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動國際的白曉燕命案 創台灣司法史上最重大刑案
1997年4月14日,台灣發生一起司法史上重大的刑案,藝人白冰冰女兒白曉燕,遭三名綁匪陳進興、高天民與林春生綁架後撕票。這起震驚國際社會命案不僅因為白曉燕是白冰冰的女兒,嫌犯陳進興在逃亡期間不但殺害方保芳外科整形診所醫生、護士等人,還進入南非大使館武官卓懋祺上校住宅、挾持卓氏一家人,而引發國際媒體關注。
大案壓頂警政署長官位不保 媒體高度自律
由於白冰冰具高知名度,因此白曉燕案也格外受到社會的關注,但白曉燕遭綁架撕票案件遲遲未破案,同時引發多起重大刑事案件,不但讓當時的內政部長葉金鳳因隱匿案情公開道歉,連帶使得警政署長姚高橋因為大案壓頂而請辭。
至於向來競爭激烈的台灣新聞媒體,在白曉燕命案中卻顯得高度自律,嚴守「新聞道德」多家媒體雖然手中都掌握白案的相關訊息,新聞播出帶都已經剪接好了,但基於人質安全理由,在人命關天之下,均未處理這一則新聞,善盡保密的職責。
就在白曉燕被綁架14天之後,4月28日屍體被發現棄屍在於台北縣泰山鄉(今新北市泰山區)的中港大排,白曉燕綁匪被撕票後,警方在全國全面追緝在逃嫌犯陳進興、林春生、高天民3人也開始逃亡。
林春生和高天民槍戰身亡 陳進興槍下伏法
三人逃亡期間還發發生「五常街槍戰」,導致警員曹立民中彈殉職、黃慶財負傷。由於民眾檢舉在台北市五常街附近發現林春生和高天民,警方與林春生和高天民分持手槍和烏茲衝鋒槍拒捕與警方進行槍戰,隨後林春生中槍身亡,此次行動也創下警方,出動最多警力、第一次出動維安特勤隊,更是臺灣的電視台第一次現場直播槍戰場面;隨後警方接獲線報發現前往風月場所消費的高天民,隨即前往圍捕同時發生槍戰,高天民無路可逃之下舉槍自盡。
三名綁匪中二人在警方圍捕下死亡,最後落網的陳進興,經由DNA的比對,證實在逃亡期間陸續犯下超過數十起的性侵害案件,受害者之年齡分佈上至60歲、下僅13歲,最後由最高法院判處陳進興三個死刑確定,並於1999年10月6日,奉當年法務部部長葉金鳳批准,陳進興於土城看守所槍決伏法,結束這起震驚國際社會的重大司法案件。
白冰冰女兒遭綁架13天警方呼籲全力追查白曉燕下落
1997-04-26/民生報/41版/白冰冰女兒被綁架案特別報導1
(記者曾一定、吳啟綜、陳大鵬/報導)知名藝人白冰冰的女兒白曉燕十四日遭綁票,經過警方十三天來不眠不休的全力偵辦,並全力追查白曉燕的下落未果。刑事警察局長楊子敬凌晨一時五十五分許宣布,全面通緝林春生、陳進興兩在逃嫌犯。
楊子敬指出為搶救肉票,不得不作此宣布。他並呼籲全台民眾,幫忙警方協助追查在逃嫌犯,同時切勿藏匿嫌犯及肉票白曉燕。
白冰冰在獲悉警方發布通緝專刊之後,委託民生報記者質問楊子敬:「肉票打算如何處理?」
在經歷十餘天的痛苦煎熬,期待女兒早日平安歸來母親懷抱的心情之後,白冰冰驟聞警方的決定,非常的激動,對心愛女兒的安危憂心如焚。
昨天晚間八時許,警方全面展開追緝歹徒行動,於台北縣三重市逮捕一嫌吳X培,在桃園縣巨蛋球場逮捕另一嫌犯林致安。據指出,林X安是在拿贖款時被捕。(下略)
人命關天 媒體不敢先「發」制人早已掌握狀況 展開「諜對諜」日夜新聞戰 惟顧及肉票 均未報導
1997-04-26/民生報/44版/白冰冰女兒被綁架案特別報導4
(記者尚孝芬、歐銀釧、郭志成/報導)TVBS新聞部在白曉燕案發當天就已經掌握這一則新聞,同時,社會組組長葛樹人也在第一時間前往新莊分局參加專案會議,並以友人的身分進入白宅與白冰冰會晤,但是,基於人質安全理由,並未處理這一則新聞。
TVBS新聞部總監吳戈卿表示,這是一個最基本的人道精神,也應該是專業素養的一環,在人質的狀況未明的情況下,媒體應該善盡保密的職責,人命關天,相信觀眾會體諒他們的做法的。
而在超視、友聯U2這兩個新聞頻道,也是同樣的情形,兩個新聞部幾乎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狀況,但是為了便利警方辦案,同時不造成過度的驚擾,在掌握了所有的狀況、甚至新聞播出帶都已經剪接好了之後,仍然按兵不動。
超視新聞部經理葉樹姍表示,雖然有部分的平面媒體,未能同樣體恤家屬與警方辦案的困難,搶發這一則新聞,但是超視不願意跟著這樣做,因為這已經違反了新聞的基本倫常,不過,葉樹姍也強調,只要事件已經到了可以公開的地步,超視會做第一手的報導。(下略)
最新文章
-
激勵人心的逆轉勝 打敗南韓的中鋒哈孝遠|1998年的亞青盃
2025-04-11 -
女業務遭「活燒」命喪山區 買車客戶竟是殺人魔
2025-04-11 -
民眾朝聖「最後一餐」來來豆漿店因尹清楓命案意外走紅
2025-04-11 -
撼動國際的白曉燕命案 創台灣司法史上最重大刑案
2025-04-10 -
「早上一杯,晚上發威」 高凌風昔日代言「火鳥咖啡」驗出壯陽藥
2025-04-10 -
20多年前性侵幼女賣片「大貓」權自立首位網路流氓 出獄後竟再犯案
2025-04-10 -
1961年雨彈來襲 豪雨成災台北馬路變汪洋
2025-04-10 -
股災不是第一次 那些資深股民才經歷過的回憶
2025-04-09 -
買木炭也要登記 當年台灣一項意想不到的「柔性實名制」
2025-04-09 -
被販嬰集團賣到澳洲 卡雅返台尋親轟動一時
2025-04-09 -
國安基金宣布第九度護盤、規模達5000億 歷史成效不俗 這次是否真能止跌回升?
2025-04-09 -
「矽盾」不是奇蹟!「護國神山」背後重要推手孫運璿與李國鼎
2025-04-09 -
台灣第一個籃球聯盟「中華職籃CBA」僅成立7年便解散
2025-04-08 -
2025大阪世博即將開幕!台灣55年前曾參展 女星擔任「一日館長」擠滿人潮
2025-04-08 -
一人一元救國防!1951年「一元獻機運動」全民捐款買戰機
2025-04-07 -
2011年「頭香哥」一夕爆紅 打響彰化南瑤宮知名度
2025-04-07 -
股市變變變! 1990年股票指數從萬二變二千
2025-04-07 -
不自由毋寧死!鄭南榕引火自焚 點燃言論自由的微光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