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畔的時間長廊 在十三行博物館遇見古文明與現代浪漫
十三行博物館是臺灣第一座考古博物館,1955年一架空軍飛機行經八里上空,突然間飛機上的羅盤出現磁力異常的反應,因而發現了此處歷史遺址。歷經地質學家、考古學家前來探勘,確認了這裡是史前遺址,文建單位和地方政府合力維護國家二級古蹟,十三行遺跡轉變成保護層級更高的十三行博物館,因此於1998年興建了這座考古博物館,並於2003年4月24日開館。
屬於北臺灣地區鐵器時代的十三行文化,是目前臺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博物館設有遺址出土各項重要文物展示,詳細介紹了有關十三行文化。一千多年前,淡水河左岸居民的生活作息,隨著過往遺跡的發現,住的是干欄屋,用的是人面陶罐,這是我們現代人難以想像的生活方式。。
新北市文化局轄下有18處文化場館,而十三行博物館位於風光明媚的八里左岸,建築外觀以簡約的清水模為設計,設有跨時空距離的時間長廊,以及放射狀鋼鐵軸線建成的鯨背沙丘,背脊如自由地奔向海洋的線條,該建築不僅曾獲台灣建築獎和遠東建築獎,一度吸引許多新人取景拍婚紗,成為拍攝婚紗熱門地點。
走訪十三行博物館認識文化遺址,除了可以增廣見聞,還能從八里遠眺對岸的淡水。館方也不時藉由各種寓教於樂方式,提供親子家庭同樂的活動,一方面推廣考古教育,另一方面結合其他周邊景點活絡入館人數。
十三行磁鐵牆 拼貼可愛臉譜2014-09-20/聯合報/B2版/新北綜合新聞
【記者李易昌╱八里報導】「媽媽妳看,這是我貼出的臉!」十三行博物館將館內二樓樓梯旁的閒置空間,改造成一面全幅落地的磁鐵牆面,昨天洪姓小姊妹拿起彩色的幾何形狀磁鐵拼貼圖樣,趣味橫生。
十三行博物館為充分利用館內空間,先將2樓廊道打造成兒童遊戲區,日前更改造樓梯旁牆面,利用間接讓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鐵」,創造一面磁鐵牆面,讓遊客在參觀博物館時,透過不一樣的方式認識博物館。
教育研究組承辦人陳築萱表示,除了融入十三行博物館最重要的「鐵」元素,也在牆上繪製史前六大陶罐,讓遊客發揮巧思,用磁鐵拼貼陶罐造型。
陳築萱說,小朋友可以透過將多樣色彩的磁鐵往畫有幾何陶罐圖樣的牆面貼,從中學到色彩及幾何圖形,充滿教育功能。洪家母女就玩得很高興。
館長吳秀慈說,之前的「高腳屋造型磁鐵牆面」受好評,這次遊客巧思總讓陶罐變成五花八門的臉譜,讓牆面添加活潑氣息。
最新文章
-
在地人都叫他「大菜市」 台南百年古蹟中西區「西市場」
2025-08-29 -
鐵路地下化帶來契機!微風廣場前身竟是黑松汽水台北工廠
2025-08-26 -
歷經近10年才整治完成 過去淡水河的「垃圾山」奇觀
2025-08-25 -
合興車站被譽為「愛情車站」有一段浪漫故事! 車站曾一度幾近廢站被曾姓夫妻認養重生
2025-08-18 -
昔日名列台北三大魚翅餐廳「新同樂」輝煌三十年走入歷史
2025-08-13 -
70年代冰果室不只賣冰!還是看摔角與色情影帶的神秘角落
2025-08-12 -
當年南方公園多熱鬧? 美食飄香、連明星來台南都指定這裡開唱!
2025-08-06 -
考上台大靠祂保佑?「土地公廟」藏身台大校園 大考、期末考學生搶拜
2025-07-30 -
60年代台北人都在這裡玩! 「今日世界育樂中心」看表演 、逛街一棟搞定
2025-07-29 -
你記得光華島嗎?日月潭中央的無人島 曾開放觀光、供奉月老
2025-07-29 -
十大建設首項完成工程是它! 1976年啟用如今成台灣第二大商港
2025-07-28 -
那年挖地熱救油荒 台灣第一座地熱發電廠啟用供電
2025-07-21 -
「元寶樂園」曾是南部囡仔的天堂! 當年一開幕便在南部造成轟動
2025-07-11 -
曾是天母人的夏日回憶! 「克強游泳池」預計改建全民運動館
2025-07-09 -
90年代話題樂園!戴勝益打造全台首家可騎鴕鳥的「ㄅㄧㄅㄧ樂園」
2025-07-09 -
高雄的地下精神院所「龍發堂」 半世紀以來封閉治療惹議
2025-07-03 -
「金門大橋」一條花了12年蓋的橋,如何從選舉口號走上現實?
2025-06-26 -
科教館不是一直在士林?70年歷史最早竟藏身板橋公園!
202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