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麵人到底能不能吃?師傅巧手揉捏出的童年玩物
捏麵人在中國被稱為「江米人」,台語叫作「雞母狗仔」,起源於50年代阿婆搓湯圓時,用剩下的糯米捏揉烘烤而成,小孩子吃了可防夜尿。演變到後來,兩者又不盡相同,雞母狗仔原料是蓬萊米、糖及食用色素,祭拜神明後就成為小孩零食;捏麵人外型較精緻,使用工業色素上色,是不可食用的玩具。
捏麵人以麵粉為主要原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掌握「一印、二捏、三鑲、四滾」等技法,在手中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點、切、刻、劃、捏塑出各種靈動的玩偶。捏麵人玩偶工藝家,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傾向,就是太過商業氣息的作品不能讓人心動,必須略帶一點童玩趣味,才能引起共鳴。
捏麵人的傳統材料,有彈性麵粉、黏性高的糯米、精鹽、明礬及防腐劑,由於過去捏麵人所用的材料無法久存,頂多擺上3個月就龜裂。1992年,民俗才藝委員劉家財找到新的橡膠配方,只要把捏麵人放到沸滾的水煮3分鐘,作品就可變成橡雕,可長久保存,也可當橡皮擦用。
捏麵人與童年的歲月黏合,一雙靈巧的手,捏出五顏六色、活靈活現的孫悟空、關公、劉備等故事中的人物,全都曾經存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捏麵人雖然是孩子一時的玩物,但這看似不沾染俗世氣味的玩偶,實則代表人們對於自然天真的嚮往,如同懷舊卡通、漫畫,都是人的內心深處依然保有赤子之心的象徵。
巧手捏出彩人兒.傳統玩偶上螢幕蓬勃仙島將介紹江米人
1978-12-05/民生報/09版/體育焦點
【本報記者陳國楨專訪】
昨天下午中視第六攝影棚裏,好奇的現場觀眾都圍著一位老先生,興味盎然的看他雙手但成一個個色彩多種的小玩偶。
這種在北方稱為「江米人」的小玩偶是用糯米和麵做成的。昨天,七十五歲的老師傳李金玉捏出關公、趙子龍、老太太、西洋美女和鳥、雞等動物,圍觀的人都不自覺的露出了笑容。
這些內容預定在本週六(九日)的「蓬萊仙島」播出,屆時,相信能勾起很多成人觀眾的童年回憶,或許也能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在充斥著電動玩具的都市裏,這一行和很多的民間藝術一樣,日趨沒落。
幾個月前,「漢聲」雜誌的藝術編輯黃永松在基隆街頭認識了這個「老貨郎」。當時,李金玉揹的木箱子上插著好幾個「江米人」,身旁圍著一群快樂的小朋友,吱吱喳喳的指定他做這個做那個的。
「漢聲」雜誌中文版第三、四期登載的「中國童玩專集」,黃永松說:『我們在蒐集材料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很有意思的童玩,值得向熟習於電動玩具的現代兒童介紹。
『這種古老的中國童玩,我的意思並不一定是「保存」,很多傳統藝術就是這麼一「保存」就完蛋了。除非,我們能加進新的養料……。』
「老貨郎」李金玉來自山東曹州,他十五歲時學捏麵人,跟著師傳到江南跑碼頭,河南、安徽、福建、上海等地,他都是揹著個木箱子,徒步經過大鎮小村這麼走過來的,說他是「走」遍大江南北並不為過。
憑著小時候聽來看來的,他可以捏成全套的西遊記、水滸和三國演義的各個角色。自十五歲學起,李金玉已有六十年的從業經驗。(後略)
最新文章
-
颱風天不只靠泡麵!這碗「罐頭麵」人間美味藏著台灣人的童年回憶
2025-07-17 -
曾是公館商圈必打卡美食 「陳三鼎」 五年前悄悄歇業成回憶
2025-07-17 -
你有模仿過嗎?2011年網路爆紅「仆街少女」曾掀起全民趴地拍照潮!
2025-07-16 -
五、六年級生最潮的制服來自這! 南紡靠「太子龍」撐起台灣紡織的驕傲
2025-07-16 -
朱天心當年拒寫「聯考小妞」 出版《擊壤歌》熱銷30萬冊聲名大噪
2025-07-15 -
90年代版稅年收達千萬!暢銷作家劉墉 勵志作品成一代人回憶
2025-07-15 -
郭董、古龍都愛「這味」!台北百年美食「金春發牛肉店」
2025-07-15 -
台灣最早的自助餐廳怎麼來的? 當年這家餐廳創新竟只活兩年
2025-07-13 -
美樂啤酒你還記得嗎?曾是進口啤酒銷售冠軍!
2025-07-02 -
從《青青校樹》到《乾杯》回顧台灣畢業歌 哪一首是你的青春回憶?
2025-06-30 -
報紙、電視、廣播都有他的身影!一代英文補教名師「瑪爾蔻梁」
2025-06-27 -
台電為什麼斜槓賣冰棒?不到10元的平價枝仔冰竟然是意外誕生!
2025-06-24 -
消失的童年英雄「諸葛四郎」 台灣第一代漫畫迷的共同記憶
2025-06-19 -
老台北政商名流最愛「上海浴室」! 師傅搥背捏腳手藝一流
2025-06-18 -
7533967曾被打爆!那些年忘不掉的電話號碼比你自家還熟
2025-06-16 -
「真馬版」旋轉木馬!30年前士林夜市騎迷你馬 五圈30元馬不停蹄
2025-06-10 -
風光一時的「冠軍拉麵」!赤坂拉麵來台22年 最終不敵競爭全面撤出
2025-06-09 -
這牌子曾紅到爆!七、八年級生「必收潮鞋」DADA 風行十餘年後沒落
2025-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