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偽卡盜領案震撼全台 風暴從南向北促使推動晶片卡
2003年國慶日三天連續假期中,台灣金融界爆發一場震撼全國的盜領事件。事件起源於台灣銀行台南分行,一些存戶的存款被歹徒透過側錄自動櫃員機資訊並偽造金融卡盜領。這一事件引爆了全國對金融安全的憂慮,成為台灣金融史上的一大醜聞。
為防止事態惡化,台灣銀行於10月11日緊急停機全國600多台自動櫃員機系統進行清查。然而,盜領行為並未因此停止,反而迅速蔓延至其他銀行,形成一場由南至北擴大的全國性金融危機。隨後,調查發現案件涉及大量偽造的金融卡,迫使台灣銀行暫停全國金融卡服務三天,影響約170萬名用戶。儘管此舉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損失擴大,但也對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不便,進而引發普遍不滿。
其實,金融卡被側錄盜領並非新現象。早在這次事件之前,全台各地就已發生零星類似案件。然而,銀行業未能對此高度重視,漏洞持續存在,讓歹徒得以食髓知味,將犯罪規模從零星擴大至全國,最終引發這場大危機。
「台灣早已成為金融犯罪的天堂?」這句話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對銀行防範機制鬆散和管理疏漏的直接譴責,這次事件的嚴重性,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台灣的金融環境。
事後,多家金融機構,包括台灣銀行,迅速展開行動,陸續推動晶片金融卡的換發。相比傳統磁條卡,晶片卡的安全性大幅提升,有望終結「磁條側錄」和「針孔偷拍密碼」的安全隱患,將此類犯罪徹底遏制於未然。
隨著塑膠貨幣(如信用卡與金融卡)在消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民眾對數位金融的依賴逐步加深,銀行若無法建立堅實的安全防線,不僅將損害用戶利益,更會削弱整個金融體系的公信力。這次事件不僅敲響了台灣金融業的警鐘,也暴露了技術進步與安全管理之間的嚴重脫節。銀行在提供便利的同時,必須更加注重防堵犯罪漏洞。否則,一時的疏忽可能帶來全社會性的信任危機,後果不堪設想。
170萬台銀戶 領不到錢爆發盜領 全台提款機原停用3天 傍晚大部份將恢復提領
2003-10-11/聯合晚報/1版/要聞
【記者羅玉潔/台北報導】台灣銀行昨天發現金融卡疑遭轉帳盜領案,緊急決定全國台銀金融卡暫時停用三天,使得為數170萬的金融卡使用者,今天上午都無法提領及查詢餘額,經過上午加班處理後,台銀表示,除台南地區外,今天傍晚前可以恢復金融卡的提領。
台銀台南分行部分客戶昨天下午發現帳戶餘額莫明減少,至警局報案;接著安平和南科分行等兩家分行客戶也發現餘額短少,陸續至派出所報案。台銀總行獲悉後,昨晚緊急決定停止全國存戶的金融卡和自動櫃員機(ATM)三天,預計周一(13)日起恢復正常交易。今天上午有不少存戶擔憂存款短少,到提款機查詢時,才發現金融卡的交易功能完全停擺,想要跨行提款也不行,需要用錢的存戶很著急。
上午台銀全面清查,發現只有台南地區遭到「入侵」,其他地區沒有問題,於是中午對外表示「今天傍晚前,除台南地區外,其餘金融卡都可恢復正常」。目前台銀的開戶數超過250萬,使用金融卡則約170萬張。
台銀總經理李勝彥說,台銀相關主管及資訊人員已連夜加班,希望能儘快釐清狀況、查明原因,並研議未來對策。台銀高層主管表示,發生盜領案件,保護存戶權益是第一優先,即使遭盜領,台銀也會負責損失,未來台銀除加緊防範外,也會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和宣導,並加快晶片金融卡的推廣腳步。
其他行庫資訊部門主管表示,傳統金融卡遭側錄盜領的風險高,因此主管機關、銀行公會等已積極推行晶片金融卡。由於晶片內建置交易驗證碼,可有效避免舊有磁條式金融卡遭盜錄。晶片卡初期上線的金融機構除台銀外,還包括中國商銀、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合作金庫、土地銀行、玉山銀行、台灣企銀、台北銀行、萬泰銀行、新竹商銀、高雄銀行、中華郵政等。相關新聞見3版
《話題追蹤》晶片金融卡 側錄終結者
2003-10-12/經濟日報/1版/要聞
【話題追蹤】國內銀行界龍頭─台灣銀行爆發金融卡盜領存款事件,令人擔心偽卡集團不知何時找上門,搬走自己的血汗錢。
國內銀行界龍頭─台灣銀行爆發金融卡盜領存款事件,令人擔心偽卡集團不知何時找上門,搬走自己的血汗錢。新一代的「晶片金融卡」10月初問世後,包括台灣銀行在內的13家金融機構,將率先在年底前開始換發,希望藉此讓「磁條側錄」「針孔偷窺密碼」的夢魘,統統成為過去式。
晶片金融卡的好處是「棄磁條,走晶片」,以安全性更高、不容易被複製的晶片技術,汰換以往保密性低的磁條。晶片金融卡的密碼,也將一併升級為6到12碼,提高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值此金融交易安全飽受質疑之際,晶片金融卡是你不可不知的大事。專題報導見第3版
最新文章
-
少子化衝擊「私中」反夯 雙北「私校七雄」錄取率比頂大還低
2025-03-19 -
壽山動物園巨鱷咬斷員工手臂 警開槍奪回斷肢
2025-03-19 -
教改後升學戰場更殘酷!「李遠哲」的教育改革為什麼被輿論追著打?
2025-03-18 -
台鐵國寶級火車!「總統花車」專為元首打造 內裝有多奢華?
2025-03-18 -
中山女高少女遭撞成活屍 王曉民臥床47年成台灣活最久的植物人
2025-03-17 -
90年代同志文化突破!首家同志主題書店「晶晶書庫」創立
2025-03-16 -
全台規模最大的土地公廟─屏東縣車城福安宮
2025-03-15 -
苗栗前議長捲入命案 綁匪竟死在議長家中 離奇案件至今疑點重重
2025-03-14 -
攜手10年拼出20億 「東京著衣」創辦人卻從神仙眷侶走向對立拆夥
2025-03-14 -
台北最早公路隧道成通勤惡夢!圓山隧道遭戲稱「圓山八卦陣」
2025-03-13 -
重振男性雄風的「藍色小藥丸」 威而鋼當年未上市先轟動
2025-03-13 -
牢飯也能飄香!藝人吳宗憲開設的「惡魔島」餐廳曾有多家分店
2025-03-13 -
台灣之光陳偉殷正式退役!首位日職轉戰大聯盟球員結束20年傳奇生涯
2025-03-12 -
前諾貝爾獎得主82歲娶28歲小嬌妻 楊振寧與翁帆的忘年戀
2025-03-12 -
2007年台北車站驚傳憾事 北一女實習老師女廁內上吊身亡
2025-03-12 -
全台最大千里眼與順風耳!19公尺高矗立台南鹿耳門聖母廟
2025-03-12 -
80年代購菸方式有這種! 當年「香菸」販賣機的身影
2025-03-11 -
孫中山逝世百年 曾吃過的高級料亭「梅屋敷」成赴台唯一紀念遺址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