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逾30年 馮翊綱、宋少卿共組「相聲瓦舍」上台一鞠躬

2024-01-08 11:24 舒憶

「相聲瓦舍」的兩位搭檔馮翊綱(左)和宋少卿(右),在停歇整場播配演出之後四年,應皇冠藝文中心之邀,參與了「第一屆皇冠藝術節」的演出,他們一連四天再現嘴上功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4/03/03 本報記者攝影)
「相聲瓦舍」的兩位搭檔馮翊綱(左)和宋少卿(右),在停歇整場播配演出之後四年,應皇冠藝文中心之邀,參與了「第一屆皇冠藝術節」的演出,他們一連四天再現嘴上功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4/03/03 本報記者攝影)

「馮翊綱、宋少卿,上台一鞠躬。」相聲瓦舍的忠實觀眾,都對這段開場白相當熟悉。相聲瓦舍的創立故事,要從戰後台灣的第一代相聲演員說起,以吳兆南、魏龍豪為代表,除了現場表演,也在廣播電台主持相聲節目,此時的聽眾多為外省人。

1980年代開始,表演工作坊推出一系列相聲舞台劇,包括1985年「那一夜,我們說相聲」、1989年「這一夜,誰來說相聲?」、1991年「台灣怪談」等作品,造成巨大的轟動,也讓相聲這項傳統表演藝術跨出同溫層,讓不少年輕人開始接觸相聲。

「相聲瓦舍」也是這波新浪潮的產物,1988年由馮翊綱與宋少卿創立,2001年增加成員黃士偉。與前一代相聲演員相比,相聲瓦舍的主要成員為學院派出身,都是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畢業,因此他們的相聲表演有更多現代性的創新。

相聲瓦舍新作《大寡婦豆棚》與倪敏然(中)關係匪淺,也是雙方首次合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12/19 王忠明攝影)
相聲瓦舍新作《大寡婦豆棚》與倪敏然(中)關係匪淺,也是雙方首次合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12/19 王忠明攝影)

相聲瓦舍的作品充滿黑色幽默,劇本創作主要由馮翊綱負責,他常以中國歷史文化為素材,發揮借古諷今的警世效果。馮翊綱長年在大學任教,對相聲的創作與推廣有其理念。相聲瓦舍曾經被批評不算相聲,而是說書或話劇。但馮翊綱認為,相聲瓦舍在這三十年來演的是喜劇,他在演講或課堂上常用「comedy」的概念談相聲文化。這種不拘泥於傳統的作風,這也是相聲瓦舍在台灣受到一票觀眾歡迎的原因。

馮翊綱宋少卿 成立相聲瓦舍

1988-07-28/聯合報/05版/文化‧藝術

【台北訊】相聲界又有了新血輪。國立藝術學院的馮翊綱及宋少卿成立了「相聲瓦舍」,每週日下午四時卅分,在植物園荷花池畔,他們試圖呈現傳統及現代題材的相聲作品。

在室外即興相聲表演歷練下,八月七日起,「相聲瓦舍」將在舊情綿綿小劇場演出三場,入場券除在植物園假日表演現場發售外,功學社、知新、金石堂汀卅店、宇音、均有發售。

瓦舍小品

寫戲的和演戲的

徐志摩寫的劇本,文筆真是好啊!但……怎麼演?

2007-10-16/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馮翊綱】與南方朔先生擦肩而過,很把握時間地聊了兩句。先生說:「你們說相聲的腳本,可不可以不要自己寫?」這話把我好生嚇了一跳!怎麼?我的劇本實在寫得不行嗎?戰戰兢兢問道:「這……老師,您的意思是……」他續說:「專業分工嘛,國外不都這樣,寫劇本的只管寫,演員不分心,只管排戲。甚至,請那些經常寫小說、散文的作家來寫劇本,不是很好?」原來,他是泛談,沒有針對性。

南方朔先生不知道我實質上是一個編劇,只因【相聲瓦舍】沒有兩個宋少卿,所以,寫劇本的馮翊綱也得上陣,充任一個捧哏的。所以,下次誰要跟我說:「阿綱,你可不可以只管好劇本,別上台了!」那時我才真該害怕。

然而,不懂表演,根本不能提筆寫劇本。中國古典戲曲,追求「案頭場上,兩善其美」,似乎預留著劇本僅供案頭閱讀的趣味,但將戲劇廣義看待,我們把戲文搬上舞台是個必然的任務。表演者是戲文的終端,戲文上不了口,上不了身,上不了台,便屬無用。懂表演的人,未必一定得是演員,但常寫小說、散文的人,卻不一定懂表演。雖也是泛談,沒有針對性,然而有興趣可以看看徐志摩寫的劇本,文筆真是好啊!但……怎麼演?

相聲尤其厲害!這是專為表演而生的劇種,從未聽說哪一個段目是「案頭相聲」。相聲的表演,同時存在三個層次:「角色」、「敘事者」和「演員自覺」,三者輕重比例並不固定,隨著劇情或話題的演進,隨機調配,而且,演員的判斷與調整至為關鍵。即使是文字創造力極佳的作者,只要不懂表演,便難以寫出真正可以「執行」的相聲。老舍寫相聲段子,水準也有直追《茶館》的,皆因老舍是個懂表演的人,他甚至和梁實秋先生一塊兒上台說過相聲。

最近看到吳興國接受訪問,大談他的新戲,也讚揚張大春寫的劇本,興起處,當場唱起來!作家張大春懂表演,已經由場上人吳興國證明了,這是專業分工的正面例證。

作家不等於劇作家,乃是因為牽涉一層劇場專業性,天資聰穎、熱愛看戲或歷經過劇場訓練的作家,或許高興了,寫一部劇本給劇團演演,卻強求不來;但劇作家必定已是個作家,或許剛好也是個演員,只怕「嗜戲薄伶」的偏見。西方人確實比我們理解這個道理,叫莎士比亞只演戲,那劇本誰寫?叫莎士比亞只管寫,許多齣名劇就難以首演了。

最新文章

蕭壟文化園區倉庫迴廊很有台灣光復初期的時代感,「台灣百合」八點檔昨天前往拍戲,國...

「綠島百合」蘇素霞與犯人、獄方的淒美三角戀 60年代愛情故事被改編為電視劇《台灣百合》

2025-09-13
艾薇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08/13 陳俊吉攝影)

艾薇兒2004年首度訪台 獻出出道以來首場簽唱會

2025-09-13
以「聶隱娘」一片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導演候孝賢昨天舉行記者會,暢談國內外拍片...

侯孝賢拍武俠! 《刺客聶隱娘》成國際影壇驚豔之作

2025-09-12
歌星高凌風昨天與林玉招結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6/09/14 徐燦雄攝影...

高凌風戀情成瓊瑤電影《女朋友》靈感!〈大眼睛〉助攻讓他一夜爆紅

2025-09-09
電影「落跑吧愛情」昨天舉辦首映會,演員盛裝出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5/0...

帶有愛情傳說的七美雙心石滬 吸引舒淇、任賢齊拍攝電影《落跑吧愛情》

2025-09-09
信用不好 難貸款 豬哥亮到中視主持「萬秀豬王」,每集主持費60萬元,月收入約25...

2012年豬哥亮復出主持「萬秀豬王」 重播也拿收視冠軍

2025-09-08
陳宏一導演帶著演員群吳立琪、張榕容、路嘉欣、辛佳穎、許安安、莫子儀,昨天一起赴台...

大膽啟用新人獲得台北電影節獎 《花吃了那女孩》改編自四段真實同志情侶故事

2025-09-07
麻衣(左一)、鄭元暢(右一)和陶晶瑩、謝祖武共同演出華視綜藝節目「2004版安室...

陶晶瑩謝祖武的經典短劇 「安室愛美惠」

2025-09-03
六十位國內知名歌星共同錄於錄音間錄製「明天會更好」合唱錄製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

《明天會更好》注入安定力量! 1985年六十位歌手溫暖大合唱

2025-09-02
客家歌手徐木珍隨手能以二弦拉出樂曲,且曲調略有變奏,讓聽眾能會心一笑。圖/聯合報...

會唱山歌的國寶級擺攤算命師 盲人山歌王「徐木珍」

2025-09-02
來源:聯合報-12 綜藝.萬象(1984/12/07)

楊德昌導台灣新浪潮電影《青梅竹馬》只上映四天慘遭下片 重映卻滿座

2025-09-01
牛爾(左起)、藍心湄、Lulu、Tony、Kevin、小李濤(前),一起為「女人...

藍心湄2003年主持「女人我最大」 至今仍熱播、捧紅多位美妝老師

2025-08-30
超級偶像劇「橘子醬男孩」昨天開拍,黃湘怡(左三起)和朱孝天演男女主角。圖/聯合報...

F4朱孝天領銜主演 2001年偶像劇《橘子醬男孩》改編日本漫畫

2025-08-28
來源:聯合報-08 社會傳真(1999/06/20)

53歲中槍客死異鄉! 一代歌星「方晴」坎坷星途劃下疑問號

2025-08-28
強尼戴普在「半夜鬼上床」中還是青春花美男,扮演女主角的男友。(圖/摘自IMDb)

驚悚片裡誕生一位巨星強尼戴普!「半夜鬼上床」40年前13號星期五在台灣上映

2025-08-26
1973年上映的恐怖片《大法師》。圖/摘自IMDb

小孩做惡夢、大人也崩潰!《大法師》上映 50 年仍是經典

2025-08-26
影壇著名「鬼后」,很奇妙的是,好幾位都姓「王」。王祖賢、王釧如、王小鳳(由左至右...

影壇4大鬼后氣質大不同!王祖賢淒美、王小鳳淒厲、王釧如其實沒那麼常扮鬼

2025-08-26
「魔鬼剋星」開創科技抓鬼新模式,鬼片再也不是陰森恐怖,還很幽默逗趣。(圖/摘自I...

「魔鬼剋星」改寫鬼片恐怖公式!美國暑假已狂賣 台灣耶誕開紅盤

2025-08-21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