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大戲院NFT特輯:台語電影中的鄉野傳奇(上)

2022-03-01 17:56 報時光

何基明導演的《薛平貴與王寶釧》(1956)、《范蠡與西施》(1956) 見證1950年代台語片的興起。(圖/報時光提供)
何基明導演的《薛平貴與王寶釧》(1956)、《范蠡與西施》(1956) 見證1950年代台語片的興起。(圖/報時光提供)

編按:1950-1960年代台語電影興起之初,地方劇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台語片製作與劇團結合,一方面引入許多民間傳說的題材,另方面也使大量插曲鋪滿電影的敘事空間,許多論者將這些作品視為「戲曲片」、「歌仔戲電影」。雖然如《林投姐》、《廖添丁》等多數名片目前仍然失傳,但從電影報版與相關文獻記載中,仍可見當年上映時的盛況。

報時光「時光大戲院:民俗與傳奇」NFT系列,預定於3/8(二)中午12:00在「Jcard這咖」NFT平台開賣。

影片評介︱陳煒智Edwin W. Chen(自由撰稿人、電影史研究者)

從《薛平貴與王寶釧》到《范蠡與西施》

1956年何基明導演的《薛平貴與王寶釧》一鳴驚人,打響了台灣民營影業自製台語電影的第一砲,在萬眾矚目的氛圍下,出品《王寶釧》的華興公司連同發行者周天生、朱宗濤,再接再勵,結合曾經獲得地方戲劇比賽金獎的美都歌劇團以及獲獎劇目《句踐復國》,由美都團的蔡秋林親自改編,《王寶釧》的何基明再任導演,於1956年五月底拍成《范蠡與西施》。

在台語片元年——1956年問世的諸多名片,相當可惜,至今全數失傳,只有《薛平貴與王寶釧》三集,因為1960年代改配客語發音,意外以客語版本形式留存下來。其餘名片如《林投姐》、《廖添丁》等等,均不復得見。

台語片起跑之初,因為各種資源的掌握和調度緣故,與劇團結合,合情也合理。或許因此,大量的民間傳說從口耳相傳的故事形態,登上舞台,登上銀幕,動輒八首、十首、十五首的大量插曲鋪滿整個敘事空間,也因此,許多後輩論者將這些作品視為「戲曲片」、「歌仔戲電影」。然而,從電影工作者的角度,他們想創造的其實是「古裝片」、「帶插曲的古裝歌唱片」,而非以鏡頭紀錄劇團演繹水袖、哼唱舊調的戲曲紀實片。於是,內外景的銜接、打光、電影感、鏡頭語言等等,依然是他們致力追求的重要藝術標竿。

1956年5月11日《聯合報》副刊在《范蠡與西施》拍攝時的報導,提及電影劇本改編自地方戲劇比賽劇本冠軍,並由比賽最佳女主角杜慧玉、小桂紅主演,美都歌劇團參與演出。(圖/報時光提供)
1956年5月11日《聯合報》副刊在《范蠡與西施》拍攝時的報導,提及電影劇本改編自地方戲劇比賽劇本冠軍,並由比賽最佳女主角杜慧玉、小桂紅主演,美都歌劇團參與演出。(圖/報時光提供)

從民營第一部的《王寶釧》到民營第二部的《范蠡與西施》,根據當年的文獻記載,在許許多多的面向均有進步。包括監製周天生、導演何基明等,也在媒體撰文為誌;何基明言及拍攝《范蠡與西施》時,華興廠的攝影棚尚未完工,多蒙台中市府慷慨核准,才得以使用台中的中山堂搭建場景拍攝,外景則選在中市近郊,費時月餘完成。

《范蠡與西施》由杜慧玉飾西施,小桂紅飾范蠡,她們二位原為美都歌劇團的重要台柱,美都團的靈魂人物,同時也是本片的編劇蔡秋林,則頂著戲劇協進會理事長的頭銜演出夫差一角,贏得極好的評價。美都歌劇團此後也一直有電影作品問世,重要名片尚包括李泉溪導演的彩色片《三伯英台》等。

台灣民間傳說:《林投姐》

1956年《薛平貴與王寶釧》上映造成轟動,帶動整個民營影壇開始自製台語片,而不僅只是投資、引進香港所攝之閩南語(廈語)電影。繼《范蠡與西施》公映之後,緊接著第三部排映的就是《林投姐》。

1956年9月1日《聯合報》刊載《林投姐》上映時的電影廣告,該片在第一劇場、台北戲院這兩家裝有冷氣設備、座位數各近1500席的甲級戲院隆重上映,聲勢非凡。(圖/報時光提供)
1956年9月1日《聯合報》刊載《林投姐》上映時的電影廣告,該片在第一劇場、台北戲院這兩家裝有冷氣設備、座位數各近1500席的甲級戲院隆重上映,聲勢非凡。(圖/報時光提供)

《林投姐》與《王寶釧》、《西施》均改編自民間傳說故事,《西施》尚有「句踐復國」的史實為依歸,《林投姐》就真的是台灣道地的民間傳說故事了。依照學者研究加上現有資料顯示,目前仍然失傳的台語片《林投姐》主要情節即是「寡婦李昭娘冤魂活捉惡狼周阿司」。

港台合資的電影《林投姐》於1956年6月中旬開鏡,與《王寶釧》、《范蠡與西施》不同之處乃在《林》片是國防部所屬中國電影製片廠代攝,由若干國語影劇圈知名人士參與創作,廠房設施、攝影及打光技術較為優秀,導演是唐紹華,編劇慕容鍾即是後來轉赴香港邵氏發展的蕭銅,全片號稱有十首插曲,多為歌仔曲調改編,新編者則是〈綠島小夜曲〉作曲家周藍萍。

〈綠島小夜曲〉的作曲家周藍萍也曾為《林投姐》改編新曲,圖中右一為1963年的周藍萍。(圖/報時光提供)
〈綠島小夜曲〉的作曲家周藍萍也曾為《林投姐》改編新曲,圖中右一為1963年的周藍萍。(圖/報時光提供)

由於影片本身如今尚未能得見,我們僅能根據現存報導和電影廣告,試圖還原這部傳奇作品的原貌。

1956年的《林投姐》電影雖仍無處可看,方塊電影廣告裡的訊息和相關報導卻能提供我們無限想像。電影由著名歌仔戲苦旦「愛哭眛」以及華台園團主朱金塗「朱玉郎」連袂主演,歌曲除了愛哭眛的哭調,還有紀露霞的歌聲,包含交代情節的敘事場面等等。據此推測,《林投姐》並不完全是所謂的「戲曲片」而更接近「古裝歌唱片」。第一劇場、台北戲院兩家裝有冷氣設備、座位數各近1500席的甲級戲院,於1956年的8月底隆重獻映,聲勢甚大,媒體評價也不錯,更重要的是賣座絕佳,據統計,1956年全年度的台北市總票房,國台語片並列的「國片」部份,《林投姐》排名高踞第七位。

在1978年,又有楊道導演、楊麗花與柯俊雄合演的彩色《林投姐》問世,再到1988年,丁善璽導演、施思、姜大衛主演的《林投姐》亦讓新生代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曾被禁演的《廖添丁》

1956年的春天,《廖添丁》展開籌備工作,由中國電影製片廠代攝,國語片的知名編導唐紹華主持全局,不料這部以台灣家喻戶曉、軼事流傳至當時已經幾十年的義賊廖添丁故事為主題的電影,在拍畢之後卻掀起「教化」之爭議,有關當局將本片壓了下來,與此同時,唐紹華的團隊接手《林投姐》,原本也憂心泫染鬼怪情節,恐遭禁映,後來還好獲准,創下票房佳績。《廖添丁》等了一會,終於在1956年的年底、1957年的年初,開始在台北、台中,乃至全台各地陸續獻映。

1956年上映的《廖添丁》雖曾遭禁演,但上映時排上台北戲院和第一劇場,票房仍創佳績。(圖/報時光提供)
1956年上映的《廖添丁》雖曾遭禁演,但上映時排上台北戲院和第一劇場,票房仍創佳績。(圖/報時光提供)

電影《廖添丁》雖然一開始遭禁,正式上映之後,同樣大滿特滿。由於與《林投姐》同屬一個攝製團隊,導演唐紹華之外,最重要的是周藍萍的音樂。《廖》片特別標榜有插曲八首,取材自台灣民謠,由周藍萍新編,歌曲貫穿全片。

在台北上映時,《廖添丁》和稍早的《林投姐》一樣,都排上了台北戲院和第一劇場,這兩間在當時都屬於座位數達1500席、冷氣及沙發座一應俱全的甲級戲院,根據1957年的新聞報導顯示,《廖》在年底上片,映期雖短,影響卻不小。在1957年開始,也有愈來愈多委由官營片廠「代拍」的重要台語電影,不諳台語的資深編導也紛紛投身創作,在年輕一輩懂得說台語和國語的副導演以及攝影師的協助下,中製廠、台製廠,甚至中影,都開始接拍台語片,有舞台經驗的演員如《廖添丁》的男主角黃志清,也獲得不少參演電影的機會。

這部《廖添丁》至今仍然失傳,吾人尚無機會再次細究全片風貌。

電影NFT

最新文章

《臺灣民報》上的壯遊──日治時期臺灣仕紳林獻堂的〈環球遊記〉

2024-12-13
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馬偉雲博士 圖/作者提供

對話司馬遷、打造專屬美妝顧問--中研院馬偉雲博士讓AI更接地氣

2024-11-14
圖/Canva

微笑徜徉的夢想配備——兼論《臺灣詩學學刊》的典範形

2024-10-25
「台灣文學知識庫」新收錄詩學三刊物-《台灣詩學季刊》、《台灣詩學學刊》與《吹鼓吹...

站在世紀之交的風口 --台灣詩學三刊物上線的時代意涵

2024-10-09
「臺灣文學知識庫」新收錄《臺灣詩學季刊》、《臺灣詩學學刊》與《吹鼓吹詩論壇》(圖...

臺灣詩學庫 | 數位工具帶來詩學新視野

2024-09-23
1964年東京舉辦奧運,以及那年的國慶閱兵轉播,都大大刺激了民眾購買電視的意願,...

從收音機、電視機到洗衣機 伴隨台灣家庭半世紀的聲寶與台灣三洋

2024-09-02
圖/Canva

全面啟動語料研究的智慧引擎 –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24-08-07
《聯合文學》歷年封面設計(圖/聯合知識庫)

文獻寶塔:我與《聯合文學》知識庫

2024-08-02
由大日本除蟲菊株式會社生產的金鳥蚊香雖然商標不變,但在戰後一度名為「雞冠蚊香」。...

請享受沒有蚊子的夏天! 蚊香為什麼都是螺旋型?

2024-06-24
《書評書目》歷年封面設計(圖/聯合知識庫提供)

台灣第一本閱讀指南《書評書目》:克服選擇障礙,在書海中找到知音作品

2024-05-23
左至右:高陽《李娃》,《風塵三俠》,《少年遊》(圖/聯合知識庫提供)

副刊的前世今生 | 長篇小說連載的美好時光

2024-05-10
《風月》報版(圖/聯合知識庫提供)

用文字談一場戀愛吧:《風月報》裡的曖昧筆尖

2024-04-25
本物件為壯陽藥海報。海報上一位西方女子跪坐在地,僅著紅色內褲,上半身罩著黑色薄紗...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文宣廣告中的情慾世界

2024-04-22
他們不再老去

靈魂最大的煎熬──5部戰爭電影介紹

2024-04-02
〈健素〉,《聯合報》,1965年1月1日,11版

改善國民營養年代的補給品:健素糖

2024-04-01
圖/ 原版報紙 | 《好讀周報》資料庫 (圖/聯合知識庫提供)

《好讀周報》「補腦算算鍋」是教學好幫手!

2024-03-29
原版報紙 | 《好讀周報》資料庫 (圖/聯合知識庫提供)

維繫知識戰鬥力–建構好讀資料 打敗閱讀偏食

2024-03-29
方瑞娥的成名曲〈最後的火車站〉同名專輯唱片(臺史館藏號 2003.009.061...

歌曲中雋永「聲」響!回味百年來火車歌謠中的聲與情

2024-03-25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