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時髦休閒!咖啡店裡品嘗文學、音樂及咖啡香

2023-04-08 08:30 曾憲虹

地下咖啡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4-08-26 本報記者攝影)
地下咖啡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4-08-26 本報記者攝影)

據國際咖啡組織(ICO)調查,台灣人一年共喝掉約28.5億杯咖啡,平均每人每年喝掉200杯咖啡。據2021年統計,台灣咖啡豆進口額為2.07億美元,較2011年增加一倍以上,進口金額為全世界排名第28。2022年前9月累計金額已達2.1億美元,超過前一年全年進口金額,年增38.2%。

隨者台灣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逐漸地忙碌和緊張。60年代後半段,成都路上相鄰的《蜂大咖啡》與《南美咖啡》,屬於西門町老派人的舊日時髦。這兩家都是台灣專業咖啡的老字號,也是不同年份咖啡愛好者的必訪經典店家之一。

相隔不遠的武昌街也有一間見證台灣民主與文藝復興的聖地《明星咖啡館》,原為在臺俄羅斯人1949年開設,從上海霞飛路延續到台北武昌街,從此開啟了明星一甲子的璀璨歲月。後來因故轉為台灣人接手營運後的1960年代到1980年代,明星咖啡不單是作家,也是音樂家、廣告人、畫家的集合地,也成為臺灣文學作家寫作的場所,一些臺灣小說名著在此寫出,此棟建築現今列臺北市歷史建築。

而為了節省房租當年峨眉街的《野人咖啡屋》,就選在地下室開了一家純喫茶的咖啡館,希望提供上門消費的客人,藉著輕柔的音樂和咖啡來傳遞文學的意念,讓文學的氣氛來沖淡工商業社會留給人們的茫然之感。當年不少人相親也會選擇在咖啡廳安排雙方初次見面的地方。

純喫茶式咖啡館的崛起 傳統的喝茶習慣式微了

1967-09-04/經濟日報/06版/綜合

【本報記者周銘秀專訪】隨者台灣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逐漸地忙碌和緊張了。這顯示著一個以工商業為特質的社會正在形成。

這個社會使人們許多生活習慣發生變化,其中飲料習慣的改變,使我國五千年來的農業社會喝茶的傳統受到影響,在都市生活中退居於次要地位,而逐漸地式微,取而代之的正是些林立在台北市區內的純喫茶式的咖啡館。

當你走過成都路的時候,在那兒你可以聞到南美洲進口的咖啡飄來的香味,有許多人來來往往的在這裡進出著,他們在這裡喝一杯咖啡休憩一下心身;或者三兩友好談談彼此的心曲,雖然大家都生活在匆忙之中,但在這一杯咖啡的短暫時間中,他們都夠滿足了。

位於成都路最鬧區的南美咖啡,可以說是台北市一家最大的開放式的咖啡屋。據估計每天到「南美」去喝杯咖啡,休息一會的人,大概有六百人以上。他們以「六元」一杯的咖啡,鬆弛一下緊張而忙碌的生活,這種方式越來越為多數人所喜愛。也正因為如此「南美」經濟實惠的咖啡屋是經常客滿。同時,「南美」還精製若干種點心,如蛋糕、蛋塔等,兩元、三元一個,不但經濟省事,而且美味可口;更不用你左等右等把寶貴的時間耽誤了。

「南美」的王老板,以前在「南美」的原址開了一家樂園西點麵包公司,在一年多前,他常看到在西門町來來往往的行人,為生活奔波著,從他們的疲憊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是多麼希望能找個短時間休息一下的場所,那怕是五分鐘、十分鐘、一點熱飲,使他的精神得以恢復。於是王老板就將樂園西點麵包公司改為現在的「南美」咖啡館,顧客可以用很便宜的價錢,讓一杯熱騰騰的或冰涼的咖啡,沖淡自己倦怠的心神。開張以來,竟門庭若市。

此外,在台北的峨眉街前幾天又開了一家真正純喫茶的咖啡館,也許是由於新開,而且位置在地下,所以生意還不像南美咖啡館那樣鼎盛,他們第一天開張的時候,顧客只有三十多位,這家咖啡館的名字叫做「野人」,這是一個很別致,也有點刺激味道的名字,他們以「野人獻曝」的成語取義,他們則獻咖啡,消除人們在都市生活的緊張中的疲憊,而且希望藉著輕柔的音樂和咖啡來傳遞文學的意念,讓文學的氣氛來沖淡工商業社會留給人們的茫然之感。

「南美」和「野人」咖啡的咖啡均來自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巴西等國家,平均一包五十五元的咖啡可以沖四十杯以上,加上店裡的設備、人工、方糖等費用,他們每杯仍可以賺到三成和四成的利潤,咄嗟之間可以致富。

經濟的迅速發展,多數人再也沒有太多的時間,整天泡在農業社會特色之一的茶館中,或者是化更多的錢光顧那些:黃色的或黑色的,富有色情味道的咖啡館。在時間即是金錢的信念下,茶館已面臨被淘汰的命運,慢慢隨著匆忙的生活消失了。

當然,在台灣或在台北市依然有若干茶館存在。以台北市來說,中華商場一帶較多,尤其是「二樓」,由於人們的惰性,不易發展為商店地帶,於是在房租便宜的條件下,設立了幾家茶館,以四元一杯的清茶,讓你在那兒消磨老半天,有些顧客因為常去,和茶館的老闆混熟了,一杯茶泡淡了,伙計還會為他再重新泡上一杯,當然是免費招待的。

在台北市的這些鳳毛麟角的大陸風味的茶館,也有了新式的電視機,顧客們多半是一杯清茶在手,或一面觀賞電視;或聚集三兩友好,圍在一張桌上下象棋、玩橋牌、聊天或打羅宋。

茶館的顧客,最顯著的是五十歲以上的人居多,他們沒有做事,在茶館聊聊天,看看電視,百無聊賴的過日子,發洩滿肚子牢騷;談如煙往事,這些人中,有不少是將軍或當年政壇紅人。在清茶杯中回憶自己當年風雲事蹟。在這地方,你會覺得又回到了大陸典型的農村社會生活,除了回顧,還是回顧。但茶館的生意卻寥落異常。

在這種對照和比較之下,很明顯地可以發現純喫茶式的咖啡屋正取代茶室的存在,而像「南美」、「野人」這種開放式的咖啡,也將隨著台灣的經濟發展在各地出現了。

最新文章

號稱「台大十景」之一的作家林文月(左),昨天在中山大學圖資大樓展出手稿資料。詩人...

出六朝入廚房 典雅文學家林文月

2023-05-29
電腦紙牌遊戲接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7-11-14 陳牆攝影)

綠色回憶殺背景! 經典電腦遊戲「撲克牌接龍」

2023-05-27
彩虹公園旁的布蘭奇咖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1/01/09 林振義攝影)

搶在Starbucks之前! 1998年「布蘭奇咖啡」開啟的咖啡風潮

2023-05-25
手機品牌諾基亞(Nokia)為推出全新改款的3310新手機舉辦記者會。圖/聯合報...

回顧Nokia 3310:傳說中的摔不壞手機

2023-05-25
台大前公館街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9/12/15 許振輝攝影)

一晚賣300份! 日式牛肉飯速食在台灣崛起|1988年吉野家牛丼

2023-05-25
圖說:到處可見的汽水機所供應的飲料,其衛生及品質值得消費者及有關單位重視。日期:...

童年的寶藏:探訪那些令人難忘的自動販賣機驚喜

2023-05-24
圖說;中正盃龍舟錦標賽,廿一日在淡水河二號水門外圓滿閉幕,場邊小朋友一邊吃肉粽一...

粽子好好吃 回憶河濱公園舉行的划龍舟比賽

2023-05-24
冷門利器 賣冰真好賺,統一超商決定加碼投資,目前全台裝設3,000多台思樂冰機器...

口味求新求變!給你我難忘的暢快滋味 想念大口吸思樂冰的日子

2023-05-23
貢寮海洋音樂季昨天在強風中照常舉行,仍吸引四萬人參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

聽團仔不可錯過! 迎接夏天的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

2023-05-23
台北市南京東路海霸王餐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11/15 紀國章攝影)

從辦桌到加入吃到飽 「海霸王餐廳」首推出吃到飽只要199元

2023-05-23
台北市新公園內自動販賣機,提供多樣食品供大家選擇,有泡麵也有熱飲等。圖/聯合報系...

懷舊回憶:回顧80年代的自動販賣機文化

2023-05-23
台北市新公園內自動販賣機,提供多樣食品供大家選擇,有泡麵也有熱飲等。圖\聯合報系...

無人商店的革新者 自動販賣機賣汽水咖啡不稀奇 你見過賣「棉花糖」的嗎?

2023-05-23
飛壘口香糖/10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07/25 陳立凱攝影)

打棒球比賽吹泡泡 飛壘口香糖童年最愛

2023-05-23
遊戲橘子楓之谷遊戲上市,美少女卓文萱(中)與丸子二人組為遊戲代言。圖/聯合報系資...

封測就造成話題! 18年依然長紅的經典遊戲「楓之谷」

2023-05-22
鄉村獨有的風景的牽豬哥行業,在時代洪流衝擊下而走向歷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

鄉村獨有的特種行業 在時代洪流下沒落的牽豬哥

2023-05-22
駿馬探險隊四日於前往花蓮太魯閣冒險,圖為眾人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7/...

80年代最熱門營隊!「中橫健行隊」 徒步抵達太魯閣

2023-05-22
一般流動攤販仍充斥於校外、補習班附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2/11/12 ...

缺蛋危機?! 全盛時期30多家,如今消失的童年滋味:雞蛋冰

2023-05-19
圖說:西門町逛街、玩樂的青少年,手上拎著剛購買的訂製制服。日期:1988/10/...

懷舊時代的流行現場:回顧80年代改制服風潮的經典時刻

2023-05-1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