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沒落「特產」從全球綻放到逐漸被遺忘

聯合新聞網 葉宛婷
丸竹生產的蜜粉與開運避邪香皂,頗受年輕人歡迎,阿婆親切的態度,也讓客戶有回家的感...

台灣早期的化妝品,例如明星花露水和丸竹香粉,曾聲名遠播於全世界,傳統的「膨粉」,也就是新竹香粉,在日據時代就已經在台灣社會流行起來。到了民國50年代,新竹市竹蓮街形成一條「香粉街」,幾乎所有店家都是香粉製造廠。

 【推薦閱讀】
 50年代刷牙必備!「牙粉」的一片天
 鄉村獨有的特種行業 在時代洪流下沒落的牽豬哥 

香粉除了可以用於祭祀,也可以當爽身粉,還有些女性會將香粉用於挽面或作為蜜粉使用。相較於痱子粉,新竹香粉小小一塊,不會在空氣中飛散影響呼吸道,也不會因不小心打翻,而灑得到處都是。

香粉還有一個有趣的用途,曾有一陣子偽鈔問題嚴重,一些店家發現只需用價值30元的一塊小香粉,便能方便地辨別鈔票的真偽,輕輕沾取少量在千元鈔票上的「壹仟元」字樣下方擦拭,即可立即判斷其真偽,一塊香粉大概可以使用一年的時間。

新竹香粉的盛行程度曾和米粉、貢丸並列為新竹的三大特產之一,同時是新竹重要的出口商品。早年香粉被當成化妝品使用最為廣泛,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是日據時代就創立的「丸竹化妝品」,以純手工製作聞名於日本和南洋地區。

然而,台灣光復後不久,國民政府開始徵收貨物稅,化妝品的稅率高達百分之百,導致竹蓮街上的香粉店紛紛關閉,僅有丸竹化妝品堅持下去,並繼續經營到第三代。擁有近百年歷史的新竹香粉,隨著西式化妝保養品的盛行而式微,香粉逐漸成為老婦人的象徵,流淌在你我的回憶之中。

新竹香粉的哀怨

1979-02-23/聯合報/09版/萬象

【圖文:馬安一】

提到新竹的特產,大家很快就聯想到米粉與貢丸,可是卻不知道在三、四十年前,新竹的「香粉」,更是聞名遐邇,遠近皆知。這也是新竹賺取外匯的重要特產之一,由於現代化粧品工業的發達,新竹香粉已漸被人遺忘了。

新竹香粉是以新竹白粉加香料而成,白粉則以大理石為原料,用石磨磨細而成,這些大理石曾來自上海、寧波及天津,也有遠從日本九州熊本縣進口的,民初並用過台省蘇澳所產的大理石。民國廿年左右,因日本進口量減少,有人取用純淨石灰石為原料.目前少數僅存的香粉業者,均採用省產大理石為研磨成粉的原料。

新竹香粉業的創始,是在清光緒廿年左右,有莊泉成行號及彭姓業者,在現今新竹市康樂里設廠製造,同時間另有經營油業的江龍鳳,在現在新竹市竹蓮里開設全得美行號,兼營香粉業,到民國十年左右,因香粉市場擴大,業者增多,而且幾乎全部都集中在竹蓮里一帶經營。

據說,當時莊泉成行號創設香粉業的動機,是由於該行自大陸移民新竹後,原以務農為主,為了繁榮農村,擬提倡副業,即以甘蔗尾餵牛,用牛推磨磨粉,以增加收入,可以說,這是台灣最早,也是最具規模的「客廳即工場」。

民國十四年,日據台灣總督府技師平井政吉,認為新竹香粉,如加以研究改良及宣傳,必大受歡迎,遂有劉金源組織「新竹化粧合資會社」,產銷著名的「丸竹牌」香粉,這時推磨的動力也由牛力改為電力。

丸竹牌香粉的本舖,在現今竹蓮街九十五號,目前已改名「丸竹化工實業有限公司」,主持人為劉金榜,是劉金源的兒子,劉金榜說,在香粉業全盛時期,竹蓮街一帶業者達四十家左右,可以說幾乎整條街都是,可是現在只剩下了他一家,及少數衛星工廠般的生產者。

據縣政府於民國四十年所作的統計資料,香粉業者計有廿八家,年產香粉廿四萬打,及重質碳酸鈣一百萬公斤,隨著歲月的轉移,時代的變遷,這種盛況已大不復前。

新竹香粉所以能成為新竹特產,最大原因是成品絕無鉛質,不傷皮膚,故深受婦女喜愛,第二個原因則是製造方法精密,粉未細緻,且成本低廉;省衛生試驗所曾對新竹香粉加以分析,確認其不含鉛質,不但可供化粧,也可用於擦身。

新竹香粉的製造過程是,先把大理石或純淨石灰石,滲碳酸鈣與清水,碾碎,然後放入石磨中碾成糊狀粉漿後,再經二段水篩,把磨成的粉漿分缸沉澱,然後取出沉澱缸中最上層的細嫩粉漿,曬乾,加入香料包裝即成。

今年五十五歲的劉金榜表示,他家經營此業已有五十年了,現在他的兒子劉其昌也將接棒,這段期間他看到新竹香粉由盛而衰,內心不無感嘆,目前在國內,新竹香粉已漸為人遺忘,僅被用來作「敬神粉」或「白鞋粉」,甚至用為粉刷牆壁的染料。

目前丸竹公司的產品,仍有香粉、金銀卵粉及金珠粉三種,名稱不同,成份一樣,大都銷往東南亞一帶,因為那兒的華僑很喜歡用來作爽身粉,劉金榜認為,這一含有濃郁地方色彩的特產,政府似應對其生產、銷售有所協助,否則新竹香粉終有成為「歷史名詞」的一天。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