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王公廟前「好香」! 石門肉粽從祭品搖身變北海岸特產
南部粽、北部粽各有其支持者,而地區性的知名肉粽同樣也有一群死忠粉絲,如石門的肉粽遠近馳名,每到了端午節,台灣民眾不惜遠從各地驅車前往,也必須要買到自己最愛的肉粽。
石門肉粽之所以有名,源起於十八王公廟,謠傳之一為用肉粽拜拜,就能有求必應,因靈蹟顯赫,信徒絡繹不絕,自然而然地攤商們聚集在此,販賣肉粽給有需要的信徒,漸漸地成為北海岸獨特的風景,以及石門的在地特色。
石門肉粽可說是經濟實惠,據2004年本報新聞所寫14顆肉粽約100元的價格,各家風味略有不同,口味偏向傳統的北部粽。當地也有一種說法是拜拜要用18顆或36顆肉粽,因此上門的顧客通常購買的量多,大量的需求,也讓店家訓練出平均10秒包出一顆粽子的速度,平均一天則可以包800顆肉粽。
肉粽成為石門地區特產後,當地政府積極向外推廣,2007年首辦「石門肉粽節」,邀請肉粽店家展示各家獨有的口味,以及發揮創意開發特色粽子,當地鄉民共襄盛舉,知名的劉家肉粽還曾在2012年肉粽節送出300顆肉粽。石門肉粽的美味和故事,讓它成為了台灣文化的一部分,無論是追尋口感的美食愛好者,或是追尋當地特色的旅遊者,都能在石門找到滿足。
華視台慶 包青天開場 小燕開嗓老中青藝人回娘家 重溫「綜藝100」 大牌雲集 總經理力邀資深演員回鍋
2010-11-01/聯合報/C2版/星話題
【記者蔡菁怡╱台北報導】華視昨舉辦39周年台慶,包括張小燕、胡瓜、吳宗憲等上百位藝人回娘家,老中青三代藝人接棒主持。開場由胡瓜演唱經典連續劇「包青天」,炒熱氣氛,緊接著張小燕也偕華視大樂隊團長詹森雄一起合唱「再見」,讓眾人勾起當年「綜藝100」的回憶,現場一片溫馨。
昨華視台慶在一棚舉行,昔日「連環炮」、「鑽石舞台」、「週末派」等在該處錄影皆開出高收視,就連民視「豬哥會社」借棚,也讓豬哥亮勇奪金鐘,主持人胡瓜也大讚一棚磁場好,連他也想沾喜氣。
華視當年開台首部台語連續劇「燕雙飛」男主角馬如龍昨也出席,他曾和當時在華視主持的張帝、演員石英號稱「跑車三帥」。
在華視演出60多部連續劇的他,昨看到老友雷洪等人,他說:「華視人最挺華視。」他一見當年好友方芳,立刻給她一個大擁抱,兩人25年沒見,方芳笑說:「以前他吃豆腐都跳過我。」
方芳透露當年華視藝人都有革命情感,只要有新節目,首集台內主持人必定跨刀力挺;曾有演員軋戲軋不過來,她也馬上換裝上陣當替身。
華視昨也播出經典戲劇和節目精采片段,包括張小燕、胡瓜、張菲等大牌藝人當年的稚嫩模樣。華視總經理王麟祥上任後,積極自製戲劇,昨他也力邀現場資深演員回鍋,身為台灣演藝人協會理事長的楊光友也相挺:「華視如果有需要,我們一定全力協助。」
息影從商多年的葉青昨也現身,她曾在華視演出多部戲劇,她說華視人就像一家人一樣,近年她也有計畫拍戲,希望讓歌仔戲文化繼續傳承;而年年出席華視活動的「小王爺」陳麗麗,今年則因病缺席。
資深演員齊聚,也提到近來Selina的拍片意外,方芳曾拍跳樓戲送醫,她說:「必要時提出質疑,但絕對服從導演。」多年來她也堅持不拍爆破戲;而葉青則說:「要相信替身演員,他們的專業是一般演員沒有的。」
最新文章
-
法醫傳奇楊日松 半世紀驗逾三萬具屍體
2023-12-07 -
民進黨最浪漫的黨主席施明德 被譽台灣曼德拉蹲苦牢25年
2023-12-07 -
香港銅鑼灣百年怡和午炮 解密每日鳴炮背後故事
2023-12-05 -
罷吃速食行動!進口速食不降價 媽媽們自己做漢堡
2023-12-04 -
868支全壘打世界全壘打王—王貞治 一生與台灣關係密切
2023-12-03 -
創辦南藝大、科博館 台灣建築美學推手漢寶德
2023-12-03 -
台灣人創辦!亂世中誕生的第一所高等學府「延平學院」
2023-12-02 -
沒有網路的年代完成單車環球壯舉!胡榮華與單車藍駝橫越六大洲
2023-12-02 -
台北三大祭典之一!「艋舺大拜拜」青山宮遶境
2023-11-30 -
【台灣犯罪事件簿】犯下多起綁架與警方槍戰玩躲貓貓 「惡龍」張錫銘竟因網路遊戲落網
2023-11-29 -
向郝院長要「巨蛋」 台北大巨蛋圓夢 棒球迷見證經典時刻!
2023-11-28 -
連貫台灣東部的生命線 1980年北迴鐵路通車
2023-11-28 -
未搜身、上手銬 年輕警員押送通緝犯遭刺枉死
2023-11-27 -
焚化爐上有旋轉餐廳! 回顧北投焚化爐轉變歷程
2023-11-24 -
狠心逆子林清岳 為奪家產弒親106刀震驚社會
2023-11-23 -
麥當勞曾差點進不來台灣? 回顧麥當勞來台歷程
2023-11-23 -
「旗津渡輪」25名少女拿命換的! 1973年高中六號翻覆事故
2023-11-22 -
1994年首屆台北市長選舉 千輛計程車史無前例支持黃大洲
2023-11-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