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曾是文化沙漠 歷經30年開墾出綠洲
今年高雄從五月天跨年演唱會、韓國知名韓團BLACK PINK演唱會、KKBOX風雲榜,到年底走鐘獎、Coldplay等各式演唱會、大型頒獎典禮讓人忘了高雄曾經被稱為文化沙漠。多年前,各式大型頒獎及演出等藝文活動在高雄一度苦找不到合適的室內地點,只能到高雄市文化中心舉行。
1980年代的高雄市景髒亂,愛河長年飄出臭味,被文化界人士指出缺乏文化氣質,沒有音樂廳、公園及文物陳設,但高雄人並不是不喜歡藝文活動,只是沒有場域推廣,人才只能北漂或到國外進修。
一切的轉機從30多年前開始,高雄市政府開始整治愛河及市景,高雄縣市合併前後陸續爭取經費,將曾經的軍營衛武營打造成藝術殿堂,還有鳳山知名地標大東藝術園區、可容納5萬人的世運主場館、高雄巨蛋、駁二藝術特區、棧貳庫、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美術館等,國內外團隊演出場域選擇更多元,高雄市民每周都有不同的市集、演出及展覽可參觀。
高雄市政府更以補助吸引劇組至高雄拍電影、影集,其中痞子英雄就選擇高雄為主要拍攝場景,市府另主辦高雄電影節、春天藝術節、庄頭藝術節等鼓勵在地人盡情發揮,2013年搭上黃色小鴨吸引390萬觀光人潮,去年的台灣燈會則以愛河、衛武營為雙主場,結合愛河旁的無人機演出及燈光秀驚豔全台。
「文化沙漠」一詞看似禁錮了高雄數十年,實際上卻是帶領高雄前往藝術綠州的道路,讓高雄人積極展現屬於高雄的音樂、戲曲、戲劇、歌曲等藝術作品。如今,「高雄是文化沙漠」一詞已是歷史名詞了。
社會氣象台高雄'文化沙漠'?
1997-01-20/聯合晚報/02版/話題新聞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高雄市教育局】
高雄市常被人笑是「文化沙漠」,高雄人不服氣,可是統計顯示,高雄人的文化參與遠不如台北人熱衷。高雄人平均每人每年上圖書館1.88次,低於台北人的2.99次;高雄辦的藝文活動,平均每個活動只能吸引2447人,遠低於台北的12,155人。
看「高雄市長候選人文化政見發表會」—高雄 拒絕再當生產工具
給予高雄人食物 也給予他們擔當精神上的主人 重建文化廢墟 反對重北輕南
1998-11-15/聯合報/15版/民意論壇
【鄭水萍/台灣文史工作者(高雄市)】高雄市四位市長候選人昨天進行首場文化政策發表會,雖然並未引起太多的重視,但是我認為其意義對台灣、高雄而言都是值得重視的。尤其高雄市長期有文化沙漠惡名,對邁向廿一世紀的大都會而言,更是市政首要工作之一;而在南台灣原本豐厚的文化資源之下,何以出現如此「文化廢墟」現象,實在值得繼「高雄廢墟」之後探討。難怪四位候選人均一致指出高雄市這方面的迫切需要,反對重北輕南,及原本以高雄為「生產」工具,而非適合人們的「生活」為目的的發展政策。
高雄市位於南台灣高屏地區,原本有豐厚的十個文化圈的文化資產,還有荷蘭、日本等留下的資產。市區本身擁有六千年以下十四處遺址及全台第一座縣城、縣屬孔廟;連雅堂「台灣詩乘」曾譽為全台最有文化的詩人之鄉,當時可謂詩社林立。
最新文章
-
香港大火宛如煉獄 回顧台灣五大火災噩夢「衛爾康」、「城中城」、「論情」都上榜
2025-11-27 -
曾經是台灣首家精品百貨 SOGO敦化館歷經31年迎來熄燈
2025-11-25 -
被迫在充滿毒氣環境工作 1972年美商飛歌電子廠女工中毒致死事件
2025-11-25 -
【讀者投稿】我的光復節意義
2025-11-25 -
1994年李登輝總統喊出「每坪六萬元勞工住宅」
2025-11-24 -
林安可中職七年成績耀眼 加盟日職挑戰更多紀錄
2025-11-24 -
萬念俱灰竟由愛生恨!1959年南投滅門大慘案
2025-11-23 -
阿扁這造型誰能不驚呼? 昔日變身秀震撼鏡頭
2025-11-22 -
1995年衡陽路大火 燒毀16家布莊、銀樓及商店
2025-11-21 -
紀錄朱西甯、劉慕沙的文學伉儷情深 朱天文執導《願未央》呈現第一代省籍戀情
2025-11-20 -
曾是台灣「十大槍擊要犯」 段樹文陰錯陽差遞補成桃園市議員
2025-11-19 -
「嘉邑行善團」造橋鋪路嘉惠偏鄉居民
2025-11-19 -
台北東區「整形醫美」一級戰區 整形診所密度全台第一
2025-11-18 -
自許為新國家建築師!盧修一抱病跪下逆轉1997年北縣選情
2025-11-18 -
當年台中曾要蓋古根漢美術館! 胡志強拚文化城市 議會一席話全打回票
2025-11-15 -
30死、112傷台鐵最嚴重災難之一 1991年造橋火車相撞事故
2025-11-14 -
假釋犯持雙槍行凶3死1傷 逃亡14個月冤魂託夢竟離奇緝凶
2025-11-14 -
國營事業也有辣妹舞團 2010年台電公司「電心女孩」登場
202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