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望星空 ─ 當織女遇見七娘媽(上)
多元宇宙放暑假
據傳每年農曆七月「多元宇宙」開啟後,陰森魅涼的「好兄弟放暑假」活動,總讓老一輩人小心謹慎,也對晚輩諸多叮嚀,而相對應的澎湃中元普渡祭祀,則展現世間人誠摯可貴的天地敬畏之心。此外,各類媒體則不免俗的廣邀來賓,開聊靈異奇聞逸事,也會藉熱度上映相關的主題新戲。
各自表述的七夕
在現代商業行銷的包裝妝點下,年輕世代更關注與上述情景非常違和的農曆七月初七,因為七夕已成為二月十四日西洋情人節外,另個意愛表達的中式情人節。除了羅曼蒂克的大餐、鮮花、巧克力、禮物等頗具儀式感的必備項目,尚有觀星、煙火、演唱、熱氣球、特技秀、等數不勝數的騷操作。追根究柢,「七夕情人節」來自帶點心酸浪漫的牛郎織女故事;而在嘉義太保、府城台南及離島澎湖金門,則保留另個相對傳統的習俗,那就是「七夕七娘媽生」的生辰祝壽及成人禮儀式。
愛情七夕的起源
追溯牛郎織女的愛情源起,中間歷經諸多進展。首個將牽牛(郎)及織女記載入冊的,是成書於周朝、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不過當時僅將之視為天上的兩個「星宿」,用以借喻彼時的政事氛圍。而將織女「神格化」並與如追日夸父、掌管洛水女神宓妃同列仙界一員,乃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所著的《淮南子》「俶真訓」篇。隨後同朝的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總結前人星象大全,把「天上可見星相」與「人間可見事物」連結對應起來,運用「天人合一」概念所完備的《史記》「天官書」篇,則是牽牛首度「人格化」的紀錄。後世雖對牛郎的執掌及說明不盡相同,織女是玉帝之女又或玉帝之孫的說法也有分歧,但已經開始立體化其出身,對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種下萌芽的種子。
牛郎織女戀愛了
進一步將牛郎織女「CP情侶化」的,則是民間流傳甚廣、相傳是東漢無名詩人所作《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一篇。「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全詩描述牛郎織女以銀河為界,相隔兩地不得相見,織女終日淚眼婆娑,無法好好工作,表達相思苦楚戀人好難的真摯之情。
牛郎織女結婚了
到了三國時期,牛郎織女故事儼然已深植人心。魏文帝曹丕描寫女子思念遠方丈夫的七言古詩之祖《燕歌行》,當中就有「牽牛織女遙相望」一句;其弟七步才子曹植的《曹子建集》「卷九詠」篇的「目牽牛兮眺織女」、或《洛神賦》「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都可窺見對愛情描繪。唐朝李善《文選注》更對此有「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的眉批。雖有學者疑其註解真實性,然由南北朝時期梁人宗懍所撰之《荊楚歲時記》風土物誌,直接載明「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牽牛娶織女」,加以同朝殷芸撰寫之《小說》集裏稍具雛形的婚嫁及年度相會情節,提供牛郎織女結為「夫妻檔」最明確的證據。
牛郎織女的年度鵲橋相會
爾後在源遠流長的時代裏,先人們的創意大開,混雜廣為流傳的董永賣身葬父天仙戀傳說,穿鑿附會諸多玄幻情節,故事大抵均以七位織女們下凡沐浴為開端,後幼妹衣服被牛郎偷藏只得滯留於人間、幼妹與牛郎愛戀生娃、兩人情事被玉帝知曉、織女被迫返回天界、老牛犧牲己身讓牛郎披其皮上天、牛郎織女真摯情感動王母娘娘,特准兩人一年一會,喜鵲則受其感召搭成鵲橋,成就動人的七夕鵲橋會的愛情故事了。
七星娘娘【季良玉】
台南府城每年七夕都有人家為滿十六歲的子女舉行成年禮,向開隆宮的「七星娘娘」祭拜。
七星娘娘,據說就是天上的七仙女,織女也是其中之一。台南人相信她們是兒童的守護神,稱為「七娘媽」,子女年滿十六歲那年,在農曆七月七日娘媽生日當天,就會帶著子女到開隆宮謝恩,感謝七娘媽庇佑他們平安長大。小孩必須穿過父母抬起的「七娘媽亭」,再穿過七娘媽神案,稱為「做十六歲」。
據開隆宮表示,這項習俗已流傳了兩三百年。至於七仙女為何成為兒童的守護神、以七月七日為生日和另一則傳說織女牛郎於每年七夕相會是否有關,已不可考。
【1991-08-19/聯合報/21版/萬象】
2022年10月1日起,可至時光商號預購2023老派日曆囉!
⭐一起時光環島!預購2023年老派的生活日曆及手帳
⭐想看更多老派日曆設計與內容,請看2023老派的生活日曆&手帳首頁。
最新文章
-
【舊地嶼遊‧佳作‧非洲】Patty/在街角遇見革命運動
2023-01-26 -
【舊地嶼遊‧佳作‧苗栗】徐正雄/八卦力村的往事
2023-01-25 -
【舊地嶼遊‧佳作‧臺北】天朗/台北植物園裡的「堡壘」
2023-01-12 -
【舊地嶼遊‧佳作‧新北】高琬婷/走過風雨的桶後
2023-01-09 -
【這些年‧那些事】利米/曾經閃亮的星光
2023-01-05 -
【舊地嶼遊‧佳作‧臺中】林宜蓁/臺中尋根散策
2022-12-30 -
跨年必收兩款NFT,告別2022最好的紀念!
2022-12-26 -
12則年度大事,回首今年的喜與悲
2022-12-21 -
用報紙紀錄獨特日子 「你的特別日訂製書」早鳥優惠中
2022-12-15 -
【這些年‧那些事】利米/畢業旅行的意義
2022-12-07 -
那些年我們吃過的宴客菜 復古飲品、南北貨小舖交織時光味道
2022-11-29 -
九合一選舉紀念報版,當日報版NFT化,收藏台灣關鍵時刻!
2022-11-27 -
2022九合一選舉也有NFT 《聯合報》頭版+全圖表期間限定免費收藏
2022-11-25 -
聽黑膠唱片學英語 1950年代力行書局發音唱片
2022-11-17 -
【舊地嶼遊‧徵文示範作‧高雄】林餘佐/下茄萣金鑾宮
2022-11-16 -
【舊地嶼遊‧徵文示範作‧澎湖】朱嘉漢/重返澎湖
2022-11-14 -
【舊地嶼遊‧徵文示範作‧臺中】小熊老師/散步舊城,尋訪臺中的味道
2022-11-10 -
【這些年‧那些事】利米/懷舊咖啡館之歌
2022-11-09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