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水源市場落成 台大學生的美食天堂
60年代的台北進行市場整頓,隨著城市繁榮、人口越來越密集,為改善傳統市場衛生環境問題,配合社區發展需要重建新的市場,政府開始著手規畫將傳統攤位市場進行一波改頭換面,台大生最常去的水源市場也在這項計畫之中。
水源市場最早於1953年形成市集,1963年遷地擴建。在1968年時,台北市建設局以市場老舊、環境髒亂為主因,計劃將包含水源市場的九處市場拆除重建。
經過徵地、地基確認等過程,1980年水源大樓終於落成,成為一棟擁有十層樓的建築,規劃一、二樓為市場、店舖,地下二層為停車場,三樓為中央選舉委員會辦公室,四樓都市計劃處,五、六樓新建工程處,七、八樓交通裁決所,九、十樓兵役處。市場面積大,市場每層樓建坪七百一十坪,排水及斜坡道的設計完善,至今仍是公館的指標建築。在1981年啟用後,讓許多老店美食繼續傳承,也有更多攤商進駐其中,眾多好吃好喝的全聚集在水源市場,這裡成為學生尋找美食的天堂,想到公館水源市場,你會想到什麼美食呢?
舊市場改建刻不容緩1978-03-09/經濟日報/07版/
【本報記者 吳文龍】
繼環南綜合市場及家禽批發市場於上月廿五日開業之後,台北市已完工的成德與延吉市場亦將於近期內開張營業,以利附近的消費者採購雞鴨魚肉和果菜。
這是今年度本市先後完成的第三和第四處市場,而目前正在施工中的尚有九處,包括:雙連、興隆、大龍、華山、水源、木柵、坡心、東區與南區屠體交易場冷凍設備工程等。
這些新建市場,有的是配合社區發展需要而新興建,有的將由舊有市場改建而成。例如,環南綜合市場即屬於前者,華山與水源市場就屬於後者。
日據時代建築
環境衛生俱差
眾所週知,台北市現有的多處舊市場,大多是日據時代保留下來的木造建築物,經過三十多年,本市人口急遽增加,市區商業繁榮和周圍環境的重大變遷,這些老式的市場不論其土地利用、內部設備與環境衛生等條件,已逐漸不能符合現代都市發展的要求。尤其在寸土皆金的舊市區內,廣被上千坪的一層樓舊式建築物,佔一席之地卻沒有好好利用,不僅浪費土地價值,而且通風排水等設備簡陋,成為髒亂的根源,實在有礙市區環境的整潔。
因此,舊有市場的改建是刻不容緩的市政建設之一。根據台北市市場管理處統計資料顯示,台北市市場預定地共有一百三十九處,其中(1)舊有市場為六十處,除已改建完成十二處,目前施工中者九處,還有三十五處尚待改建,另外包括四個批發市場。(2)都市計劃保留地有七十九處,必須限期開發完畢。
新市場的優點
大家有目共睹
截至目前為止,已改建完成的十二處是:松江、長春、三興、河濱、幸安、雙園、基隆路高架橋下、黎忠、環南、家禽、成德和延吉等市場。
至於本市現有營業中之市場,計有公有(舊有)市場六十處,民營市場約八十處。目前營業情況,除臨時攤棚攤位不收租金(僅繳水電費),公有與民營市場均收取租金。通常,公有市場的租金每一攤位每月約為九百元,民營的稍貴。管理上,以新市場較完善,不但管理集中,供應物品均以平價出售,通風、採光與環境清潔都能就以往的缺點加以改良。譬如,新的環南綜合市場和家禽批發市場,較六號水門外的舊市場,無異是天壤之別,這些一優點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市場興建工作千頭萬緒,從規劃到施工,往往會遭遇不少困難,所以過去在籌建或改建期間,常因土地徵收和地上物拆遷無法順利協調收購等因素,影響整個工程進度,不能及時解決原有市場附近居民每日採購之所需,像建設局早在六十三年即籌建新的環南綜合市場,但因建築工程受地上物處理之拖延,一直延遲至六十五年八月間才動工。
(後略)
水源市場南門市場 預定明年一月開幕原有臨時市場同時拆除
1980-11-13/聯合報/07版/第七版
【台北訊】
台北市水源市場及南門市場預定明年一月下旬開幕,原來的臨時市場同時拆遷。
市場管理處科長黃永信昨天前往兩處市場視察。
水源市場大樓位於公館,現已興建完成,一、二樓為市場、店舖,地下二層為停車場,三樓為中央選舉委員會辦公室,四樓都市計劃處,五、六樓新建工程處,七、八樓交通裁決所,九、十樓兵役處。中央選舉委員會已遷入辦公。南門市場已興建至三樓,全部十層建築預定七十一年初才能完成。市政府為了使位於南海路的臨時市場早日搬遷,決定將現已完成結構體的一、二樓提前裝潢,預定一月下旬可搬入使用。
南門市場大樓也是多目標使用,除了一般市場外,三樓以上作為花卉市場,以及國稅局、稅捐處、國宅處、古亭區公所、工礦檢查所、建管處、汽車肇事委員會等單位的辦公室。
最新文章
-
全台最悠久!歷經921地震屹立不搖的南投戲院
2023-03-31 -
重建後整了形 曾經的單拱大橋|南方澳大橋
2023-03-29 -
42年前斥資千萬打造!如今變成西門町的荒涼廢墟|1972年中外百貨公司
2023-03-29 -
1976年信義區豪宅一坪2萬6,如今再多兩個零!
2023-03-28 -
台灣海拔最高的「魔王迷宮」 1998年大雪山森林遊樂區
2023-03-28 -
坐擁地段王!開幕後創20億年營收 1999年台中中區遠東百貨
2023-03-28 -
北海岸奇觀!荒廢40多年的奇特廢墟 翡翠灣太空玲瓏屋
2023-03-23 -
台灣第一個民營劇場 曾經座落信義區的「新舞臺」
2023-03-22 -
六○年代外地人對台北的第一印象|1961年中華商場落成
2023-03-21 -
一日體驗上天堂下地獄!擁有68年歷史的麻豆代天府
2023-03-17 -
紀念邦交國友誼的第一長橋 高速公路上的中沙大橋
2023-03-16 -
回到碧潭樂園的美好時光!你還記得它嗎?
2023-03-15 -
穿越時光最想去的打卡熱點 圓山兒童樂園
2023-03-15 -
60年代的行人地獄 中山北路通勤亂象交警傷腦筋
2023-03-14 -
原本是廢棄碉堡 花蓮地標「台灣米老鼠 」守護美崙山30多年
2023-03-10 -
北台灣最大明德樂園 廣達創辦人林百里買下變菜園
2023-03-10 -
橋下的綠地運動場 1977年的百齡橋
2023-03-08 -
「四季陰涼」招租客!台中「鬼樓」千越大樓曾有台灣首座旋轉飛碟屋
2023-03-0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