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分靠打拚!1972年台北大橋下的橋頭工

2022-12-23 13:36 報時光

台北橋下的人力市場。圖/聯合報資料照(1972/01/08 高鍵助攝影)
台北橋下的人力市場。圖/聯合報資料照(1972/01/08 高鍵助攝影)

約莫從日據時代開始,天光才露出魚肚白,台北市延平北路的台北大橋下的人力市場,就開始熱絡聚集一批批零工、攤販商家、趕早市做生意。若說台北橋下是人力挑夫的集散地,一點也不為過。

這些「橋頭工」由於大部份是來自中、南部的人口,沒有一技專長,純粹靠力氣做著勞力工作,賺取每天生活開銷以維持家庭生計。橋下避雨的空間就是他們等待上工前暫時歇腳之處,一天又一天,幾百個人就在這邊等著受雇,大家來來去去有工作就做,沒有什麼好挑剔的。

通常來說,當時50年前台灣的景氣不錯,最大的僱主還是產業火車頭的營造業建築商為主要工作場所,經常為建築案場找尋臨時工。天氣好的時候雇主與受雇者很容易媒合需求,工資約莫100元上下,若是有嫻熟的技術工資可以領取更好。倘若遇到陰雨天工作機會相對減少,但也只能碰碰運氣,遇到過去曾經合作的雇主,就有機會變成長期班底優先被挑選上工。

1991年導演邱銘誠拍攝的國片電影《黃袍加身》就是以台北大橋下為故事背景。由孫亞東、葉全真、霍正奇等人領銜主演,劇本情節在述說一群生長在南部的年輕人,懷抱著夢想前往大千世界的台北打天下,面臨現實環境的種種挫折,只好聚居在台北橋下成為打零工的散工,憑藉著認真努力打拼,期待有一天能黃袍加身翻轉命運。

台北大橋下 有人力市場

1972-01-17/聯合報/06版/

(本報訊)在寒風細雨的凌晨五點多鐘,台北市延平北路的台北大橋下,陸續不斷的有人騎著腳踏車來,他們放好車子,脫下雨衣,三五成群的站在橋底下聊起來,聽他們的口音,大部份是來自南部的本省人,年齡都在三四十歲左右。

到了六點多,大橋底下人越聚越多,賣早點,賣檳榔的人也來了,甚至於在腳踏車後座放一個磁碗四個骰子,專門和人家賭香煙的也來了。他們都是趕早市,希望在北市聞名的「人力市場」做一點生意。

台北大橋下的人力市場,始自何時,沒有人知道,據當地的人說,在日據時代,就有人在北市的台北大橋附近,等著被人僱用做零工,他們被稱為「橋頭工」,到了台北大橋擴建完工後,他們就在面積有四五十坪大的橋底下聚集,因為那地方雖然擋不了風,卻遮得住雨,而且集中在一起,等候被僱和僱人的都方便。

「橋頭工」大部份無一技之長,他們是靠力氣賺錢,只要賣力氣的工作,什麼都做,一天的工錢,好的是一百元,差的八九十元,但有一部份會做攪拌水泥工作,價錢就比較高,一天一百五六十元。

這些工人,大部份來自中南部,他們想到容易賺錢的都市裡闖碼頭,可是人地生疏,找工作不容易,只好做「橋頭工」混日子,有的還拖家帶眷,在三重市或是大橋附近,租間違章建築房子,但也有人遠在新莊、樹林、蘆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趕到大橋頭來碰機會有時候站到上午九時許,還碰不到僱主。

「橋頭工」雖然什麼工都做,但最大的僱主還是建築商,所以他們很懷念兩年多以前的好日子,那時候是房地產黃金時代,他們不分晴雨幾乎天天有工作做,有時候還得漏夜加班!

「橋頭工」也有老主顧,所以他們幾百人在那地方等工作,卻從沒有發生過什麼爭執,因為熟的工頭來找工作,都是挑過去曾經僱過肯賣力的人,如果有新工頭來,他和誰先談好,就先請誰,因此,國民黨台北市黨部雖然替他們準備了一批長椅子,但他們都沒有辦法坐,因為他們需要走來走去,才容易碰到僱主,倒是市黨部每天為他們燒得一桶熱開水,使他們喝了暖在心裡。

時光匆匆,你曾經和誰一起走過那段時光?「特別日訂製書」獨家收藏珍貴歷史報紙,根據你所指定的日期,原貌重現當天的《聯合報》報紙版面,為你珍藏這些寶貴的青春回憶。

立即訂做你的報紙書:https://bmai.app/5jqgzd

報時光獨家「特別日訂製書」,70年前的報紙也能原貌重現,珍藏台灣發展軌跡。
報時光獨家「特別日訂製書」,70年前的報紙也能原貌重現,珍藏台灣發展軌跡。

最新文章

高雄縣長蔡明耀慰問王曉民及其家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4/09/29  呂...

中山女高少女遭撞成活屍 王曉民臥床47年成台灣活最久的植物人

2025-03-1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同志主題書店晶晶書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1/17...

90年代同志文化突破!首家同志主題書店「晶晶書庫」創立

2025-03-16
全省最大的土地公廟屏東車城福安宮,昨天熱鬧慶祝土地公生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

全台規模最大的土地公廟─屏東縣車城福安宮

2025-03-15
黃兆能出殯路線經過苗栗縣議長陳添松住處前,由八家將跳陣招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苗栗前議長捲入命案 綁匪竟死在議長家中 離奇案件至今疑點重重

2025-03-14
東京著衣七年級生創辦人夫婦董事長鄭景太(右)品牌總監周品均對談。圖/聯合報系資料...

攜手10年拼出20億 「東京著衣」創辦人卻從神仙眷侶走向對立拆夥

2025-03-14
圓山隧道交通堵塞問題嚴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10/14  洪克紀攝影...

台北最早公路隧道成通勤惡夢!圓山隧道遭戲稱「圓山八卦陣」

2025-03-13
衛生署宣布新藥「威而鋼」獲准在台上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12/31 ...

重振男性雄風的「藍色小藥丸」 威而鋼當年未上市先轟動

2025-03-13
吃吃樂,惡魔島餐廳把牢獄陳設搬到餐廳顧客在一間間牢籠內用餐挺新鮮的。 圖/聯合報...

牢飯也能飄香!藝人吳宗憲開設的「惡魔島」餐廳曾有多家分店

2025-03-13
來源:聯合報-A3 焦點(2012/04/19)

台灣之光陳偉殷正式退役!首位日職轉戰大聯盟球員結束20年傳奇生涯

2025-03-12
楊振寧(右)與夫人翁帆(左)昨晚飛抵台灣後,直接到飯店休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前諾貝爾獎得主82歲娶28歲小嬌妻 楊振寧與翁帆的忘年戀

2025-03-12
來源:聯合報-A14 社會(2007/12/28)

2007年台北車站驚傳憾事 北一女實習老師女廁內上吊身亡

2025-03-12
19公尺高的千里眼大將軍雕像,是安南區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的新地標。圖/聯合報系資料...

全台最大千里眼與順風耳!19公尺高矗立台南鹿耳門聖母廟

2025-03-12
未成年少年利用香菸自助販賣機,未經認證便可輕鬆取得香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

80年代購菸方式有這種! 當年「香菸」販賣機的身影

2025-03-11
台北市逸仙公園,又名國父史蹟紀念館,西靠台北車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

孫中山逝世百年 曾吃過的高級料亭「梅屋敷」成赴台唯一紀念遺址

2025-03-11
羅福助(左)與羅明才(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11/09  吳景騰攝...

籌組天道盟當上立委? 「大貓」羅福助遭通緝傳已逃往中國

2025-03-11
在部隊服役的士兵林金斌今年三月逾假未歸,前天被環島旅行的大學生楊元慶發現陳屍於雲...

【讀者投稿】在地人也不知道的神祕學校!雲林「益新工商」荒廢多年 樓梯間曾驚見男屍

2025-03-11
石碇雙浮屍命案現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9/08/20 本報記者攝影)

1999年石碇籠屍命案 父女屍體緊抱真相令人毛骨悚然

2025-03-10
汐止鎮長廖學廣,昨天向士林分檢署遞狀,聲請主任檢察官王安明迴避。圖/聯合報系資料...

廖學廣自創「鎮長稅」惹議!向建商徵收2.4億最終官司纏身

2025-03-10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