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休閒牧場「飛牛牧場」 曾是偶像劇最愛取景地點

2025-11-12 11:53 舒憶

飛牛牧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12/18 牟迎馨攝影)
飛牛牧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12/18 牟迎馨攝影)

位於苗栗縣通霄鎮的飛牛牧場,當初因為「薰衣草」、「海豚灣戀人」等多部偶像劇以及MV在此地取景,因此聲名大噪,吸引大批年輕人前往,成為熱門的休閒牧場,也是國民旅遊、未婚聯誼、兒童夏令營等活動的熱門景區。

飛牛牧場的前身,是17名青年通過政府的招考,前往美國學習專業的養牛技術,返台後於1975年成立「中部青年酪農村」,占地約五十甲,每人各自經營三甲地,畜養十二頭牛。由於經營得相當辛苦,最後只剩三人堅持下來,他們決定頂下所有土地重新出發。1995年轉型為當時農委會提倡的休閒牧場,名為「飛牛牧場」,「飛」代表蝴蝶,因為牧場致力於蝴蝶復育,「牛」意指作為招牌的乳牛,「飛牛」合在一起表示牧場有很多的蝴蝶、飛鳥與乳牛。

位於海拔約兩百公尺上下的緩坡地形,飛牛牧場擁有台灣罕見的自然景色,由於地勢起伏有高低變化,不只可以看到廣闊的草原,在高處還可遠望到通霄海邊。飛牛牧場除了有乳牛、蝴蝶、綿羊等生態區,還有餐廳、住宿區等設施,提供給遊客各類遊程體驗,以及烤布丁等周邊產品。

由於2001年開始國內實行周休二日,帶動國民旅遊的風潮,許多民眾趁機前往戶外踏青,台灣各地遊憩景點的人潮湧現,飛牛牧場也因此受惠。2007年,飛牛牧場引進台灣第一批的娟姍牛(Jersey),雖然乳量較少,但乳脂質含量較高,香濃的口感,是製作乳酪的絕佳原料,也適合加入一般的牛奶調和,成為牧場的活招牌。

《台灣牧場奇蹟》

牛仔兄施尚斌把荒野變樂園

二十年前,他來到通霄,當地人心疼地說「被騙去內山賣了」。誰也料不到,一片野地,竟能展現出台灣農村生命力……

1995-10-30/聯合報/34版/鄉情

【記者林秀芳╱通霄報導】

苗栗縣通霄的山間,有一位蟄伏近二十年的牛郎,他靠著兩隻牛起家,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弟兄,共創了台灣牧場奇蹟。南和里由一片荒野成為如今的休閒新樂園--酪農村飛牛牧場,施尚斌的拓荒精神,賦予現代農夫新的形象,也展現台灣農村的生命力。背負債務牛仔拓荒走進酪農村之前,車子會經過寬闊的柳榕和欖仁樹林道,走來舒爽宜人,很難想像它曾是荒蕪的野地,就是憑著施尚斌與一干牧牛青年共同以雙手開出的山路。

人喚「牛仔兄」的施尚斌,乍看是十足莊稼漢,渾身散發著熱力,不像是五十歲的人,深談之後,發現他除了有典型農村人的苦幹特質,還有過人的膽識。表面上,是個養牛的牧場主人,骨子裡,他充滿知識分子關懷社會脈動的熱情,話匣子一開,毫不掩飾他的自負。

二十年前,施尚斌與其他十六名青年,從國外學得牧場經營歸來後,在當年農牧局輔導之下,找到這塊五十甲的土地,他們都是外地人。施尚斌回憶起當年蠻幹的精神,自己也覺得憨得可愛:「每天早上,帶著便當盒,鑽入比人還高的草叢,天黑才出來。茫茫草海中,誰也看不到未來。當地人看到這批少年郎,還帶有幾分心疼地說:『那十七隻牛,被騙去內山賣了。』」

就這樣,一面開路,一面養牛,十七個人,每人分得三甲地,各自養十二頭牛,日子在艱苦中熬著。民國六十八年,經濟開始好轉,可是牛奶工廠賺不了錢,十四個人耐不住苦,分別離去,留下施尚斌和李穎耀與吳教瓊三人,他們決定以市價兩倍的錢頂下所有土地,同時也背負了所有的債務,開始了真正的牛仔拓荒史,也為今日的酪農村奠下良好的合作關係。

這段期間,三個人共同面對債務問題,也共同和農牧局開會,偶爾也會合演苦劇,博取農牧局及銀行的同情,可以免還利息,在沒有任何抵押品的情況下,又能爭取補助。而輔導單位看到三人如此奮力經營農場,也樂意支助他們。在這段時間,施尚斌體會一件事,他說:「掉到海裡時,不能太用力游泳,要保持體力浮著,以待救援。」果然,民國七十八年,國科會開始輔導農場發展觀光休閒農業,推出鄉土之旅,三個人獲得兩千萬元補助,酪農村終於苦盡甘來。發展觀光眼光放遠三個人合作當然偶爾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可是經過協調,彼此總能達成共識,最奇特的當然是他們合作的組織方式。施尚斌研究所有的企業經營組織,他說,所有組織,只有村落和廟宇是可以長久經營存在。彼此,有一個基本的相同理念與利益共同點。他們三個人各自有獨立的牧場,然後再共同投資在酪農村內以農村社區方式合作發展觀光農業,觀光資源同有,而且可以無限擴展。

施尚斌並不急於作宣傳,他認為,酪農村蘊含的資源無限,而且逐日壯大,時間越久,樹也長得越美。民國七十五年,這個園區找到了日本最著名的觀光牧場設計家阪田信野,三個牧場合夥人,曾心急地向設計家表示,希望在兩三年內賺錢,阪田先生正色地告訴他說:「這是個失敗的想法,因為牧場要到相當程度的美,至少要十年,十年後就是你們的天下了。」如今一晃已十年,放眼望去,台灣大部分風景區多開發為機械遊樂區,像酪農村如此遼闊且自然的牧場風光,還真是絕無僅有呢!施尚斌很慶幸當時聽信日本專家的話,「如今很難找到競爭對手,而且我確信酪農村還可以隨時日調整得更美。」施尚斌言下頗為得意。

談到酪農村的經營,自不能不提施尚斌的奮鬥過程。這位生長在彰化的農家子弟,練就了十八般武藝,都是點點滴滴累積的。從小生長在大家庭裡,他說,每天吃飯的人口至少有五十人,三張桌子還坐不下。記憶最深刻的是九歲時,八七水災前鬧乾旱,他和哥哥得連夜踩水車,到後來腿都腫得不能走路,而家中的瓦窯也要他幫忙翻土,所以他的臂膀腳力都比別人結實。迎向命運努力經營從小不愛讀書,也曾留級一年的施尚斌,偏對英語有興趣,就讀秀水農專時對獸醫本來就很有興趣,又幫哥哥養牛,畢業後,哥哥把僅有的兩頭牛交給他養,適巧,農復會要徵選青年到美國及澳洲受專業酪農訓練,施尚斌抱著好玩的心理應試,竟一試而中,平時的養牛經驗加上不錯的語文能力,此時全幫上忙了。

施尚斌被分發到美國,他說,政府所謂的補助,其實只是一張到洛杉磯的單程機票,因此,到美國後,得半工半讀,每天清晨四時半就得起身工作,四十五個人中,只有少數幾個人有務農實務經驗,而他早已習慣這樣的生活,很多人則吃不了苦,最後回到中部酪農村的也就是他們十七個青年,而真正熱愛這塊土地育堅持理想的就是施、李、吳三人了。

施尚斌說,人的一生變化太大,而成功除了機運,還得靠經驗的累積、厚植實力以待。以他個人來說,很多是在不得不接受的情況下一力承擔而走出一條路來。就拿養牛來說,他從美國受訓回來,家人立刻為他買了一批牛,想不接受都不成,對於命運的安排,他不抗拒,而是努力經營,再從中學習發掘出樂趣。譬如農場中鑿井,他跟著師傅學會了地質,找專家設計農場時,他也學會如何找最簡單的建材,蓋出最實用又有格調的房子,如今,再沒有事情能難倒他了。

施尚斌自己的牧場,牛隻養得非常健壯,牛乳品質也好。參觀他的農場,不必忍受牛糞之臭,一切都很現代化。他黎明起身打理之後,還有閒情可以享受自己創造的田園風光,瀟灑快意,沒有一般事業家的忙碌煩愁,彷彿一切未來皆在掌握中。

這些成長的經驗,施尚斌說,光讀書是學不到的,每個人都應自己走過。不過,他樂意傳授他的經驗,縮短後來人的學習時間。農家子弟出身,施尚斌深感目前國內教育理論大多與實際經驗相去甚遠。因此,他除了把酪農村規畫為大自然的學習園地外,下一階段就是開設農業小學,讓想務農的人都能學以致用,人人都能圓一個人生的夢。

最新文章

飛牛牧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12/18 牟迎馨攝影)

熱門休閒牧場「飛牛牧場」 曾是偶像劇最愛取景地點

2025-11-12
北市川端、雙園及馬場町堤外居民婦孺約兩百人,九日再度前往中山堂廣場請願,現場引起...

從日軍練兵場到白色恐怖刑場 馬場町公園見證台灣歷史變遷

2025-11-11
台北北投中心新村於2011年登錄為北市文化資產「聚落」,並獲國防部核定為國軍老舊...

臺灣唯一的溫泉軍醫眷村 解密北投中心新村

2025-10-15
台大學生昨天在舟山路抗議,要求校方應立即停止封道工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

「舟山路」將台大一分為二 這條神祕道路的前世今生

2025-10-08
許多在台中工業區工作民眾,每天上下班取道龍井鄉東海別墅社區內東園巷進出,因巷道狹...

「東海別墅」過去為花園洋房社區 後來發展為台中大專生住宿區

2025-09-28
昔日樣貌 建商承諾將萬華區「青雲閣」與周邊娼寮立面蓋回來,打造成文化老街。圖/聯...

位於萬華的百年娼寮古蹟 青雲閣2014年曾遭建商強拆

2025-09-17
市府要辦第一百處古蹟票選活動,俗稱「大菜市」的西門市場大門別具風味。圖/聯合報系...

在地人都叫他「大菜市」 台南百年古蹟中西區「西市場」

2025-08-29
黑松汽水在台北市復興南路的舊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09/01  蔡育...

鐵路地下化帶來契機!微風廣場前身竟是黑松汽水台北工廠

2025-08-26
通往垃圾場的便道沿線到處可見垃圾漂浮在淡水河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5/0...

歷經近10年才整治完成 過去淡水河的「垃圾山」奇觀

2025-08-25
合興車站被套上了愛情符號,從愛情到幸福,是一段很近也很遠的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合興車站被譽為「愛情車站」有一段浪漫故事! 車站曾一度幾近廢站被曾姓夫妻認養重生

2025-08-18
新同樂餐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08/30 曾學仁攝影)

昔日名列台北三大魚翅餐廳「新同樂」輝煌三十年走入歷史

2025-08-13
色情錄影帶問題,於冰果室播放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2/11/01 本報...

70年代冰果室不只賣冰!還是看摔角與色情影帶的神秘角落

2025-08-12
爭議不斷的台南醫院前方南方公園,年底前將走入歷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5/...

當年南方公園多熱鬧? 美食飄香、連明星來台南都指定這裡開唱!

2025-08-06
台大土地公。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7/06/30 韓青秀攝影)

考上台大靠祂保佑?「土地公廟」藏身台大校園 大考、期末考學生搶拜

2025-07-30
西門町街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1/01/15 高鍵助攝影)

60年代台北人都在這裡玩! 「今日世界育樂中心」看表演 、逛街一棟搞定

2025-07-29
中華全國四季潛水游泳會的會員,以長泳方式經光華島橫渡日月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你記得光華島嗎?日月潭中央的無人島 曾開放觀光、供奉月老

2025-07-29
台中港舉行通航典禮,碼頭上人潮洶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6/10/31  ...

十大建設首項完成工程是它! 1976年啟用如今成台灣第二大商港

2025-07-28
台灣第一座的清水地熱發電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9-01-21 趙奇濤)

那年挖地熱救油荒 台灣第一座地熱發電廠啟用供電

2025-07-21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