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入坑術:數位時代為什麼要聽實體唱片?

2021-11-26 17:26 林太崴

仔細翻閱黑膠唱片的歌迷。(圖/林太崴提供)
仔細翻閱黑膠唱片的歌迷。(圖/林太崴提供)

文、圖︱林太崴(類比音聲玩家)

親自感受盛大的實體儀式

最近在實體唱片行,發現一個滿有趣的現象,中年面孔持續盤旋,但20出頭歲的年輕群眾,居然也開始在唱片行裡徘徊,這些「過時載體」的歌迷們,以各自奇妙的身軀姿態挑選黑膠,或坐或站,彎腰、半蹲、屈身在木格架子前專注地挖寶,好似怕被別人搶先一步,如淘金般地一片片仔細翻閱瀏覽。

聽MP3不好嗎?數位串流早已把資料庫添滿,數不清的音樂曲目一輩子都聽不完,為什麼這些人非得跑到唱片行親自挖寶?不得不提到自2007年起席捲全球的「世界唱片行日」(Record Store Day)熱潮。

世界唱片行日,起始於2007年4月。當時正值網速時代的大躍進時期,MP3透過雲端傳送,以無限複製的特性,大大擠壓了實體唱片行的生態。同年稍早,Apple才剛發表了第一代iPhone。智慧型手機的純熟,也逐步改變了人們的聆樂習慣。令全球歌迷為之扼腕的是,親臨實體唱片行,用指尖挑出自己支持的音樂人專輯,排隊等待結帳,是何等重要的儀式。然而,隨著數位時代的強勢化,這個行為模式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可被抹除。

於是,自2007年起,以「回到實體唱片行」、「支持獨立唱片文化」為訴求,在每年四月的其中一個星期六,以及在十一月份出現的十三號星期五舉行。讓歌迷、藝術家、音樂人、創作者,在這一天同時回到實體唱片行,並聚集在一起「取暖」,這可說是唱片行的過年大團圓,全球有數以千計的實體唱片行參與了這場跨國盛會。

那麼,為什麼要聽黑膠?

以高倍率顯微鏡來觀察黑膠唱片當中的音軌,會見到有如月球表面般高高低低,如峰如谷般陡峭的不規整軌區,當唱針讀取這些音軌的路徑時,等同重現並釋放出與原始聲波相同的波動,所以實體唱片當中保有的,即是聲波凝結的瞬間樣貌,也就是聲音的具像化。

因此,無論是透過何種擴大機來放大音軌當中的聲波訊號,便有「原音重現」的豐富層次,或可讓人感受到更有溫度的聲音魔力。而這便是與數位載體最大的差異。「實體聲波放聲」也是所有類比唱片載體的特性。

數位下載無法取代親自體驗

既然超級市場就可以買到草莓,那麼為何人們還要千里迢迢地,跑到郊外的農場摘草莓?親自參與的體驗行為永遠比數位方式來得更深刻。收到一張朋友寄來的手寫聖誕節賀卡,聞到一股專屬節慶的香水味,手指上還沾黏著除不乾淨的亮粉;這跟收到一則設計精美,帶有動畫的電子訊息,覺受全然不同,即便祝褔是一樣的。

2014年,作風頗為乖張的樂團Drunk & Horny,秉持著反對數位的情操,出版了《Songs In The Key Of Stink》黑膠專輯。有什麼不能被下載呢?答案是氣味!於是在這張專輯當中,都隨片分別附上了屎味(A面)與屁味(B面),要欣賞該專輯的「特殊氣味」,那就購買實體唱片吧!雖然這是以相當戲謔的方式來表達訴求,但的確讓所有歌迷反思:我們該走出數位,而非被它控制。另外,根據作者實測,附贈的味道真的超臭的。

《Songs In The Key Of Stink》黑膠專輯。(圖/林太崴提供)
《Songs In The Key Of Stink》黑膠專輯。(圖/林太崴提供)

在生活中,如果你感到罐頭簡訊、罐頭笑聲或罐頭貼圖已經開始變得索然無味,那麼走回也許較不方便,但卻更具儀式感的生活方式,很可能是一個更棒的選擇,因為人心本就是肉做的,而非電子化機械,每個人生來也都是獨一無二,值得「人味」十足的日常。

Google不到的時代記憶

即便現代已有豐富的數位音樂資料庫,但是事實上仍有許多錄音在數位載體中缺席。從最早在1877年發行的愛迪生滾筒,到戰前的78轉唱片,戰後的33轉黑膠,直至錄音帶、匣士卡帶......每一代類比載體的更迭,都有為數可觀的錄音被時代濾網所剔除,而這些多半是較不具商業性價值的作品,但現在回頭看,其中卻可能蘊藏著具有文化、社會或歷史價值,甚至具有未來商業性的前衛錄音。

不同時代的錄音,映射出不同氛圍的時代。無論是基於不捨共同聲音記憶的散失、眷戀舊時代緩慢的儀式感,或者著迷於類比載體中的音頻厚度,都很值得再度從一台黑膠唱機重新起頭,回甘「非數位樂趣」。也許我們再也回不去沒有數位設備的「石器時代」,但在這數位的浪頭上,總能在快速位移的生活中,取得平衡。透過一些儀式,尋回已經失去的溫度。


⭐️報時光

2018年誕生報時光品牌,致力老報文化復興運動,以創意設計能量傳遞時光故事,找回好好生活的初心與人情。獲得更多時光故事與老派系列收藏訊息,歡迎加入粉絲團。

音樂黑膠

最新文章

宜蘭東門夜市位於東港路天橋下,有許多小吃攤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6/6/...

宜蘭東門小吃 我的夜市記憶

2023-05-11
來源:1972-05-31/聯合報/第三版

【台灣犯罪事件簿】「泰港台國際大毒梟」張鏡輝

2023-05-05
涉及多件殺人、強盜等重大刑案的劉煥榮(中)六日從日本押解回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犯罪事件簿】十大槍擊要犯之「神經劉」劉煥榮

2023-04-11
來源:聯合報/1991-07-28/第十九版

【台灣犯罪事件簿】「牯嶺街少年」茅武

2023-03-06
▲ 槍擊要犯楊雙五(中)廿六日在泰國曼谷被刑事警察局逮捕,廿七日晚立即被押回國內...

【台灣犯罪事件簿】十大槍擊要犯之「南霸天」楊雙伍

2023-02-04
▲ 〈三友塑膠球鞋〉強調由中德技術合作,自動機器、科學製造
 《聯合報》,19...

代金屬的石化工業:塑膠

2022-12-15
▲ 三隻貓咪喝茶聊天的貿易卡,下排寫著「Jungle Chop Formosa ...

台灣茶廣告的時光隧道

2022-12-13
中、日奧運成棒隊對抗賽第四戰,中華隊雖擊出有五分打點的三支全壘打,但仍以六比九輸...

張耀騰三分全壘打逆轉勝 ! 打贏南韓保奧運參賽權

2022-10-06
中日棒球巴塞隆納奧運賽前首場熱身友誼賽,在神戶綠的球場開打,中華隊在投手、守備、...

關鍵安打!羅國璋放手一搏 1992年中華隊挺進巴塞隆納奧運

2022-10-06
第二十五屆奧運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圖為中華隊棒球選手郭李建夫(背號25)。圖\...

人稱球場「抗日英雄」 郭李建夫致勝變化球拿下1992奧運準決賽

2022-10-06
中華奧運成棒代表隊在日本集訓。圖為總教練李來發(右)教球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激發潛力、善用奇才!李來發帶隊苦練四年奧運奪銀

2022-10-06
▲ 強調品質好、硬度佳。〈鷹標水泥•土水灰〉,《聯合報》,1957年7月8日,1...

「灰」出來的民生工業品:水泥

2022-10-03
1970年8月 台北國聲酒店2週年紀念感謝詞錄音。(收藏家林太崴提供)

復古女聲嬌滴滴 原音重現60年代國聲酒店致謝唱片

2022-09-06
飛碟唱片歌手王傑。日期:1988/7/12.攝影:何福慶.來源:聯合報

永遠不回頭的激情歲月 青春無敵《七匹狼》

2022-05-26
55年前的報紙周末漫畫-戀愛不是兒戲。日期:1967/4/1‧作者:陳弓.來源:...

戀愛的技能,你(妳)點了沒?-為什麼別人都有男女朋友

2022-05-09
青少年流行文化,明星、卡通錄影帶正「夯」,店內無論什麼時刻都有「小客人」光顧。日...

沒有Netflix的時代─台灣錄影帶文化

2022-04-29
張英導演在《虎姑婆》成功後再拍《大俠梅花鹿》(1961),因別開生面的動物角色造...

時光大戲院NFT特輯:屬於台灣的璀璨光影(下)

2022-03-29
《王哥柳哥遊台灣》聚焦李冠章、矮仔財二人飾演的「胖瘦二傻」詼諧逗趣的旅程故事,電...

時光大戲院NFT特輯:屬於台灣的璀璨光影(上)

2022-03-2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