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山東學生流亡到澎湖 號稱「外省人版二二八」的澎湖事件

2024-07-10 14:26 報時光

來源:聯合晚報-03版 話題新聞(1999/12/11)
來源:聯合晚報-03版 話題新聞(1999/12/11)

1949年,一群流亡山東學生跟隨國民政府來到台灣,以為能繼續學業,結果卻被軍方強制當兵,因而發生流血衝突,落入牢獄、遭槍決或淪為「學兵」。這起事件牽連百名師生,是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牽連人數最廣的政治案件之一。由於地點在偏遠的離島,且受害者多為山東籍人士,事件較少為外界所知,被稱為「外省人版二二八」的「澎湖七一三事件」。

該事件發生於國共內戰後,來自煙台聯中與濟南等八所學校的8,000多名山東流亡學生在煙台聯合中學校長張敏之的帶領下抵達澎湖。當時講好 17歲以上高中男生按軍制編隊,一半時間接受軍事訓練,一半時間繼續文科課程,而其他16歲以下,則進入即將成立的「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

但事與願違,1949年7月13日,這些學子被集合在澎湖防衛司令部操場,執意將身高較高的男學生全編為正式軍,雖然張敏之校長出面意圖將不符合與軍方協議的學生帶離並回到學校,但在士兵動粗、刺刀威嚇,以及哭喊混亂中彈下,學生被迫從軍。後來,韓鳳儀還親赴面見陳誠,誣陷張敏之為匪諜,並分化李振清與山東學生的感情。

韓鳳儀以逮捕匪諜的名義,拘禁許多人並加以秘密審判,利用酷刑逼供,有學生不堪用刑簽下自白承認自己是匪諜。

事件發生後,校長張敏之、鄒鑑和五名學生以「匪諜」罪名被押至台北馬場町槍決,另有2名學生死於獄中,總共受牽連者超過百名。

雖然山東籍政要曾試圖為受害者平反,但在白色恐怖時期,案件不為外界所知。幾年後,江蘇省國代談明華曾向蔣中正呈交報告書,指出張敏之罪名可疑,然而,後來還是沒有下文。直到半世紀過後,行政院終於通過了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的補償條例,被害人與其家屬始得平反。2008年7月,在觀音亭西側海堤興建紀念碑,以紀念這段歷史。

在同樣的時空背景下,還有許多其他不為人知的白色恐怖受難者,他們多數是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外省人,沒有死於共產黨的鬥爭,卻在台灣成了自己政府槍下的亡魂,這是一幕令人感嘆的歷史悲劇。

★加入 報時光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經典好文即時看!

白色恐怖最大案例 澎湖匪諜案 50年後真相公開

民國三十八年 率領山東流亡學生暫轉澎湖的張敏之校長 因抗拒軍隊入校徵兵竟遭誣陷 株連百餘條人命

1999-12-12/聯合報/2版/要聞

【本報記者林新輝、羅曉荷】「懇求慈光導引脫離黑暗、導我前行……」數十名六、七十歲滿頭白髮的老先生,昨天聚集在台北市靈糧堂,追悼民國卅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在台北市走馬町遭槍決的山東煙台中學校長張敏之,及無辜喪生的百餘人。

這場追思禮拜,出席人士不少是當年由山東來台的流亡學生,包括中研院院士張玉法、前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于宗先等。年已六、七十歲的老先生們,操著山東口音互相問好,談起半世紀前遭到刑求的往事,大家都說一直在等待平反的日子到來,並且感嘆過去的苦難:「很苦,希望以後不要再有這種苦難了。」

這就是台灣歷史上白色恐怖首宗、也是牽連人數最多的第一大案「澎湖案」,事端發生於民國卅八年國共內戰期間。山東煙台聯合中學校長張敏之,率領八千名流亡師生暫轉澎湖;不料澎湖防衛司令部因兵力空虛,司令官李振清強徵學生為兵;張敏之帶頭反對,被李振清等人視為首惡,遭誣陷為匪諜。這宗冤案,至今在澎湖仍家喻戶曉。

當時山東幫在政界勢力強大,群起營救張校長,卻未能阻止主辦該案最高層級的台灣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彭孟緝、行政院長陳誠。彭孟緝並打破周日不處決慣例,在五十年前的十二月十一日槍決張敏之、鄒鑑等七人。

對於這起台灣白色恐怖史上最大浩劫,前立委高惠宇與台灣日報撰述委員劉台平,依張敏之夫人王培五口述,將澎湖事件始末由文經社出版成書「十字架上的校長」,詳細報導了全案始末。

五十年前,張敏之校長的夫人王培五帶著十二歲大的兒子張彬,和一些衣服、棉被到澎湖碼頭,等候準備從澎湖押解回台灣的張敏之。一部軍用吉普車開到碼頭,幾個憲兵下了車,王培五母子兩人看到一個身影熟悉的瘦高中年人,蓬首垢面、長髮亂鬚,身著黃色中山裝,緩慢地下了車。母子倆看到張敏之憂傷枯瘦的臉孔,二人熱淚湧出,那人就是心愛的先生,孩子的父親。

母子都不敢走近,只能躲在一棵大樹後面癡癡張望。張敏之身邊站滿荷槍實彈的憲兵,在碼頭來回踱步。

不一會,一艘機動船靠近碼頭,憲兵架著張敏之上船,船開走。那是王培五見到先生的最後一面。

五十年過去了,王培五已是擁有十三個孫兒的祖母,對那次沒有言語的告別,記憶依然清晰。她決以「壓傷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之情,為五十年前被架在十字架上的先生揭開真相。

七月十三日 編兵行動開始

民國三十八年七月十三日,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

這天,八千名煙台聯合中學的學生正在上課,擴音器傳來集合指示,八千人齊集在司令部大操場,弄不清楚什麼事。四周忽然湧現大批荷槍的士兵,把操場圍得水洩不通。上了刺刀的槍枝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學生們發覺氣氛不對,無不驚恐萬分,膽小的同學已嚇哭。肅殺的氣氛讓空氣都凍僵了,現場鴉雀無聲,人人屏息以待,不知何事發生,但都感覺到禍事將要來臨。

澎湖防衛司令官李振清、三十九師師長韓鳳儀及八校校長總代表張敏之從遠處走來,韓鳳儀首先走上司令台,用高亢的聲音宣布:「歡迎各位同學來到重要時刻,雖然是來讀書的,但是國家多難,諸位如果從軍殺敵,比讀書更能報效國家。」話說完,同學們心裡忽然緊張起來,不知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韓鳳儀看台下反應沒有預期熱烈,立刻接著說:「今天就是你們報國的日子,相信你們都以當兵為榮,今天就實現這個願望吧! 」

韓鳳儀講完,士兵已在軍官帶領下,端著槍開始丈量學生身高,凡是身高合於扛槍標準者一律拉出隊伍。同學開始騷動。被編入的同學知道自己像豬隻般的被出賣了,憤怒罵道:「政府是要我們讀書的,不是當兵的。」接著有更多聲音嚷道:「政府欺騙我們,我們要見校長,請李司令替我們作主。」現場秩序大亂,還有同學想趁機逃跑。

這時四周士兵上了刺刀圍過來,槍口朝內瞄準學生,還有一挺機關槍也脫下砲槍衣,準備對付場內手無寸鐵的學生,氣氛恐怖萬分,殺戮隨時爆發。

張敏之要救人 惹怒李振清

身為校長的張敏之立即跑到場中叫學生安靜,並轉身面向李振清及韓鳳儀怒斥道:「你們怎麼可以如此對待還未成年的孩子。」他要求立刻撤走四周士兵。此時,張敏之緊握學生雙手,眼淚不禁奪眶而出。韓鳳儀隨即又站在台上指著張敏之怒道:「張校長,你教導學生反抗政府嗎?」學生以為士兵要動粗了,秩序大亂。學生哭喊著:「他們開槍了。」

混亂中,士兵朝學生開槍,尖叫聲不絕於耳,整個操場頓時成為人間煉獄。張敏之面對血腥的場面,幾乎昏厥倒地。由於天色漸暗,學生放棄抵抗,接受命運安排。

自從「七一三事件」後,流亡學生每天都被軍事訓練折磨得不成人樣;張敏之為營救學生,請到前山東省教育廳長徐軼千幫忙救出可憐學生,張敏之抱持能救幾個算幾個的態度。

馬公附近的湖西村,強勁的海風正怒吼著。

張敏之誓言救出不應編兵的學生,惹火了李振清與韓鳳儀,李振清怒斥:「學生都被你教壞了,根本沒法訓練,你是罪魁禍首。」「他們是學生,不是大兵。誰是禍首,不辯自明。」張敏之反駁。此時,李振清亮出張敏之寄到台灣求援的信,張敏之內心嘆道:「只有去台灣,才能設法解決。」

隔天一早,張敏之到碼頭售票口購買到基隆的船票,一個軍人走過來說:「去台灣要五個保人,而且要夠分量的保人,否則不得赴台。」一周後,張敏之拿著五分保證書,又來到碼頭,準備買票,售票人員說:「票賣完了,明天請早。」第二天一早,售票員又說:「票賣完了。」連續三天,張敏之都得到同樣答案,這時,張敏之發覺自己被軟禁了。

車站被抓走 再也沒回澎湖

三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張敏之被軟禁快一個月了。這天,張敏之正與大夥聊天,外面進來一個年輕人就問:「那一位是張校長,司令官有事相商,請隨我走一趟。」

「張校長被捕了。」老師們警覺到,那天起,張敏之就再也沒回來過,三個月後在台灣被處決。

就在張敏之被捕的前後,有一天,韓鳳儀拿著一分名單去見李振清,劈頭就說:「部隊裡有匪諜!」李振清嚇一跳:「怎麼可能?」「不是部隊有問題,是山東流亡學生有問題。」李振清要看證據,韓鳳儀的報告說是查出兩位校長張敏之、鄒鑑所領導的煙台聯中嫌疑最大,他們是中共南下工作團成員。

韓鳳儀將「匪諜案」洋洋灑灑寫了數百人呈上來。但令李振清更驚訝的是,辦匪諜的公文早已呈送台北;台北保安司令部竟頒發獎章給韓鳳儀,這點讓李振清內心十分不安。保密防諜不力,會葬送前程,因此,李振清決定開始加入整肅匪諜的行列。

十月三十日上午,「海穗號」貨輪駛抵基隆港,艙門走出五十幾個年輕人,港外馬路兩旁的人群向師生丟擲果皮,五十幾人被兩輛卡車載往台北西區一座高大圓頂的房子,上面寫著「西寧路三十八號」。這裡就是人人談之色變的台灣保安司令部。

但天真的師生們仍對軍方充滿信心,他們堅信這牢房就是通往自由踏板。

張敏之與鄒鑑兩名校長關在一間,三名女學生一間,其他四十幾個學生像沙丁魚般的擠在一間大牢房,牆邊放著一個大馬桶,臭味令人作嘔。時間一天天過去,沒有提堂審問,也沒有人有任何好消息,每人的心情降到冰點。他們成為無名氏,只叫號碼,不叫名字。

張敏之與鄒鑑早已被整得不成人形,鄒鑑曾拿窗上玻璃片自殺未果;張敏之也一再求牢頭,早一點將他處死。螻蟻尚且貪生,兩人卻反其道而行。

韓鳳儀趁李振清回台北受訓之際,命令陳復生、尹殿甲、劉蒼惠等親信,組成專案小組,逮捕其他師生並刑求。

巴姓學生被刺刀撬開嘴,往肚子裡灌水;初姓學生被檢舉是匪諜,就被吊起來打;隋姓學生趴在滾燙石頭上曬幾個鐘頭。至於不願招供的女學生,軍方將她們帶到海邊,命令脫光衣服躺在珊瑚礁上。

十二月十一日 七人被槍決

但最毒的是,軍方常選在夜黑風高的時候,用小船載十幾個學生,兩眼矇住,航行到海中央,學生們被推出艙外,眼罩被取下,一道強光射過來,抬頭一望,船頭上架著機關槍。「不是槍斃,就是拋海!」

這時,兩個士兵拿出一個麻袋,快速朝學生頭上套上,打死結,立刻朝外一推,沈入水中。沒有掙扎,沒有呼喊,短短幾分鐘,一個年輕生命就結束了。

張敏之在被槍決前夕,曾有一線生機:前山東省議長兼國民黨主委斐鳴宇要求當局覆審,但覆審因有立委不願列席,軍法局未經覆審仍維持原判。卅八年十二月十一日,那天是周日,照例不處決犯人。但軍方以此案不宜再拖,下令將張敏之、鄒鑑及五名學生槍決。

槍決後,王培五到青島東路看守所取張敏之遺物KK一床被子和一個手提包,裡面只有煙台聯中學生名冊。

原來,張敏之一直到死,都希望有一天向學生家長有所交代。

最新文章

來源:聯合報- 1967/11/12-06 綜合

60年代天才醫學生「王尚義」寫下《野鴿子的黃昏》 著作成為時代傳奇也曾是禁書

2025-07-01
廢寶特瓶正式以2元退瓶回收的第一天成效不佳,部分回收筒被消費者投入垃圾,由於部分...

一支寶特瓶退你兩元!90年代台灣曾有「環保回收獎勵金」制度

2025-07-01
象神颱風帶來的豪雨造成台北縣汐止市三分之二的市區被淹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

汐止曾是「水世界」!員山子分洪道立大功拯救十年水患

2025-06-29
八仙樂園昨天舉行派對時發生粉塵爆炸意外,有百餘人被火焰燒傷,大批傷患陸續送醫急救...

八仙塵爆走過十年...當年一瞬間從樂園變煉獄

2025-06-27
阿Q年輕時曾效力於統一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4/05/13 邱勤庭攝影)

名字當廣告!中職洋將命名千奇百怪 從泡麵到保健品都有

2025-06-27
台南縣南化水埤雙屍命案主嫌柯世銘涉嫌動手勒死2人,警方專案小組對他的冷血相當難以...

一句話惹殺機!假釋犯柯世銘冷血滅口 南化池塘驚見雙屍

2025-06-26
職棒四年總冠軍賽,兄弟象隊以4:1再次擊敗統一獅隊,拿下前兩戰的勝利。圖/聯合報...

球場變戰場!獅象大賽球迷朝場內「放沖天炮」警方百人待命控場

2025-06-26
魚販彭再興涉嫌故意用汽車撞傷十七歲女學生潘秀美,以送她就醫為詞,強載石碇山區強暴...

恐怖「殺人淫魔」彭再興 性侵姦殺4少女14歲就犯案!

2025-06-25
「1995慶豐高雄國際馬拉松」。圖為我國旅日長跑名將許績勝(中)。圖/聯合報系資...

體壇有個「許績勝障礙」! 馬拉松30年全國紀錄至今還是他

2025-06-25
詠春拳授教,盧文錦(中)表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8/02/12 高鍵助攝...

李小龍的師兄! 「台灣詠春拳之父」盧文錦

2025-06-25
十三位新上任的行政院部會首長廿三日舉行記者會。最前排由左至右為,經濟部長陳履安、...

1980年代政壇明日之星!權貴世家出身的「國民黨四公子」連戰、錢復、陳履安、沈君山

2025-06-24
平鎮警分局為早日偵破無名女焦屍案,昨天在命案現場樹立告示牌,希望目擊者提供線索。...

17歲少女遭虐殺焚屍灑狗血 沉冤22年案件竟因夢話破案

2025-06-24
臺大醫院院長林芳郁、林靜芸夫婦專訪。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08/05 ...

名醫林芳郁罹失智症!林靜芸從大學班對一路相伴 20年前聯合報專訪揭兩人愛情故事

2025-06-23
CIH(車諾比爾)電腦病毒作者陳盈豪(中)前往台北刑事局電腦犯罪小組接受調查。圖...

台灣「駭客始祖」當年只是大學生! 陳盈豪寫「車諾比病毒」沒惡意也惹禍

2025-06-20
圖為三峽鎮長林雪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61/03/31 王萬武攝影)

代父出征! 台灣第一位女鎮長「林雪美」

2025-06-20
圖為台北市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成立的綠十字交通服務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9...

「把交通的愛找回來!」80年代計程車司機自組「交通服務隊」守護台北街頭

2025-06-20
王品台塑牛排專訪。圖為王品董事長戴勝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1/12/08...

少爺不接班!戴勝益中文系畢業打造王品餐飲王國

2025-06-19
職棒六年上半季冠軍統一獅隊應邀參加由日本職棒福岡大榮鷹隊舉辦的「亞洲、太平洋超級...

擊敗韓國、完封日本!統一獅1995年亞洲超級棒球賽奪冠證明台灣實力

2025-06-19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