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淋的歷史傷口! 政府說他畏罪尋短 真相卻是...|陳文成命案
1981年7月3日,一名教授離奇陳屍在台大研究圖書館與綜合教室大樓之間的草坪上,當局說他是是跳樓自殺,但是在勘驗遺體的過程中有許多不正常的地方,事件轟動海內外,為改變台灣歷史的重大事件之一。
陳文成出生的時代就是「白色恐怖時代」。他自小學業表現優良,大學聯考時,以榜眼之姿考進台大數學系,之後還赴美深造,並任教於卡內基美隆大學,是個前途無量的統計學家。人雖身在國外,但心仍關心台灣政治發展,捐助《美麗島雜誌》,但也埋下日後殉難之因。
1981年,陳文成帶著妻兒回到台灣探望親人,此時的他早已被校園間諜盯上。7月2日警總人員持約談傳票,從家裡帶走了陳文成,之後便毫無音訊,隔天清晨被人發現陳屍在台大研究生圖書館旁的空地。
檢察官與法醫初步相驗的結果是,陳文成的背部有傷而且肋骨折斷,身前遭到重擊,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是墜樓,但究竟是自殺,還是他殺?至今未解。美國法醫魏契特別前來驗屍,也推測是否陳文成是迷昏後被殺害的?但因為沒有遭掩鼻悶嘴所導致的口腔黏膜瘀血證據,所以無法斷定陳文成是遭人以麻醉藥迷昏,解剖時也未就乙醚、麻醉藥物進行化驗,以致喪失判斷死因的良機。最後魏契在1985年出刊的《美國法醫暨病理期刊》中寫到,陳文成應該是在神志不情的情況下,被人至樓上拋下。
事件爆發後隨即震驚國內外,引起社會各界對於戒嚴體制不滿,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下,他的死成了眾人皆知,卻破不了的命案。
台大發生離奇命案 歸國學人陳屍校園陳文成背部肋骨折斷似遭重擊 皮帶扣在胸前面死因頗費猜疑
1981-07-04/聯合報/03版/
【台北訊】羅斯福路國立台灣大學校園內昨天發生離奇命案。三十一歲的留美學人陳文成,陳屍在台大研究圖書館與綜合教室大樓之間的草坪上,檢察官初步檢視,發現他的背部有傷而且肋骨折斷。確實的致命原因要等法醫下週一解剖屍體後才能確定。
警方調查,陳文成於今年五月廿日從美國返台。他原來在美國匹茲堡大學任教。
陳文成已婚,警方說他住在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二三巷他的岳父家。經本報記者查證,羅斯福路三段並無二三巷,隨後,警方又查出陳文成的戶籍設在忠孝東路四段二一六巷。
台北地檢處檢察官陳春男與法醫高坤玉,昨天上午到場相驗。初步的相驗結果是、陳文成背部有一處擦傷,此外無其他明顯外傷。但是用手觸摸之後,發現死者右後背的肋骨已經折斷,似乎遭到重擊。
另外,死者上身穿香港衫,下著西褲,但是皮帶扣在胸前的香港衫外面。警方覺得奇怪。
死者身高一百六十八公分,中等身材,雙腳都沒穿襪子,左腳套著一隻皮鞋,右腳的鞋則脫落在現場.檢察官已指示警方與死者家屬聯繫。
昨天早晨六時許,在台大校園內晨跑的一位老太太發現陳文成屍體,她立刻打電話通知校警。台北市警羅斯福路派出所警員邱錦中據報趕到現場,發現陳文成躺在研究圖書館後面小水溝旁草地的一堆碎玻璃上,屍身已僵硬。邱錦中立刻報告分局,派員封鎖現場。
死者躺在台大綜合教室大樓臨時搭建的竹籬笆外。綜合教室大樓現正用作今年度大學入學考試三民主義、國文及英文三科的閱卷處。
古亭分局昨天說,陳文成是跳樓自殺。但是台大的校警表示,研究圖書館大樓巳經上鎖,外人不可能爬到樓頂,最多只能由樓側的太平梯往下跳。陳文成陳屍在太平梯右側約兩公尺處、如由太平梯跳下來,應該不會摔得那麼遠。
【台北訊】在台大校園離奇死亡的陳文成是美國匹茨堡卡內基美倫大學教授。他的二哥陳文隆昨晚表示,陳文成今年五月廿日回國探親,原定七月一日返美主持一個大規模的研究工作,不可能自殺。
陳文成的太太陳素貞表示,他的丈夫前天早晨八時三十分離家後就一直沒有回來。昨天下午她外出找過一遍,回來後卻接到警方通知她丈夫已死亡。出事前陳文成一家人住在台北市羅斯福路的岳家。
陳文隆說,他們家一共有五兄弟及三姊妹,陳文成是排行第四。他自國立台灣大學數學系畢業後赴美國密歇根大學深造,獲得統計學博士學位,一直任教於匹茨堡卡內基美倫大學這次回來一方面是親省,主要還是為獨子陳翰傑過周歲生日。
六月三十日,陳文成與陳素貞還在父親家與親人一同慶祝兒子生日,沒想到這竟是陳文隆見他四弟的最後一天。
陳文成的太太陳素貞昨天接到惡耗後仍鎮靜的忙進忙出,她與陳文成結婚已有五年,兩人是台大數學系同學,在台訂婚後一同赴美,結婚後感情一直很好。
陳文隆說,陳文成沒有按照預訂的日期飛返美國,據說是出境手續上未辦妥。陳文隆絕不相信他弟弟會自殺。
目前陳文隆希望安排陳素貞回中和市夫家去住,其餘的事情就只有等警方下星期一解剖報告出來後再說了。
*本影片由異色檔案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最新文章
-
20多年前性侵幼女賣片「大貓」權自立首位網路流氓 出獄後竟再犯案
2025-04-10 -
1961年雨彈來襲 豪雨成災台北馬路變汪洋
2025-04-10 -
股災不是第一次 那些資深股民才經歷過的回憶
2025-04-09 -
買木炭也要登記 當年台灣一項意想不到的「柔性實名制」
2025-04-09 -
被販嬰集團賣到澳洲 卡雅返台尋親轟動一時
2025-04-09 -
國安基金宣布第九度護盤、規模達5000億 歷史成效不俗 這次是否真能止跌回升?
2025-04-09 -
「矽盾」不是奇蹟!「護國神山」背後重要推手孫運璿與李國鼎
2025-04-09 -
台灣第一個籃球聯盟「中華職籃CBA」僅成立7年便解散
2025-04-08 -
2025大阪世博即將開幕!台灣55年前曾參展 女星擔任「一日館長」擠滿人潮
2025-04-08 -
一人一元救國防!1951年「一元獻機運動」全民捐款買戰機
2025-04-07 -
2011年「頭香哥」一夕爆紅 打響彰化南瑤宮知名度
2025-04-07 -
股市變變變! 1990年股票指數從萬二變二千
2025-04-07 -
不自由毋寧死!鄭南榕引火自焚 點燃言論自由的微光
2025-04-07 -
加入WTO米酒價格狂飆 黑心商人趁機釀假酒害死人
2025-04-06 -
老照片回顧清明節習俗:掃墓、出外踏青、放風箏由來在這!
2025-04-04 -
1990年引發兩岸轟動的「閩平漁事件」 兩起偷渡命案造成46死
2025-04-04 -
全台最大祭祖!新屋「葉五美公祠」近萬子孫齊聚
2025-04-03 -
一場弊案閒置近20年...林內焚化爐成「蚊子焚化爐」力拚轉型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