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時髦休閒!咖啡店裡品嘗文學、音樂及咖啡香
據國際咖啡組織(ICO)調查,台灣人一年共喝掉約28.5億杯咖啡,平均每人每年喝掉200杯咖啡。據2021年統計,台灣咖啡豆進口額為2.07億美元,較2011年增加一倍以上,進口金額為全世界排名第28。2022年前9月累計金額已達2.1億美元,超過前一年全年進口金額,年增38.2%。
隨者台灣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逐漸地忙碌和緊張。60年代後半段,成都路上相鄰的《蜂大咖啡》與《南美咖啡》,屬於西門町老派人的舊日時髦。這兩家都是台灣專業咖啡的老字號,也是不同年份咖啡愛好者的必訪經典店家之一。
相隔不遠的武昌街也有一間見證台灣民主與文藝復興的聖地《明星咖啡館》,原為在臺俄羅斯人1949年開設,從上海霞飛路延續到台北武昌街,從此開啟了明星一甲子的璀璨歲月。後來因故轉為台灣人接手營運後的1960年代到1980年代,明星咖啡不單是作家,也是音樂家、廣告人、畫家的集合地,也成為臺灣文學作家寫作的場所,一些臺灣小說名著在此寫出,此棟建築現今列臺北市歷史建築。
而為了節省房租當年峨眉街的《野人咖啡屋》,就選在地下室開了一家純喫茶的咖啡館,希望提供上門消費的客人,藉著輕柔的音樂和咖啡來傳遞文學的意念,讓文學的氣氛來沖淡工商業社會留給人們的茫然之感。當年不少人相親也會選擇在咖啡廳安排雙方初次見面的地方。
純喫茶式咖啡館的崛起 傳統的喝茶習慣式微了1967-09-04/經濟日報/06版/綜合
【本報記者周銘秀專訪】隨者台灣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逐漸地忙碌和緊張了。這顯示著一個以工商業為特質的社會正在形成。
這個社會使人們許多生活習慣發生變化,其中飲料習慣的改變,使我國五千年來的農業社會喝茶的傳統受到影響,在都市生活中退居於次要地位,而逐漸地式微,取而代之的正是些林立在台北市區內的純喫茶式的咖啡館。
當你走過成都路的時候,在那兒你可以聞到南美洲進口的咖啡飄來的香味,有許多人來來往往的在這裡進出著,他們在這裡喝一杯咖啡休憩一下心身;或者三兩友好談談彼此的心曲,雖然大家都生活在匆忙之中,但在這一杯咖啡的短暫時間中,他們都夠滿足了。
位於成都路最鬧區的南美咖啡,可以說是台北市一家最大的開放式的咖啡屋。據估計每天到「南美」去喝杯咖啡,休息一會的人,大概有六百人以上。他們以「六元」一杯的咖啡,鬆弛一下緊張而忙碌的生活,這種方式越來越為多數人所喜愛。也正因為如此「南美」經濟實惠的咖啡屋是經常客滿。同時,「南美」還精製若干種點心,如蛋糕、蛋塔等,兩元、三元一個,不但經濟省事,而且美味可口;更不用你左等右等把寶貴的時間耽誤了。
「南美」的王老板,以前在「南美」的原址開了一家樂園西點麵包公司,在一年多前,他常看到在西門町來來往往的行人,為生活奔波著,從他們的疲憊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是多麼希望能找個短時間休息一下的場所,那怕是五分鐘、十分鐘、一點熱飲,使他的精神得以恢復。於是王老板就將樂園西點麵包公司改為現在的「南美」咖啡館,顧客可以用很便宜的價錢,讓一杯熱騰騰的或冰涼的咖啡,沖淡自己倦怠的心神。開張以來,竟門庭若市。
此外,在台北的峨眉街前幾天又開了一家真正純喫茶的咖啡館,也許是由於新開,而且位置在地下,所以生意還不像南美咖啡館那樣鼎盛,他們第一天開張的時候,顧客只有三十多位,這家咖啡館的名字叫做「野人」,這是一個很別致,也有點刺激味道的名字,他們以「野人獻曝」的成語取義,他們則獻咖啡,消除人們在都市生活的緊張中的疲憊,而且希望藉著輕柔的音樂和咖啡來傳遞文學的意念,讓文學的氣氛來沖淡工商業社會留給人們的茫然之感。
「南美」和「野人」咖啡的咖啡均來自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巴西等國家,平均一包五十五元的咖啡可以沖四十杯以上,加上店裡的設備、人工、方糖等費用,他們每杯仍可以賺到三成和四成的利潤,咄嗟之間可以致富。
經濟的迅速發展,多數人再也沒有太多的時間,整天泡在農業社會特色之一的茶館中,或者是化更多的錢光顧那些:黃色的或黑色的,富有色情味道的咖啡館。在時間即是金錢的信念下,茶館已面臨被淘汰的命運,慢慢隨著匆忙的生活消失了。
當然,在台灣或在台北市依然有若干茶館存在。以台北市來說,中華商場一帶較多,尤其是「二樓」,由於人們的惰性,不易發展為商店地帶,於是在房租便宜的條件下,設立了幾家茶館,以四元一杯的清茶,讓你在那兒消磨老半天,有些顧客因為常去,和茶館的老闆混熟了,一杯茶泡淡了,伙計還會為他再重新泡上一杯,當然是免費招待的。
在台北市的這些鳳毛麟角的大陸風味的茶館,也有了新式的電視機,顧客們多半是一杯清茶在手,或一面觀賞電視;或聚集三兩友好,圍在一張桌上下象棋、玩橋牌、聊天或打羅宋。
茶館的顧客,最顯著的是五十歲以上的人居多,他們沒有做事,在茶館聊聊天,看看電視,百無聊賴的過日子,發洩滿肚子牢騷;談如煙往事,這些人中,有不少是將軍或當年政壇紅人。在清茶杯中回憶自己當年風雲事蹟。在這地方,你會覺得又回到了大陸典型的農村社會生活,除了回顧,還是回顧。但茶館的生意卻寥落異常。
在這種對照和比較之下,很明顯地可以發現純喫茶式的咖啡屋正取代茶室的存在,而像「南美」、「野人」這種開放式的咖啡,也將隨著台灣的經濟發展在各地出現了。
最新文章
-
曾是宜蘭唯一民營客運 「宜興客運」陪伴的歲月
2025-01-03 -
集全套換純金!2005年風靡全台的迪士尼公仔
2025-01-02 -
與iPhone抗衡!宏達電那年營收百億、榮登股王的利器|HTC Touch
2024-12-30 -
被火車耽誤的便當店!台鐵便當年銷千萬盒的關鍵就是這一味
2024-12-28 -
苦悶時代的幽默與溫暖 「牛哥」猶如漫畫界包青天 讀者委屈都向他傾訴
2024-12-26 -
「沖太白粉」年輕人覺得新奇! 古早味甜點暖身又美味
2024-12-25 -
老派但暖心!聖誕節寫卡片傳遞說不出口的愛
2024-12-23 -
大宇資訊經典遊戲「軒轅劍」1990年上市 如今出售IP獲利3億元
2024-12-22 -
台灣車壇長青樹「川崎125 」耐操耐磨半世紀
2024-12-20 -
20年前「追分成功」車票掀起熱賣潮!成考生護身符與情侶小物
2024-12-20 -
南台灣飲料店霸主紅太陽招牌「海尼根綠茶」打響名號卻引發爭議
2024-12-20 -
消失的聯考科目「三民主義」考題翻出 你還能答得出來嗎?
2024-12-11 -
廣播神秘人光禹不曾露臉 主持「夜光家族」陪伴六、七年級生深夜時光
2024-12-06 -
金城武代言的經典手機R310「鯊魚機」防水防震還防無聊
2024-12-05 -
「林園電影城」復業一年半再熄燈! 台灣二輪片電影院如今剩幾家?
2024-12-03 -
百年老店郭元益糕餅 掀起漢式喜餅風潮打敗港式喜餅
2024-12-02 -
台北昔日最大兒童職業體驗城 完美擬真卻隨京華城熄燈告別
2024-12-02 -
廣告金句「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麥斯威爾咖啡一躍成為即溶咖啡龍頭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