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大貓熊「團團」從熊貓外交爭議到動物園大明星

2024-05-26 10:30 聯合報 新聞時光機/ 記者張天妮

大貓熊團團在動物園展示場吃竹子,憨態可掬。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大貓熊團團在動物園展示場吃竹子,憨態可掬。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大貓熊團團與圓圓,不僅是保育類動物,也是中國大陸的國寶,2008年搭專機來台,也被視為兩岸和解的象徵,如今團團因病過世,對照兩岸再陷緊張,令人不勝唏噓。本篇文章將回顧這對大貓熊來台的前世今生,重溫當年轟動兩岸的貓熊熱潮。

更多新聞時光機的故事,請見聯合報數位版

https://vip.udn.com/vip/cate/121155/122860?from=udntime

現代貓熊外交 宋美齡、藹齡開的頭

中國把貓熊當作國際禮物,歷史上可溯至西元685年。唐朝女皇武則天送了2頭貓熊給日本天武天皇。中華民國政府也曾在1941年,也就是抗日戰爭時,由宋美齡、宋藹齡代表贈送一對大貓熊給美國,此為現代「貓熊外交」之濫觴。

中共的貓熊外交,則可追至1957年,毛澤東贈送蘇聯一隻貓熊平平,慶祝俄國共產革命40周年,後再送了一隻安安作伴。諷刺的是,毛澤東送上「平安」的用意,卻是希望老大哥能支援發展核武。

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先後將廿隻貓熊或贈送或租借給日、法、英、德及西班牙等9個國家。這些政治性的贈送,逐步塑造出貓熊在國際上作為中國和平大使的形象,台灣的「貓熊熱」也隨之而起。

早在30多年前 台灣人就曾瘋過貓熊

1980年代,台灣省立博物館二樓有一頭外形逼真的「貓熊」標本,是由常常為動物園及博物館製作標本的夏元瑜所製。聯合報1987年12月報導,台南一家私人動物園宣稱擁有一頭吃竹葉的黑白熊,夏元瑜至該動物園實地觀察,初步鑑定園方展出的應是貓熊,這場鬧劇甚至驚動台南地檢署。來台訪問的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會長夏勒看過照片後斷定,「黑白熊」絕非貓熊,該事件最終被認定是動物園的一次宣傳活動。

1987.12.27聯合報3版「黑白熊之謎有了初步答案 老蓋仙觀察異獸說是貓熊」。
1987.12.27聯合報3版「黑白熊之謎有了初步答案 老蓋仙觀察異獸說是貓熊」。

有趣的是,因此事件緣故,造成台灣當時首次的全民討論是「貓熊」還是「熊貓」。1990年,新聞局正名,將其統一稱為「熊貓」;而農委會則認為這是「外行指導內行」,繼續堅持叫「貓熊」。

「假貓熊」展出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台灣社會對貓熊的欲望和好奇心。

貓熊僅黑白兩色 卻跳不出政治染缸

2005年4月底,當時的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連戰到大陸展開為期8天的「和平之旅」。聯合報2005年5月3日報導,連戰回到台灣當天,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宣布將贈送給台灣兩隻貓熊,不僅給足了連戰面子,對台灣人釋出善意,更巧妙地將當時的陳水扁政府逼進了外交牆角。

2005.04.27聯合報5版「連胡會 見面禮 胡錦濤要送熊貓給台灣」。
2005.04.27聯合報5版「連胡會 見面禮 胡錦濤要送熊貓給台灣」。

「貓熊是個陷阱,就像特洛伊木馬一樣」,當時的立委黃適卓這樣告訴外媒。不顧綠營潑冷水,聯合報2006年1月報導,中共國台辦宣布已遴選出兩隻要送給台灣的貓熊,分別是1歲5個月的「雄性19號小乖乖」跟「雌性16號黃毛丫頭」。

中共林業局發言人表示,牠們是最優選的貓熊。中共官員強調,只要台灣當局今天同意,大陸明天就送去,「希望台灣別把這對貓熊的美好青春給耽誤了」。

2006.01.07聯合報頭版「就是這對 入選來台」。
2006.01.07聯合報頭版「就是這對 入選來台」。

那年除夕,小乖乖與黃毛丫頭是在四川過的年,中共也不放棄操作這個話題,邀集1.3億名觀眾,在春晚舉辦「大陸同胞向台灣同胞贈送大貓熊」投票,最終選出團團與圓圓這兩個寓意「兩岸一家親」的名字。

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批評扁政府把什麼都染成政治色彩。他說,套句前立委洪文棟說過的話,貓熊雖然不是「傑出人士」,但至少是「傑出動物」,而且至少不會是「共產黨員」。

扁擋關、馬放行 團圓終於能來台

2006年4月,陳水扁政府拒絕了貓熊來台。當時農委會成立貓熊專案審查小組,以野生動物保育教育計畫不夠具體、飼養設備及醫療照護缺失等專業理由,駁回申請。

直到馬英九2008年3月當選中華民國總統,一切才又露出曙光。馬在當選第二天的記者會積極表態「歡迎貓熊到台灣居住」,時任台北市長郝龍斌隔天也首度對外公開花了3億元建造的新光「貓熊館」。

政治力讓貓熊無法成行,也是政治力,讓貓熊又能來台了。

團團、圓圓2008年底運抵四川成都機場,準備進入長榮專機前往台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團團、圓圓2008年底運抵四川成都機場,準備進入長榮專機前往台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動物個體、保育議題、國際公約、國家法律規定、政府主管機關人事等皆相同的情況下,審查小組核准由台北市立動物園提出的申請案,團團、圓圓也於同年年底抵台。自1988年開始,台灣公、私動物園向農委會五度提出的貓熊輸入申請案,到了2008年總算成功。

那年團團跟圓圓也已經4歲了。

4歲的大貓熊,換算成人類的歲數,大約17歲左右。經過1326天的等待,團團、圓圓終在2008年12月23日從千里之外的四川雅安的碧峰峽基地,搭乘長榮專機來台、警車開道,前往牠倆未來的新家台北市立動物園。

天生當明星的料 在圍觀下能吃能睡

兩位嬌客連著好幾天都占據了報紙頭版,從第一口台菜——台製的窩窩頭開始,台灣人巨細靡遺地關心著團團、圓圓的日常生活,舉凡吃了幾斤竹子、喝了多少水、上了幾次廁所等瑣碎資訊都能在報上讀到。

團團、圓圓2008年12月23日當天進入檢疫室後,只經過30分鐘的適應期就「吃起來了」。園方備好了9.7公斤的台灣箭竹、3.5公斤水竹及30公斤黑竹,另外還吃了窩窩頭、紅蘿蔔和蘋果。團團這個「大胃王」,吃了一大堆的紅蘿蔔、蘋果及窩窩頭,比圓圓幾乎多了一倍。

2008.12.24聯合報頭版「團團搶吃第一口台菜」。
2008.12.24聯合報頭版「團團搶吃第一口台菜」。

聯合報2009年1月26日報導,大年初一,上午8時30分開園時間一到,動物園馬上陷入一片瘋狂,貓熊館散發超強吸引力,民眾紛紛湧入,排隊的人龍一度長達將近300公尺,擠進貓熊館的小朋友不少人頭戴貓熊頭套,眼睛盯著貓熊不放,嘴裡直喊「團團好可愛、圓圓看這邊」,大人則是相機閃光燈閃個不停,腳卻定住不動。

團團圓圓初亮相那天,動物園排隊的人龍一度長達2、3百公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團團圓圓初亮相那天,動物園排隊的人龍一度長達2、3百公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團團、圓圓或許是天生的動物明星,當時大量的遊客並未讓牠們不自在,當天進到展示場後,就開始啃竹子,甚至還好動地小跑步一陣子,引起一片驚呼;午睡起床後還上演摔角戲碼。

人們觀察,當時4歲的團團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紅蘿蔔,吃東西的空檔愛舔舌頭,躺著睡覺的時候還會把一隻前腳放在眼睛上。

貓熊都是黑白,一般人難以分辨團圓,媒體也特別刊載教戰守則:認識團團、圓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牠們的黑眼圈。小胖妞圓圓的黑眼圈很大,而且呈長方形,團團的黑眼圈就小了些。

2009.01.27聯合報3版「排2小時看10秒 眼角拚命瞄」。
2009.01.27聯合報3版「排2小時看10秒 眼角拚命瞄」。

洞房教不會 兩寶都靠人工取精

兩隻貓熊在台北安頓下來後,人們開始為牠們煩惱下一代,團團早在臥龍基地時期,尚未性成熟之時,就被逼著為往後「提槍上陣」備戰。人員會用食物訓練牠人立起來,以加強牠的後肢力道,讓「熊風」能更持久,能更提高圓圓的受孕機會。

來台之後,北市動物園也是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拿出錄影帶這個祕密武器,讓團團、圓圓從「A片」中,觀賞其他貓熊的親熱紀錄片,好及早生下小團團或小圓圓來。

每一次的貓熊洞房都引起全國關注,當時6歲半的團團技巧還不純熟,會咬得圓圓太痛,管理員為避免兩隻貓熊打架,常常進行到一半,就得用蘋果吸引團團轉移注意力,以免場面太難堪。

無奈種種嘗試都落空,為了怕錯過貓熊難得的發情期,園方最終仍用了麻醉取精方式,替圓圓人工注射,直等到2013年才有了圓仔,與2020出生的圓寶(圓仔妹)。

2011.02.12聯合報B2「團團開竅了 技巧差 圓圓不領情」。
2011.02.12聯合報B2「團團開竅了 技巧差 圓圓不領情」。

團圓來台灣見客短短54天,創下50萬參觀人次,首年便累積了360萬參觀人次,台灣的貓熊熱在圓仔出生後達到最高峰,圓仔首度見客那天,動物園遊客達近7萬人次,創下十年來最高單日入園人數。

團團個性乖巧、憨厚,每天就是開開心心地吃飯、休息、玩耍,但也因為吃太多,動物園團隊曾試圖將鼓勵團團每天做3下仰臥起坐、多爬樹。團團還曾因為太貪吃,2018年左上犬齒斷裂,成為全球第一隻戴牙套的貓熊。

團團是全球第一隻戴牙套的貓熊。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團團是全球第一隻戴牙套的貓熊。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18歲腦病變 兩岸專家攜手續命

團團的生日在9月1日,每年園方都會準備特製的蛋糕,今年是哈密瓜和奇異果口味,團團好像還是比較喜歡竹子,沒想到才剛吃完生日蛋糕,照養團隊注意到牠走路不穩,查看監視器畫面,原來團團在8月底開始出現癲癇症狀。

團團今年9月過最後一個生日,獨享特製的水果冰蛋糕。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團團今年9月過最後一個生日,獨享特製的水果冰蛋糕。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台北市立動物園9月公布團團到台大醫院接受腦部MRI檢測的照片,讓人心頭一跳,當年那隻憨態十足的貓熊,竟也已經18歲了。

距大陸贈台貓熊已過14年,仍引起許多大陸民眾關心。不少大陸網友祝福團團早日康復、身體健康,也有若干網友希望團團能回到中國大陸。

2022.11.03聯合報6版「有進食,沒想像中糟 陸專家探團團 暫無策略」。
2022.11.03聯合報6版「有進食,沒想像中糟 陸專家探團團 暫無策略」。

11月1日,在兩岸關係明顯緊張的情況下,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派來兩位專家吳虹林及魏明探視團團,兩人看過都認為「團團有進食,沒有想像中糟」,兩位專家待了7天,與醫療團隊討論繼續採舒緩醫療方式便返回大陸。

團團在睡夢中離開 痛痛飛走了

11月19日,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團團凌晨癲癇三度發作,施打藥物也不能緩解,醫療照管團隊根據CT及生理指數研判,團團即使甦醒,也難再有品質地自主生活,決定讓團團在麻醉中沉睡、不再繼續痛苦。

團團進行CT斷層掃描。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團團進行CT斷層掃描。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2022年11月19日下午13時48分,團團心跳停止,享年18歲。

人工飼養的貓熊平均壽命約30歲,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工飼養貓熊「新星」活了38歲,團團就是新星的孫子。團團還有一個雙胞胎弟弟「美靈」,現正在大陸江西南昌動物園享晚年。

在宣布團團離世的記者會上,照養人員強忍著淚水說,「牠就是很乖、很乖的小孩」。

團團來台14年,受到悉心照料、生了圓仔跟圓寶,也是大人小孩走訪台北市立動物園必看的動物明星,對看著貓熊一家長大的台灣民眾來說,14年真的太短暫,18歲真的還太年輕了。

團團圓滾滾的身影,牽動著台灣人的一顰一笑。乖小孩團團再見,謝謝你陪台灣人創造了最好的青春回憶。

團團一歲多時(右)與圓圓玩耍、吃竹子的模樣。中新社
團團一歲多時(右)與圓圓玩耍、吃竹子的模樣。中新社

最新文章

一首「交大無帥哥」的網路歌曲,使聯合新聞網遭池魚之殃;駭客入侵網站抗議歌曲內容影...

女學生交不到男友 出歌嗆:「交大男生多的跟野狗一樣」|2000年「交大無帥哥」風波

2024-06-17
台北市市長高玉樹之子高成器、其女友吳純純的遺體,存放在市立殯儀館裡的至樂廳,市立...

市長之子相約未婚妻殉情? 「來生也要在一起」當年冥婚驚動全台|高成器吳純純殉情案

2024-06-14
為慶祝我國第一屆警察節,警政署舉辦警民聯誼週活動,會中女警隊裝備展示情景。圖/聯...

警察節怎麼來的? 1979年第一屆警察節回顧

2024-06-14
聯合晚報創刊獲得廣大讀者喜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2/22  紀國章...

時代的眼淚!台灣最後的晚報《聯合晚報》 發行32年不敵數位時代停刊

2024-06-14
台北市中華路台北性病外科中心醫師彭玉戈,被人發現倒斃在他所開設的診所內。圖為台北...

中華商場密醫身中十八刀 一張「假名片」揭開命案神祕女郎|1972年彭玉戈命案

2024-06-11
麻豆鱷魚王邱錫河的表演是該園一絕,他讓猛禽也變成可愛動物,拉近遊客與動物之間的距...

昔日麻豆鱷魚王明星「小河」 從遊客寵兒到移居中國命運多舛

2024-06-09
玉井鄉芒果進入盛產期,玉井鄉青果市場有各式各樣的芒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

年產量達一萬公噸!台南「玉井」芒果的故鄉

2024-06-07
台北市士林文林苑不願參加都更案的王家,將面臨市府強制拆除,昨天晚間聚集百餘名群眾...

政府強拆房屋兩年後王家和解! 2012年轟動的文林苑都更案

2024-06-07
台北市北投洲美屈原宮為參加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的龍舟舉辦點睛儀式並在基隆河大佳河濱...

全台唯一供奉屈原廟宇 北投洲美里「屈原宮」神蹟驚人香火鼎盛

2024-06-06
全球市占率排名第四的超微(SuperMicro)伺服器,總經理梁見後表示,今年將...

沒有富爸媽、「美超微」金融海嘯前上市!梁見後的創業奮鬥史更立志

2024-06-05
台北市長郝龍斌(左)頒發台北牛肉麵節紅燒組第二名獎項給「良品牛肉麵」老闆陳家紘(...

2005年馬英九開辦「台北牛肉麵節」 效仿日本拉麵讓牛肉麵走向國際

2024-06-05
行天宮前地下道出入口命相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1/07/12  于志旭攝...

台北算命一條街 行天宮、龍山寺算命攤外國人也愛!

2024-06-04
圖說:聲援大陸學運的台北人士約七千人在中正紀念堂集合,許多人頭上綁著上書「血脈相...

兩岸學子為自由怒吼! 1989年台灣學生聲援大陸民主運動|六四天安門事件

2024-06-04
來源:經濟日報-12版企業產銷1 (1995/10/25)

越戰期間負責維修軍機、執行秘密任務!神祕的台灣「亞洲航空」

2024-06-03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謨(左)與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右)昨天共同宣佈,在成功的策...

時代的造浪者張忠謀與黃仁勳 忘年摯交英雄惜英雄

2024-06-03
加油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5/12/12 段雲生攝影)

改變加油站形象? 1973年全台首批女性加油員上線

2024-06-02
死者鄭淑惠屍體被埋在小公園內一顆棕櫚樹下,葬儀主社「土公」一鏟鏟開挖。圖/聯合報...

英文老師謀財殺害兩婦人 劫財埋屍命案靈異狀況不斷

2024-05-31
中國傘兵軍官鄭清廉上尉及寶島姑娘馮秀英小姐(中),十二日上午在屏東潮州空降場舉行...

喜從天降 !1959年英雄美人跳傘結婚 別出心裁外媒也來拍

2024-05-31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