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二廠附近異常現象 1993年畸形「秘雕魚」引發爭議
1993年台灣環保聯盟在核二廠溫排水出口附近發現大量變形魚,這些當地稱為「花身仔魚」的小魚,突然背部隆起成一大塊,眼睛特別凸出。環保聯盟把牠們取名為「秘雕魚」,因為很像布袋戲裡的駝背怪客「秘雕」,當時這一發現造成社會各界的討論,甚至有人懷疑這是否是核輻射污染所致。
當時發現的畸形魚背部呈現隆起或側身彎曲,經以X光檢視骨骼型態,魚的脊椎形狀呈現波浪狀、單彎、雙彎,甚至3彎,彎曲程度因個體畸形的情況而異。由於變形的魚身看起來像是黃俊雄布袋戲裡面的角色「秘雕」,歪嘴暴牙、 駝背吊眼,因而被稱為「秘雕魚」。
秘雕魚自1993年首次被發現後,由於牠們分佈僅在核二廠出水口一帶,明顯的被認為是核二廠環境因素所造成,讓社會充滿了疑慮與不安,當時因為正要興建核四廠,因此台灣電力公司特別委託專家調查真正的原因為何。
行政院環保署組成專案小組進行調查,時任在中央研究院動物所任職的邵廣昭研究員透過一系列室內飼育及現場調查研究,證實秘雕魚純粹是由溫排水所造成,並未在魚體內發現對人體有害的毒素或核輻射汙染物,一般民眾不必擔心與恐慌。
秘雕魚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嗜暖水魚種的幼魚,因持續停留在出水口水域,加上夏天溫度高而產生畸形。一旦到了十月,水溫下降,畸形的魚便會逐漸恢復。至今,畸形魚在每年夏天仍會出現,但對人體健康並無危害,無需恐慌。
秘雕魚無人工核種汙染 但有可能在幼魚階段受到輻射汙染【1993-10-19/聯合晚報/09版/生活】
(記者羅幸惠╱台北報導)秘雕魚」到底是不是輻射造成的?原子能委員會昨天發布新聞指出,經過直接和日本名古屋大學大沼淳一教授聯繫,初步證明由台灣環保聯盟提供的秘雕魚檢體經日本測試結果正常,未受人工核種汙染。
不過,事實上,大沼淳一教授的報告中還指出,變形魚可能是在幼魚階段受到幅射汙染而變形,而魚游來游去,因果關係還難以證明,所以大沼淳一還要求再採取核電廠出水口附近和遠處的海藻和底泥進行對照檢測。
另一方面,環保署初步邀集學者專家討論的結果也認為,輻射汙染的影響仍不能排除,因為水溫雖是造成魚類變形的原因之一,但應非主要原因。雖然中研院學者實際研究顯示,魚類在水溫攝氏38度以上脊柱就開始變形(核二廠夏季時水溫常在40度以上),但台大教授也指出,溫度造成的魚體變形應是上下變形,與這次核二廠發現的上下左右都變形的狀況不同,原因值得探究。
最新文章
-
「勁報」創刊風光一時 不到三年虧損高達十六億走入歷史
2025-08-21 -
2010年吳寶春勇奪世界麵包比賽個人賽冠軍 贏得全球第一面「麵包大師」金牌
2025-08-20 -
火舌中護送旅客! 1980年華航空姐「王文驊」獲得國際英雄獎
2025-08-19 -
昔日賽車手變手搖飲大亨!「廖老大」曾席捲全台 500 家加盟店
2025-08-15 -
台北昔日推「敬老公車」 為長者量身打造卻兩度上路兩度停駛
2025-08-14 -
雷雨中客機墜毀山坡竹林 1970年華航206班機空難
2025-08-13 -
台北動物園首起動物傷人致命案!大象馬蘭意外擠死飼養員
2025-08-13 -
一萬一千呎高空的愛 1967年的「空中婚禮」
2025-08-11 -
四大怪颱之一!1986年韋恩颱風首度從中部登陸 釀成嚴重災情
2025-08-11 -
曾經的「研發六騎士」轉投對手三星!台積電與前大將梁孟松的愛恨情仇
2025-08-08 -
12歲大學畢業!旅美數學神童羅傑1982年轟動台灣
2025-08-08 -
八八風災16年了!回顧「佳暮四英雄」救全村135人感動全台
2025-08-08 -
新加坡建國60周年!當年「被迫」獨立意外造就經濟奇蹟
2025-08-07 -
1999年野狗夜襲壽山動物園 紅頸袋鼠遭咬死4隻全軍覆沒
2025-08-07 -
中職史上最強「DH」羅敏卿 2000年7戰6轟助統一獅下奪隊史第四冠
2025-08-06 -
曾是八斗子工程的一部分「碧砂漁港」轉型觀光漁港的30年故事
2025-08-06 -
紅景天大量招募加盟主後惡性倒閉!詐騙主嫌吸金數億元
2025-08-05 -
花蓮秘境林田山曾是台灣第四大林場 全盛時期連小學都有成特色伐木基地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