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菜、學縫紉家政課忙裡偷閒 這些技能你還記得嗎?

聯合新聞網 葉宛婷
台北市松山高中進行家政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7/05/07 何福慶攝...

1970年教育部計劃在女中及商業學校開設家政課程,到了1984年,國中基本上採男女分班,男學生與女學生分別上工藝課及家政課;家政課教導的技術如縫紉、烹飪等,除教導使用縫紉機外,也教導如何使用烹飪器具、購買合理分量、調理菜餚及待客等知識,對當時學生來說,可以獨立地去體會「持家」之道。

 【推薦閱讀】
 中山大學校區曾有座動物園!動物遷移前與群獸共學六年
 奧利佛奇遊記真人版 60年前來臺上小學的外國人

女性大多數都未學習兒童心理學、教育學或家政課程,成為媽媽以後,卻突然要扮演重要的親子角色,但受以往升學主義影響,學生、家長幾乎對家政課持有錯誤看法,以為「家政課便是做做手工藝」,因此相較於英、數等學科,家政課不太受到重視,甚至曾有學生上家政課時,老師將男女混合分組學烹調,發現男生都在一旁涼快,但把男女生分開後,發現有男生的烹調技術比女生好。

由於台灣傳統觀念強調「男主外、女主內」,於是在上家政課時,男生認為自己理所當然沒事,女生也自認這是她的「份內事」。1992年,教育部實施所有國中生全部都得上家政課,且將之定名為「家政與生活科技」;2002年,東山國中家政才藝教室相當熱門,學校請知名餐飲廚師擔任老師,學生分組學做各種中、西式點心,若學出興趣,將來可走餐飲科系。

而現今鼓勵大家「自己做」的手作風潮,小時候上家政課時避之唯恐不及的針線活,卻可能是趕上最新流行。台灣現今市場上開設許多手工藝教室,例如拼布教室,從小朋友的家政課,到大人因興趣而加入的課程,學習手工藝的年齡層相當廣。

家政教育面臨難題

學生嘻嘻哈哈‧當成度假 上課散散漫漫‧毫不用心

1985-12-30/聯合報/06版/第六版

【台北訊】持家技術日新月異,而多數國中生學習家政課卻持有錯誤看法,以為家政課是「學習假期」,做做手藝即行,這種現象值得學校及家政老師注意。

台北市立福安國中家政老師周淑玲指出,目前一般學生、甚至家長,對家政持有錯誤看法,以為「凡是女人就能教家政」,或者「家政課便是做手工藝」;尤其又受升學主義影響,家政課就像是學生的「學習假期」,大腦停止活動,全身只剩下幾個手指頭在工作狀態中。

周淑玲舉例說,她曾在一所明星國中試教,要求學生看課本、做教學評量,不料學生大叫「家政課還要考試?」進入福安國中後,第一學期上縫紉,學生的反應是「何必學這個,買就有了!」上烹飪課時,學生的興趣只在玩鬧一陣吃喝一番,對於如何使用烹飪器具、處理工具、購買合理分量及如何調理菜餚、待客等知識,並不覺有學習必要,這種觀念都應該改正。

周老師說,由於社會變遷,有關持家技術可說日新月異,而家政老師要憑著「過去」學得的技能,教「今日」的學生去適應「未來」的生活,在能力上可能也有不及之處。

她表示,學生的錯誤觀念,家政老師也要負責。她說,現今的家庭轉以消費及休閒活動為主,家政老師應偏重消費教育及安排休閒活動的灌輸,而且將來學生也許要面對一個使用電腦管家、機器人做工的家庭,家政老師不應該現在還教學生隨便做兩樣手工,散散漫漫的打發時間。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