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瘋洋貨 六、七〇年代帶動潮流的委託行
當時代潮流改變,「委託行」這個詞彙變得陌生了,但這個地方曾經熙熙攘攘、繁華非凡。
由於港口的特殊地位,基隆在早期誕生了很多委託行。在戒嚴時代,外國商品進口困難,而委託行成了國人接觸洋貨的重要窗口,當時民眾為了買從外國來的舶來品,紛紛湧入基隆,擠滿孝一路、孝二路一帶,這裡從吃的、穿的、用的都有,輝煌時期曾有一、兩百家。
隨著開放觀光、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外國名牌、精品不再稀有,加上大型進口商與品牌代理商興起,委託行逐漸失去它的獨特性與競爭力,使得基隆委託行生意雄風不再,慢慢走向沒落。
舶來品不再稀奇雨港委託行逐漸沒落
1988-01-18/經濟日報/19版/商業二
【本報記者 張銘潭】基隆商圈慣稱的委託行,生意沒落了,一位在孝二路與仁三路都開過店的林姓委託行業者最近感嘆說,「現在每天都想改行,但卻不知要改那一行,」言下之意,道盡委託行業的「心事啥人知」。
從每年元旦的假期營業狀況,就可預知委託行在一年裡生意的好壞,這是委託行業的經驗之談。因為元旦假期的生意是一年之中旺季的起點,這時的生意好,整個旺季就不錯,但今年的元旦三天假期,基隆市區委託行的生意卻陷入低迷,這是近十年來從未有的現象。尤其元月份至今已半個多月,每家業者的生意多冷冷清清,使業者們認為以往的黃金時代已經不存在了。
目前基隆地區的委託行約有百多家,往昔,基隆因屬國際性港口的地緣關係,吸引很多外縣市的高級消費人士專程到基隆來逛委託行購買精品、名牌,但自從開放觀光後,外國名牌,精品人人可帶回,另外就是許多國外名牌服飾,在國內市場也紛紛設立代理店,使得基隆委託行的生意,雄風不再。
「委託行」一詞,雖是基隆民眾慣稱的名字,但實際上業者招牌都已刪掉「委託行」,改以「華洋百貨行」,市區公園街、孝二路、明德商場一帶可說是委託行業的大本營,目前業者店裡擺售的貨品以服飾、食品罐頭、小家電用品等為主,但這些貨品因關稅的逐次降低,進口貨源也就越來越多,在供過於求的情形下,業者的利潤也就提不高來,難怪他們感嘆要改行了。
最新文章
-
台灣飛行運動勝地!30多年前建首座航空公園|賽嘉航空公園
2023-12-05 -
到總統府前看籃球賽!1950年代籃球殿堂「三軍球場」
2023-12-03 -
職業軍人返鄉復活戲院 嘉義大林萬國戲院的沉寂與重生
2023-12-02 -
老台南人班遊景點!漁光島前世「秋茂園」
2023-12-01 -
【報時光經典照片】台北市鐵路平交道
2023-11-30 -
建設公司首創影城 只開八年的高雄「宏總電影院」
2023-11-30 -
拆除前的倒數! 善化戲院的最後一場電影
2023-11-28 -
政商名流的最愛!台北老牌粵菜餐廳「大三元酒樓」
2023-11-27 -
茂林野溪溫泉曾享有盛名 因八八風災沒落
2023-11-26 -
圓山兒童育樂中心熄燈近10年!回顧80歲樂園最後身影
2023-11-25 -
【報時光經典照片】南陽街「補習街」
2023-11-24 -
香火比媽祖廟還旺盛! 1950年代轟動一時的張玉姑廟
2023-11-22 -
【報時光經典照片】許文龍
2023-11-20 -
【報時光經典照片】木船民歌西餐廳
2023-11-20 -
【報時光經典照片】華燈初上的林森北路
2023-11-20 -
那些年瘋洋貨 六、七〇年代帶動潮流的委託行
2023-11-18 -
【報時光經典照片】台灣第一間麥當勞
2023-11-17 -
【報時光經典照片】作家李敖的歷史身影
2023-11-1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