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瘋洋貨 六、七〇年代帶動潮流的委託行
當時代潮流改變,「委託行」這個詞彙變得陌生了,但這個地方曾經熙熙攘攘、繁華非凡。
【推薦閱讀】 天橋曾經代表繁榮 如今漸漸消逝|1974年基隆一信陸橋
早年舶來品的代名詞 晴光市場因一場大火燒盡繁華
由於港口的特殊地位,基隆在早期誕生了很多委託行。在戒嚴時代,外國商品進口困難,而委託行成了國人接觸洋貨的重要窗口,當時民眾為了買從外國來的舶來品,紛紛湧入基隆,擠滿孝一路、孝二路一帶,這裡從吃的、穿的、用的都有,輝煌時期曾有一、兩百家。
隨著開放觀光、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外國名牌、精品不再稀有,加上大型進口商與品牌代理商興起,委託行逐漸失去它的獨特性與競爭力,使得基隆委託行生意雄風不再,慢慢走向沒落。
舶來品不再稀奇雨港委託行逐漸沒落
1988-01-18/經濟日報/19版/商業二
【本報記者 張銘潭】基隆商圈慣稱的委託行,生意沒落了,一位在孝二路與仁三路都開過店的林姓委託行業者最近感嘆說,「現在每天都想改行,但卻不知要改那一行,」言下之意,道盡委託行業的「心事啥人知」。
從每年元旦的假期營業狀況,就可預知委託行在一年裡生意的好壞,這是委託行業的經驗之談。因為元旦假期的生意是一年之中旺季的起點,這時的生意好,整個旺季就不錯,但今年的元旦三天假期,基隆市區委託行的生意卻陷入低迷,這是近十年來從未有的現象。尤其元月份至今已半個多月,每家業者的生意多冷冷清清,使業者們認為以往的黃金時代已經不存在了。
目前基隆地區的委託行約有百多家,往昔,基隆因屬國際性港口的地緣關係,吸引很多外縣市的高級消費人士專程到基隆來逛委託行購買精品、名牌,但自從開放觀光後,外國名牌,精品人人可帶回,另外就是許多國外名牌服飾,在國內市場也紛紛設立代理店,使得基隆委託行的生意,雄風不再。
「委託行」一詞,雖是基隆民眾慣稱的名字,但實際上業者招牌都已刪掉「委託行」,改以「華洋百貨行」,市區公園街、孝二路、明德商場一帶可說是委託行業的大本營,目前業者店裡擺售的貨品以服飾、食品罐頭、小家電用品等為主,但這些貨品因關稅的逐次降低,進口貨源也就越來越多,在供過於求的情形下,業者的利潤也就提不高來,難怪他們感嘆要改行了。
最新文章
-
愛國東路「婚紗街」全盛期50家業者 中正紀念堂成關鍵推手!
2025-01-17 -
露營、烤肉!曾是北部熱門踏青去處:「大春山莊」
2025-01-16 -
見證與中東外交歷史!60年代落成的「台北清真寺」帶來獨特城市風景
2025-01-15 -
南臺灣最大年貨大街:高雄「三鳳中街」滿滿年味
2025-01-13 -
合歡山曾經有座滑雪場!1960年代獨有的冬季回憶
2025-01-10 -
亞東捷運站前身是樂園!板橋人童年回憶小而美的「元智樂園」
2025-01-08 -
比特斯拉還拉風!行走在馬路的無耳朵汽車
2024-12-31 -
曾是亞洲最大的「東光百貨」! 開業十年的興盛與沒落
2024-12-24 -
國民黨中央黨部舊樓拆除曾掀古蹟爭議 搶救未果如今為張榮發基金會大樓
2024-12-24 -
台灣廟有個荷蘭神! 「八寶公主廟」的由來與傳說
2024-12-19 -
我國在美重要資產 百年古蹟「雙橡園」見證外交歷史現場
2024-12-17 -
玉山主峰曾立于右任銅像30年 遭人斷頭改建石碑迄今
2024-12-16 -
1972年舊城改造! 「萬大計畫」改善萬華、大龍峒地區老舊面貌
2024-12-12 -
圓山兒童育樂中心熄燈10年!回顧80歲樂園最後身影
2024-12-12 -
台南河樂廣場的前身「中國城」昔日古都最繁華商城
2024-12-11 -
台北市內最不像台北的地方! 「社子島」的50年停滯與開發困境
2024-12-10 -
曾是台灣最大的戲院「東亞影城」2012年拆除! 「鳳山」已12年沒有電影院
2024-12-06 -
曾為棒球人士心目中的夢田 ! 「三芝永恆棒球場」如今已雜草叢生
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