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逾30年 馮翊綱、宋少卿共組「相聲瓦舍」上台一鞠躬

2024-01-08 11:24 舒憶

「相聲瓦舍」的兩位搭檔馮翊綱(左)和宋少卿(右),在停歇整場播配演出之後四年,應皇冠藝文中心之邀,參與了「第一屆皇冠藝術節」的演出,他們一連四天再現嘴上功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4/03/03 本報記者攝影)
「相聲瓦舍」的兩位搭檔馮翊綱(左)和宋少卿(右),在停歇整場播配演出之後四年,應皇冠藝文中心之邀,參與了「第一屆皇冠藝術節」的演出,他們一連四天再現嘴上功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4/03/03 本報記者攝影)

「馮翊綱、宋少卿,上台一鞠躬。」相聲瓦舍的忠實觀眾,都對這段開場白相當熟悉。相聲瓦舍的創立故事,要從戰後台灣的第一代相聲演員說起,以吳兆南、魏龍豪為代表,除了現場表演,也在廣播電台主持相聲節目,此時的聽眾多為外省人。

1980年代開始,表演工作坊推出一系列相聲舞台劇,包括1985年「那一夜,我們說相聲」、1989年「這一夜,誰來說相聲?」、1991年「台灣怪談」等作品,造成巨大的轟動,也讓相聲這項傳統表演藝術跨出同溫層,讓不少年輕人開始接觸相聲。

「相聲瓦舍」也是這波新浪潮的產物,1988年由馮翊綱與宋少卿創立,2001年增加成員黃士偉。與前一代相聲演員相比,相聲瓦舍的主要成員為學院派出身,都是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畢業,因此他們的相聲表演有更多現代性的創新。

相聲瓦舍新作《大寡婦豆棚》與倪敏然(中)關係匪淺,也是雙方首次合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12/19 王忠明攝影)
相聲瓦舍新作《大寡婦豆棚》與倪敏然(中)關係匪淺,也是雙方首次合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12/19 王忠明攝影)

相聲瓦舍的作品充滿黑色幽默,劇本創作主要由馮翊綱負責,他常以中國歷史文化為素材,發揮借古諷今的警世效果。馮翊綱長年在大學任教,對相聲的創作與推廣有其理念。相聲瓦舍曾經被批評不算相聲,而是說書或話劇。但馮翊綱認為,相聲瓦舍在這三十年來演的是喜劇,他在演講或課堂上常用「comedy」的概念談相聲文化。這種不拘泥於傳統的作風,這也是相聲瓦舍在台灣受到一票觀眾歡迎的原因。

馮翊綱宋少卿 成立相聲瓦舍

1988-07-28/聯合報/05版/文化‧藝術

【台北訊】相聲界又有了新血輪。國立藝術學院的馮翊綱及宋少卿成立了「相聲瓦舍」,每週日下午四時卅分,在植物園荷花池畔,他們試圖呈現傳統及現代題材的相聲作品。

在室外即興相聲表演歷練下,八月七日起,「相聲瓦舍」將在舊情綿綿小劇場演出三場,入場券除在植物園假日表演現場發售外,功學社、知新、金石堂汀卅店、宇音、均有發售。

瓦舍小品

寫戲的和演戲的

徐志摩寫的劇本,文筆真是好啊!但……怎麼演?

2007-10-16/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馮翊綱】與南方朔先生擦肩而過,很把握時間地聊了兩句。先生說:「你們說相聲的腳本,可不可以不要自己寫?」這話把我好生嚇了一跳!怎麼?我的劇本實在寫得不行嗎?戰戰兢兢問道:「這……老師,您的意思是……」他續說:「專業分工嘛,國外不都這樣,寫劇本的只管寫,演員不分心,只管排戲。甚至,請那些經常寫小說、散文的作家來寫劇本,不是很好?」原來,他是泛談,沒有針對性。

南方朔先生不知道我實質上是一個編劇,只因【相聲瓦舍】沒有兩個宋少卿,所以,寫劇本的馮翊綱也得上陣,充任一個捧哏的。所以,下次誰要跟我說:「阿綱,你可不可以只管好劇本,別上台了!」那時我才真該害怕。

然而,不懂表演,根本不能提筆寫劇本。中國古典戲曲,追求「案頭場上,兩善其美」,似乎預留著劇本僅供案頭閱讀的趣味,但將戲劇廣義看待,我們把戲文搬上舞台是個必然的任務。表演者是戲文的終端,戲文上不了口,上不了身,上不了台,便屬無用。懂表演的人,未必一定得是演員,但常寫小說、散文的人,卻不一定懂表演。雖也是泛談,沒有針對性,然而有興趣可以看看徐志摩寫的劇本,文筆真是好啊!但……怎麼演?

相聲尤其厲害!這是專為表演而生的劇種,從未聽說哪一個段目是「案頭相聲」。相聲的表演,同時存在三個層次:「角色」、「敘事者」和「演員自覺」,三者輕重比例並不固定,隨著劇情或話題的演進,隨機調配,而且,演員的判斷與調整至為關鍵。即使是文字創造力極佳的作者,只要不懂表演,便難以寫出真正可以「執行」的相聲。老舍寫相聲段子,水準也有直追《茶館》的,皆因老舍是個懂表演的人,他甚至和梁實秋先生一塊兒上台說過相聲。

最近看到吳興國接受訪問,大談他的新戲,也讚揚張大春寫的劇本,興起處,當場唱起來!作家張大春懂表演,已經由場上人吳興國證明了,這是專業分工的正面例證。

作家不等於劇作家,乃是因為牽涉一層劇場專業性,天資聰穎、熱愛看戲或歷經過劇場訓練的作家,或許高興了,寫一部劇本給劇團演演,卻強求不來;但劇作家必定已是個作家,或許剛好也是個演員,只怕「嗜戲薄伶」的偏見。西方人確實比我們理解這個道理,叫莎士比亞只演戲,那劇本誰寫?叫莎士比亞只管寫,許多齣名劇就難以首演了。

最新文章

G-Music上半年度頒獎,﹝由左至右﹞Energy,蔡依林,SHE。圖/聯合報...

玫瑰大眾曾稱霸唱片通路 「g-music風雲榜」見證華語音樂高峰

2025-07-04
威聚唱片訓練藝人的才藝評比活動。圖為團體「Postm3n」。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王仁甫出道不是因「5566」 被遺忘的男團「Postm3n」王仁甫也曾是一員

2025-07-03
張小燕與曲家瑞(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8/11/23 鄭瓊中攝影)

曲家瑞從代班DJ成為媒體寵兒 麻辣女教授如今回歸校園

2025-07-03
「脫拉庫」在東區的華納威秀熱唱,師姐藍心湄(左三)與師妹盧巧音(右三)來助陣。圖...

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 「脫拉庫樂團」從少年到大叔青春不老

2025-07-02
「想死趁現在」編劇蘇照彬(右起)、導演陳以文、演員段鈞豪、高捷、戴立忍、戎祥合力...

台日合演黑幫片《想死趁現在》高捷、戴立忍、柏原崇同台飆戲!

2025-07-01
中影電影「黃埔軍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8/11/15 郭肇舫攝影)

經典愛國軍教片《黃埔軍魂》曾轟動一時 卻也留下一樁難解悲劇

2025-07-01
金曲歌王陳建年與上綜藝節目《小燕WINDOW》。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0/0...

台東警察奪金曲歌王!25年前最大黑馬陳建年擊敗張學友、陶喆奪下大獎

2025-06-30
來源:聯合報- 1988/01/03 - 24 影視娛樂

錄完音即乍逝的創作歌手「蔡藍欽」 沒有刻意宣傳下竟賣出驚人成績

2025-06-30
林淑容說,他喜歡演戲,如果有機會,無論電視劇、電影,都願意試試。圖/聯合報系資料...

模仿鳳飛飛奪冠到紅遍全台 「林淑容」的成名之路

2025-06-28
方炯鑌首張專輯發片輕唱會,昨天下午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16巷33弄10號花徑開...

曾被喻為2008年最強新人!方泂鑌一首〈壞人〉爆紅 近年卻消失歌壇

2025-06-27
永昇影業公司由鄧光榮(右三)、林青霞、陳莎莉、藍毓莉(左三)、甄妮、梁修身等主演...

70年代愛情文藝片《楓葉情》 兩歌后爭電影主題曲

2025-06-26
劉立立是今年最搶眼的導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0/05/09 郭肇舫攝影)

「瓊瑤劇教母」劉立立執導無數經典作品 也親身活成了一齣絕美而複雜的瓊瑤劇

2025-06-25
好萊塢童星馬森甘柏來台擔任反毒大使,並出席由他主演的電影「淘氣阿丹」的首映,圖為...

昔日票房失利卻翻紅Netflix冠軍!《淘氣阿丹》主角30年前還來台宣傳

2025-06-25
成龍(左起)、王班、雷夫馬奇歐在「小子難纏:空手道傳奇」合作。(圖/摘自IMDb...

不只成龍新片!「小子難纏」系列在美國曾有輝煌歷史 21世紀仍風光

2025-06-24
包小柏、包偉銘與包小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毒舌雙胞胎」包小松、包小柏 當年被二哥帶進圈曾是亞洲第一個偶像男團

2025-06-24
楊靜怡專程自美「蹺課」返台,為新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宣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消失影壇的仙氣女演員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女主楊靜怡一片成名後隱退

2025-06-23
「風中奇緣」女主角寶嘉康蒂是歷史上真實出現過的人物。(圖/摘自IMDb)

1995年迪士尼才在台有了分公司 首部發行卡通大片「風中奇緣」表現卻還好

2025-06-23
歌手蔡健雅西門町玫瑰唱片簽唱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6/08  陳再...

老將戰新秀同搶金曲獎華語歌后寶座 蔡健雅再戰生涯第5座

2025-06-22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