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大詞家(下):慎芝與他的〈玫瑰人生〉
文︱陳煒智 金色晨曦藝術總監(自由撰稿人,電影史研究者,亦為編劇、作詞、導演。2018年甫獲頒廣播金鐘獎最佳藝術文化節目主持人獎。)
把思念丈夫、愛子的至情,寄託在角色心境中,寫出〈最後一夜〉,因而成為慎芝傳世不朽的代表作。在1984年底,〈最後一夜〉拿下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的榮耀之後,慎芝似乎又慢慢開始在歌壇活躍起來。除了坐上評審席,擔任綜藝節目的歌唱評審,她也屢屢出現在「好歌大家唱」的推廣名單裡,並且以歌壇重量級前輩的姿態,應邀參加諸多著作版權相關的座談與推廣。
來到1985及1986年,慎芝繼續提攜後進,在報章專訪與特寫裡,我們讀到她與當時的新生代歌手唐娜、殷正洋互動,她給唐娜的建議是「唐娜的表演,舉手一投足很自然,與歌配合起來很有『娓娓道來』的味道……可惜的是還沒有唱出代表性的歌曲,而舞台動作不能光靠天份感覺,必須下苦工苦練」;給殷正洋的建議則是「可以唱難度高一點的歌,因為殷正洋的技巧很華麗,應可拓展流行歌曲的層次。」
與此同時,她也跟蔡琴再次合作,親任策劃,與吳楚楚一起為蔡琴打造了她的精品老歌專輯。
想來或許是因為《群星會》的回顧節目重新勾起大家的記憶,「老歌」伴隨懷舊復古風潮,重新受到重視。慎芝不僅特為蔡琴挑選了葉楓原唱的〈紅淚〉,桃莉原唱的〈一年又一年〉,以及李香蘭先後在上海、香港,都曾經灌錄過的〈恨不相逢未嫁時〉,更親自撰寫曲介導賞,撰文詮釋。她也和七、八年未灌錄新專輯的寶島歌王青山重新攜手,替青山填寫新詞,歌名題為〈未來〉,傳唱度雖不算高,卻與我們前篇文章所談「以中文創作音樂劇」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這首〈未來〉是首翻譯歌,原詞脫胎自英國詩人T. S. Eliot的詩句,由劇場導演Trevor Nunn定稿寫成。沒有錯——慎芝筆下的〈未來〉就是音樂劇《貓》(Cats)劇中那首享譽全球的插曲〈Memory〉,熟悉原曲的朋友不妨就著慎芝的文字試著哼唱看看:
未來
它是未知的將來
縱然是無邊人海
仍需向前邁開
還有第二段:
等待
是對完美的期待
經過苦澀的年代
終於呈現光彩
慎芝寫的不是戲,也沒有角色塑造,就是簡簡單單的一首歌,由青山渾厚爽朗的歌聲唱出,成為〈Memory〉的另外一幅風景。
不過,進入1987年,她的創作能量最後一次大爆發,傑作接連問世,到1988年3月她逝世,一年多的時間裡,陸續問世的有曾慶瑜的〈今夕是何夕〉,許景淳的〈玫瑰人生〉,唐娜的〈還君明珠〉,鄧麗君的日文歌曲新填歌詞〈我只在乎你〉,以及潘越雲的台語歌曲〈情字這條路〉。
這些歌曲,任何一首擺在任何一個年代,都是不朽經典,慎芝卻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完成,彷彿是人生累積的藝術精華一次卓絕的燦爛展現,毫不保留的怒放、盛開。細細品味,每一首唱的都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每一首唱的也都是因為愛過、因為擁有而滿足。
信手拈來幾句:「如秋雲的隨風飄逝,如玉石的沉落海底,今後不止千里萬里,見我也只有在夢裡,長恨悠悠無盡期」;「明珠一對我捧在手心,盈眶淚珠灑落衣襟」;「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幾乎,每一句都是生命燃燒到極致的最結晶,也幾乎,每一句都宛如曠世絕唱,此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偏偏,我們何其幸運,一年之中,聞得一回一回又一回。
只要你將該我的還給我
〈玫瑰人生〉就是如此珍貴的一首歌曲。由張弘毅譜曲,慎芝作詞,許景淳主唱,電視劇《玫瑰人生》的主題曲。
《玫瑰人生》連續劇是知名編劇鄧育昆離開華視,轉投台視的代表作品,可惜當年收視率並不好,戲不叫座,但至少紅了歌曲。由性感艷星徐淑媛挑樑領銜,搭配顧冠忠、白彪,還有夏台鳳、顏鳳嬌、夏靖庭、席曼寧、余繼孔等等。徐淑媛在1970年代中期以模特兒之姿入行,身材高佻,外型美艷的她也曾參加過多部電影的演出,1982年上映,由王菊金導演的神話電影《中國開國奇譚》就有她的倩影,長髮遮住裸裎的上半身,下半身則包裹在鱗片尾巴當中,在泥地裡爬行,扮演神話人物女媧。1984年《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她飾演金大班旗下諸多鶯燕的一員,就是那個不小心被香港僑生睡大肚子的朱鳳,在舞廳化妝間裡哭哭啼啼,居然得到金大班發慈悲心,扔來一顆火油大鑽戒。在《玫瑰人生》裡,徐淑媛扛起中日戰爭大時代的情感糾葛,算是她從影代表作。
但說起《玫瑰人生》的電視劇主題曲,它誕生的過程,精采程度並不亞於電視劇本身。我們還得從作曲家張弘毅開始說起。
大約是在1997、1998年,我因緣際會選修了張弘毅老師在大學開設的「音樂概論」課程,得以有機會近身接觸、當面請教,短短一個學期的相處,受到無限啟發。還記得那時我從他幾次音樂劇的習作開始問起,順便兼談他的電影配樂,張老師說到他為某年亞太影展典禮編寫的開場「一切為電影」,那是齣迷你音樂劇,大約五到十分鐘的時長,野心十足。之後他與果陀劇場合作,寫成中文音樂劇《大鼻子情聖西哈諾》,用歌曲,用音樂,來講人物、講故事,是張弘毅老師很長遠很長遠的一個夢想。在他的心裡,始終抱著一個為華人世界打造屬於我們自己「百老匯」的美麗遠景。
〈玫瑰人生〉這首歌曲,也是在這種心情之下完成的。
1980年代初期,自美負笈而歸的張老師投身樂壇,一方面在當時的秀場磨練,也開始獨當一面為電影配樂。他為張毅導演《玉卿嫂》創作的電影音樂獨樹一幟,拿下他四座金馬獎中的第一座,隔年又以《國四英雄傳》再下一城。
張老師說,1980年代中期的他,幾乎有那麼一點「飄飄然」地,不可一世的感覺。然而在電影配樂之外,他還是希望能有原創歌曲作品;終於等到了機會,唱片公司提出邀請,要由他為許景淳寫曲,而且定了是電視劇主題歌。
張弘毅老師說,他當年可跩了!提出要求,希望曲子寫好之後任何人不許更動,就連小音符、裝飾音什麼的都不行。唯有如此他才願意寫,而且寫好之後,他還自認唱片公司絕對找不到合適的詞人來寫歌詞。
洋洋得意的結果就是某一天回家,見到唱片公司請了慎芝出馬,這才心頭一驚。而慎芝也就靜靜地聽,細細地思考,沉穩地溝通,最後把她自己心底很私密的情感掏出來,揉合電視劇的故事起伏,一起灌注在歌曲裡,把前世、今生、來世,密密交織成這首副題又名叫作「前世來世」的〈玫瑰人生〉。
該你多少在前世
如何還得起?
這許多衷曲
這許多愁緒
為了償還你
化作紅豔的玫瑰
多刺且多情
開在荊棘裡
回憶整個創作的經過,張弘毅老師曾經肯定地說,大前輩慎芝還真的沒有更動他所寫的任何小音符,就這一點,實在讓他欽佩不已。整首〈玫瑰人生〉的樂曲旋律,在創作時他心裡想著的仍舊是音樂劇,仍舊是戲劇張力,仍舊是百老匯。他甚至試圖以《貓》劇的〈Memory〉作為參考藍本,要寫一首屬於華人世界、擁有〈Memory〉傳唱程度的抒情、敘事之歌。
此外,讓他琢磨最久的還包括整首歌曲的前奏。張弘毅認為,一首曲子如果能擁有讓人一聽就入耳、一聽就醒神的前奏,是歌曲成功很重要的元素。但一直到〈玫瑰人生〉完成、走紅、傳唱不歇,他對那套前奏都仍然不夠滿意;記得許多年後,曾經聽他的弟子說起,他曾為林志炫編過一個版本,那個版本的前奏是他喜歡而滿意的。
你又是該我什麼
在某一段前世裡?
一份牽記
一份憐惜
所以今世裡不停地尋尋覓覓
於是萍水相遇
於是離散又重聚
慎芝的詞,把時間、空間的格局拉成「前世」、「今世」和「來世」,把牽記和憐惜,寫成彼此相照的因緣,該你的我還給你,該我的,也請還給我。你證我證,此情不渝。
如今,慎芝、張弘毅,兩個世代的大師都已經到天國去了。留在人間的卻還有這首歌,還有這些歌,一再地重播,一再地傳唱。
歌未央
所以,歌聲不歇,歌未央。
走入21世紀,能寫能編能演的知名戲劇學者汪其楣,耗時整整兩年的時間,親身完成田野調查,蒐集慎芝的手稿,訪談知名歌星、音樂家,把千首詞宗慎芝其人其作,化成戲劇作品,定名為《歌未央》,並且親自在舞台上扮演慎芝。
《歌未央》的舞台劇有戲,有歌詞的投影,更有歌與音樂,交織在一起。與慎芝、關華石感情深厚的台灣流行音樂大師翁清溪,得知故友慎芝的生平故事將被搬上舞台,不但熱心指導劇本與史實之細節,更親力親為,親身投入為全劇設計音樂,以期作品更加完美。翁清溪說:「還有什麼辦法比這個更能紀念我的好朋友?」
《歌未央》演罷,劇本正式出版,字裡行間,慎芝的故事,慎芝筆下的歌的故事,如樂般潺潺流淌。戲裡,汪其楣教授設計了唐娜、蔡琴、曾慶瑜這幾位紅歌星,在為工作、為演出往來奔波時,因為歌,因為歌曲打開的內心世界,更因為身為女性,對於這些歌與心情的映照,發之為感動,她們開口說故事,開口唱歌,歌與故事,終究合而為一。
群星在天空閃亮,百花在地上開放;天空的星,地上的花,心裡的美麗幻想,譜成一首一首的歌,就讓我們一同齊歡唱,從以前唱到現在,從前世、今世,唱到來世。
最新文章
-
站在世紀之交的風口 --台灣詩學三刊物上線的時代意涵
2024-10-09 -
臺灣詩學庫 | 數位工具帶來詩學新視野
2024-09-23 -
從收音機、電視機到洗衣機 伴隨台灣家庭半世紀的聲寶與台灣三洋
2024-09-02 -
全面啟動語料研究的智慧引擎 –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24-08-07 -
文獻寶塔:我與《聯合文學》知識庫
2024-08-02 -
請享受沒有蚊子的夏天! 蚊香為什麼都是螺旋型?
2024-06-24 -
台灣第一本閱讀指南《書評書目》:克服選擇障礙,在書海中找到知音作品
2024-05-23 -
副刊的前世今生 | 長篇小說連載的美好時光
2024-05-10 -
用文字談一場戀愛吧:《風月報》裡的曖昧筆尖
2024-04-25 -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文宣廣告中的情慾世界
2024-04-22 -
靈魂最大的煎熬──5部戰爭電影介紹
2024-04-02 -
改善國民營養年代的補給品:健素糖
2024-04-01 -
《好讀周報》「補腦算算鍋」是教學好幫手!
2024-03-29 -
維繫知識戰鬥力–建構好讀資料 打敗閱讀偏食
2024-03-29 -
歌曲中雋永「聲」響!回味百年來火車歌謠中的聲與情
2024-03-25 -
文字手藝人──一位副刊主編的知見苦樂
2024-03-15 -
數位人文寶藏:初探《公論報》與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地方文史研究
2024-03-15 -
你聽過「光華號小姐」嗎?從車勤服務員看臺灣鐵道史!
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