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座的預力混凝土大橋 任務未完成卻先垮了|中興大橋

2022-12-20 16:28 報時光

台北中興大橋通車啟用典禮四日揭幕,圖為中興大橋一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10/4 陳維在攝影)
台北中興大橋通車啟用典禮四日揭幕,圖為中興大橋一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58/10/4 陳維在攝影)

在台北開始起步朝都市化發展的期間,中興大串接起西門町與三重,這是當時遠東及台灣第一座預力混凝土大橋,不僅為交通建設的里程碑,也有背負著繁榮發展的使命!

1955年以前,跨越淡水河兩岸的橋梁僅有一座臺北大橋,因人口增加、都市發展,台北橋已不足以承載龐大的車流量,政府決定興建中興橋,中興橋於1958年完工通車,這也是戰後時期完成的第二座大橋。

1986年11月30日晚間,中興橋突然斷落,造成6名路過的機車騎士受傷。事後追查可能是因為當年建造時偷工減料促使,也因為沿岸部分地區被嚴重濫採砂石,橋墩遭到沖刷而裸露,造成橋面斷裂。1988年10月,改建新橋,並於同年12月1日通車。

中興大橋興建始末

1958-10-04/聯合報/03版/

【本報記者陳啟福】一座跨越淡水河一千○五十五公尺的遠東最長的預力混凝土大橋--中興大橋,定於明(四)日開始通車;譽其為「遠東最長預力混凝土大橋」的是世界預力混凝土會議的一本論文專集,以及美國、日本、澳洲、菲律賓等國的許多建設工程界的著名刊物,而不是自由中國工程人員的自詡。世界預力混凝土會議是一九五七年七月廿九日至八月三日為期一週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在該項會議紀錄和四十二個國家參加會議的多位專家論文的巨冊中首先推薦的。

在台灣使用預力混凝土建造橋樑,「中興大橋」以前即有許多小橋樑試用過,由於它的優點很多,工程費用又省,於是「中興大橋」決定這樣建造。從測量、設計、施工各個階段,始終並沒有聘請外籍的工程師指導,而且相反地,在大橋施工中尤其四十公尺九十五噸的大樑用人工架起上墩,曾博得外籍工程師稱讚,他們由於懷疑而先後趕來參觀,及至身歷其境,才表示驚佩。其中有一項三十公尺大樑設計時,混凝土的強度提高到每平方公尺四百公斤,折合每平方寸五千六百八十磅,這種高強度的混凝土在施工時要特別小心,在美國亦極少見,因此引起外國的工程雜誌紛紛介紹。

中興大橋全長一千○五十五公尺,橋面寬十四公尺半,台北市方面橋端引道自橋頭到成都路口共一七七公尺,台北縣二重埔方面的引道長達一千○四公尺。全橋共分六十一孔,計四十公尺的五孔,三十公尺一孔,十五公尺五十五孔,所有基樁及大樑均用預鑄,在工地附近設廠鑄製,所用的工數,統計達一萬工以上。

建橋的經費三千萬元,由台北縣市各半負擔,台北市由市庫撥付,台北縣向台銀貸用,台北縣二重埔引道的建築費一百九十五萬元,及地上物補償費三百二十五萬元,共五百二十萬元,均向台銀借用,現在無法攤還,所以才要征收「受益費」。收費期間到台北縣所借用的五百二十萬元滿額及一千五百萬利息還清為止。台北市方面地上物補償及引道都是自己出錢,在成都路與康定路口建一座六十公尺的圓環,中間建立一座紀念碑,通車典禮就在此舉行。橋頭兩邊的兩隻大獅,是由師大藝術系教授闕明德用水泥雕刻而成。

當年偷工減料後遺症 今朝橋墩塌陷多災難

1986-12-01/聯合報/07版/第七版

【本報記者李漢昌特稿】台北市與台北縣三重市之間的中興橋,在興築之初就曾發生舞弊及偷工減料,後來又曾發生橋墩下陷及橋面裂縫情形,如今竟發生橋墩及橋面一同塌陷,可謂多災多難。

中興橋興築於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完工於四十七年十月四日,長一千零五十五公尺,當時是遠東最長的預力混凝土大橋,所以十分風光。

當初建中興橋的目的,是以防空疏散為主,繁榮地方為副,所以該橋原名是「淡水河疏散大橋」,又因這座橋兩邊橋頭各有一對英武的石獅鎮守,使中興橋一度成為全台聞名的名勝。不過大橋完工次年,台北市議會就發現工程發包和議價手續有問題,當時的議會專案小組查出大橋興建委員會向省林務局請購的一萬多立方公石一級檜木,被改換為杉仔板,標購的鋼筋數量也與實際不同,這件工程舞弊及偷工減料案,也鬧了好幾年才漸漸被遺忘。

五十四年六月,中興大橋靠台北市方面的橋面出現裂縫,經查是第六十號橋墩下陷、傾斜,旁邊的五十八及五十九號橋基因河床被大水沖刷,造成伸縮縫變形,經組成整修小組,於次月完成橋面及橋基保養。

五十六年,中興大橋再度發生橋墩下陷,六十一年,台北市政府工務局為設立環南高架橋,在中興大橋橋頭附近興建引道,甲種車輛改行橋面慢車道,又造成橋墩下陷,不料這次會發生嚴重問題。

最新文章

八里、淡水渡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4/10/31 劉復基攝影)

淡水與八里之旅 穿越時光的水上渡輪

2023-09-25
重慶南路書店街。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4/29 游輝弘攝影)

重慶南路書店街 從繁華到商旅 台北文化變遷全紀錄

2023-09-25
墾丁福華飯店的星際碼頭科幻主題樂園,在中秋夜有多項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

1998年開幕的高科技樂園 風光短短幾年就停業|星際碼頭

2023-09-22
台東縣目前全縣碩果僅存的「大同戲院」,侷促台東市區大同路巷內,外地人不容易找到。...

台東近四年沒有電影院!九〇年代台東唯一戲院遭祝融 

2023-09-21
高雄縣大世界國際村遊樂區設施規畫完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7/02/18 ...

高雄遊樂園三度改名 峇里島觀光局贊助仍不敵市場競爭

2023-09-19
台中市英才路上的洲際飯店大樓,四十七層樓高為中部地區最高的大樓,興建到一半目前正...

台中世華國際大樓興建波折 洲際飯店計畫胎死腹中

2023-09-18
陽明書屋是蔣公最後一個行館,開放三年,參觀者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2/0...

蔣公最後、最大的行館 陽明書屋藏祕密通道

2023-09-18
屏東縣滿州鄉佳樂水風景區受颱風重創休園1個月,不知情的遊客被擋在園外,發現入口造...

昔日的高人氣風景區:「海神樂園」佳樂水

2023-09-15
全台最早眷村 篤行十村文化保存園區資訊服務站,位在「毋忘在莒」碑東側。圖/聯合報...

全台最早形成的眷村!張雨生、潘安邦的故鄉「篤行十村」

2023-09-13
歇業多年,建物仍未拆除的新興戲院,讓老一輩民眾緬懷中去找記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風華一時到牛肉場 台東80年老戲院不復存在

2023-09-12
雲嘉南地區老字號全買大賣場兼生鮮超市,全部19家店吹熄燈號,嘉義市興業總店高聳長...

雲嘉南地區特有的賣場 「全買」經營二十年熄燈

2023-09-08
市府將致力改善德安購物中心周邊的交通及停車問題,還要在附近開發新停車場。圖/聯合...

不畏百貨業蕭條 2000年「德安購物中心」成台中東區最大商場

2023-09-08
淡金公路上的海灣新村因住戶搬遷成為治安死角,石門鄉公所有意整頓卻束手無策。圖/聯...

曾封「白沙灣鬼屋」海灣新城廢墟多年煥然一新!

2023-09-06
翁倩玉昨日暢遊「小人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5/08/10 郭肇舫攝影)

小人國的魅力 歷久彌新 一窺環遊世界夢想

2023-09-05
合歡山松雪樓一帶昨天還白皚皚一片,許多人上山賞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7...

合歡山松雪樓曾是滑雪場招待所 一窺冬季雪景舊照

2023-09-05
玉兔文具公司改造老舊廠房成為觀光工廠,取名為「玉兔鉛筆學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黃桿藍帽」台灣第一支國產原子筆! 走訪玉兔鉛筆工廠的回憶

2023-09-04
台中火車站鐵路餐廳將改頭換面吸引顧客上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11/0...

台中火車站舊樣貌 曾設鐵路餐廳及平價便利商店

2023-09-02
台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廿三日為舉行通車典禮預演,小朋友開了十輛車由模擬車站出發,穿...

90年代兒童駕訓班 仿實境街景小孩也可以學開車

2023-08-3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