救的越南難民,由高雄轉到澎湖安置,並送至海軍基地醫院作身體檢查及療養。圖為越南難民激動落淚。日期:1979/01/01。攝影:高鍵助 。來源:聯合報
掙脫共黨獲救的越南難民,由高雄轉到澎湖安置,並送至海軍基地醫院作身體檢查及療養。圖為越南難民激動落淚。日期:1979/01/01。攝影:高鍵助 。來源:聯合報

我漁船在南海

救起百餘越南難民

1979-06-15/聯合報/03版/

【台北訊】行政院新聞局說,我國一艘漁船本著人道主義與人道精神,日前在南海救起一百零四名漂流海上的越南難民。

新聞局並透露,自六十四年以來,我國救助來自中南半島的難民已達一萬七百零四人。

新聞局昨天發布消息說,這艘名為「同泰慶二號」的高雄籍漁船與另一艘漁船「同泰慶一號」於六月七日下午二時五十分,在南海漁區聯合捕魚作業時,發現一艘滿載難民接近沉沒的小船,當即靠近迅將全部難民救起,除供給食物與水外,並儘速駛返本島。

新聞局指出,難民所乘小船原由「同泰慶二號」拖駛,因船隻破爛加上天候不良,已於途中沉沒。該漁船所載一百零四名難民中,有五十五名男人、廿六名女人及廿三名小孩,已於六月十四日上午七時返抵高雄港,並由我有關單位安排於六月十五日收容在澎湖中南半島難民接待中心。

逃抵我國越南難民 在澎受到妥善照顧

臥具衣物一應俱全還有零用錢 計劃設立華僑中學‧教育子弟

1978-12-12/聯合報/03版/第三版

【台北訊】從今年三月起陸續逃出越共魔掌,抵達我國的九百餘位越南難民,經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的安排,目前有八百廿九位在澎湖中南半島難民接待中心受到妥善的照顧。

這些逃出越共魔掌的難民中,有五百七十一位華裔越南人和越南僑胞,他們都是歷經艱險,利用漁船等各種工具漂抵我國,或在外海為商輪或漁船救起,轉送我國的。

救災總會由澎湖駐軍的協助,在澎湖西嶼成立中南半島難民接待中心,收容他們。澎湖防衛部司令官,領導著所屬官兵,實際照顧這些難民的生活。

難民們一到接待中心,不但可以領到全新的衣服和被子、毛毯等臥具,每人每天成人有卅八點五元新台幣的副食費,三歲以下的兒童有十九點二五元的奶粉錢,成人每個月還有四百元零用錢,少年為兩百元。

全國各界獲悉難僑抵達澎湖後,紛紛捐出衣物和金錢,澎防部除將衣物立印發放給難民外,並設立專戶儲存捐款,將和難民代表商議後,再妥善運用。

目前,已有七十四位越南難民分別轉往美國、加拿大、比利時和台北各地。那些分赴歐美各國的難民,曾分別投書各國的報紙,報導在我國所受的良好待遇,並呼籲各國效法我國的仁道精神,收容越南難民。

曾任越南啟德學校校長的陳春生昨天激動的說,這裡每一個離民,都是歷經艱險才逃出魔掌的,他們明明知道逃亡是九死一生的事,但他們「寧願做大海中的野鬼,也不願生在越南做一個像死去的活人。」

在南海珊瑚礁週救的卅四位越南難民,因為長期飢餓而體力虛弱,並染有痢疾等疾病,目前均已移送海軍澎湖基地醫院療養,澎湖駐軍們曾自動利用休假,前往照顧。

該院洗衣房的黃鶴班長,已認了廿歲的卓雪燕和十八歲的卓文強姊弟,為乾女兒和乾兒子,使這兩位父母仍陷在越南的姊弟,能領受親情。

在醫院療養的難民中,越籍陳清合、阮氏屋夫婦和華裔的王永根、陳來珠夫婦,最令人同情,他們的子女,都在珊瑚礁時死亡。

難民接待中心人員已在難民中選出知識程度高的人,擔任老師,每天為難民上課,並傳授職業技能,以備日後謀生。

另外,政府並計劃在澎湖擇定適當地點,設立一所「華僑中學」,以解決越南華僑子弟和越籍難民子弟的就學問題。

最新文章

六十八年元旦起,我國第一次簽發國民出國觀光護照,一名女士拿到護照後開心不已。日期...

第一本觀光護照的紀錄 開啟台灣人民出國觀光的新時代

2023-05-29
九十一高齡的老產婆捐出早期的助產證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1/29 ...

曾經到處奔走接生 如今幾乎消失在台灣社會的職業|產婆

2023-05-28
犯下台灣首起捷運無差別殺人事件,鄭捷刺殺乘客導致28死傷重大案件。圖/聯合報系資...

台灣首起捷運無差別殺人事件 鄭捷刺殺乘客導致28死傷

2023-05-27
電影《軍中樂園》以陽翟為主要拍攝地,金門縣政府事後重建拍片場景供遊客參觀遊覽,圖...

揭密軍中特殊代號「八三么」 隨歷史封存的「軍中樂園」

2023-05-27
職籃元年上半球季球季賽,裕隆以111:96擊敗泰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5...

台灣第一支民營籃球隊的榮耀之路! 今年SBL「裕隆」傲視群雄奪冠

2023-05-26
來源:2002/01/07/聯合報/第三版

被刑求寫下自白 冤獄14年再審無罪釋放|鄭性澤案

2023-05-25
經過四個小時的油漆,台北市立美術館廣場的雕塑「低限的無限」恢復鮮明的紅色,將在原...

太像中共紅星 雕塑家作品遭改色|1985年北美館紅星事件

2023-05-25
遊行、請願、示威、抗議 每次街頭活動就出現的「打香腸」攤販越來越多,他們機車一輛...

台灣社會運動如雨後春筍,攤販的商機竟然大爆發?

2023-05-24
遊行、請願、示威、抗議 民進黨發動的「一二.二五」群眾示威活動,附近立刻有攤販賣...

當年社會運動的現場美食:「民主豬腳」讓人難以忘懷

2023-05-24
設立於私立義光育幼院大門口前的公用電話亭,設立不到一年已在亭內發現二十個棄嬰,被...

「媽媽電話亭」紀錄:20名以上棄嬰的驚人故事

2023-05-24
中山高速公路沿線路肩設置緊急電話,使用率不高,且經常故障,用路人建議拆掉好了。圖...

沒有手機的年代 高速公路故障求援秘辛大公開!當年只能靠這招…

2023-05-24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9/09/13 卜敏正攝影)

捐地超過120頃! 中正大學建校因為有「祂」!

2023-05-23
立法委員十五日基於男女平等精神,強烈要求鐵、公路車站女用廁所不得收費;交通部政務...

早年臺灣女性困擾揭露:上廁所還要付錢

2023-05-23
知新藝術生活廣場,知新文苑這個佔地近二百坪的書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

比誠品書局還早的知新文苑 提供愛書人享受閱讀時光

2023-05-23
台南市開隆宮「做16歲」,8位狀元頂著豔陽騎馬遊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

超過300年歷史的成年禮儀式 台南獨有「做16歲」

2023-05-22
我國向美國採購的F-16戰機,在嘉義空軍基地舉辦「鳳凰戰機」新機展示,並由首批赴...

90年代空軍新突破! F-16 戰鬥機20年前開箱照

2023-05-22
圖說:近廿輛世界級名車廿四日開進台大校園,參加國內首見的「校園名車展」,引起一陣...

世界級名車現身台大 1986年校園名車展

2023-05-22
高雄大統百貨公司遭遇祝融前的模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5/06/30 商成...

1995年高雄大統百貨火災 延燒20小時廢棄長達10年 回憶都在這裡

2023-05-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