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逾30年 馮翊綱、宋少卿共組「相聲瓦舍」上台一鞠躬

2024-01-08 11:24 舒憶

「相聲瓦舍」的兩位搭檔馮翊綱(左)和宋少卿(右),在停歇整場播配演出之後四年,應皇冠藝文中心之邀,參與了「第一屆皇冠藝術節」的演出,他們一連四天再現嘴上功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4/03/03 本報記者攝影)
「相聲瓦舍」的兩位搭檔馮翊綱(左)和宋少卿(右),在停歇整場播配演出之後四年,應皇冠藝文中心之邀,參與了「第一屆皇冠藝術節」的演出,他們一連四天再現嘴上功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4/03/03 本報記者攝影)

「馮翊綱、宋少卿,上台一鞠躬。」相聲瓦舍的忠實觀眾,都對這段開場白相當熟悉。相聲瓦舍的創立故事,要從戰後台灣的第一代相聲演員說起,以吳兆南、魏龍豪為代表,除了現場表演,也在廣播電台主持相聲節目,此時的聽眾多為外省人。

1980年代開始,表演工作坊推出一系列相聲舞台劇,包括1985年「那一夜,我們說相聲」、1989年「這一夜,誰來說相聲?」、1991年「台灣怪談」等作品,造成巨大的轟動,也讓相聲這項傳統表演藝術跨出同溫層,讓不少年輕人開始接觸相聲。

「相聲瓦舍」也是這波新浪潮的產物,1988年由馮翊綱與宋少卿創立,2001年增加成員黃士偉。與前一代相聲演員相比,相聲瓦舍的主要成員為學院派出身,都是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畢業,因此他們的相聲表演有更多現代性的創新。

相聲瓦舍新作《大寡婦豆棚》與倪敏然(中)關係匪淺,也是雙方首次合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12/19 王忠明攝影)
相聲瓦舍新作《大寡婦豆棚》與倪敏然(中)關係匪淺,也是雙方首次合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12/19 王忠明攝影)

相聲瓦舍的作品充滿黑色幽默,劇本創作主要由馮翊綱負責,他常以中國歷史文化為素材,發揮借古諷今的警世效果。馮翊綱長年在大學任教,對相聲的創作與推廣有其理念。相聲瓦舍曾經被批評不算相聲,而是說書或話劇。但馮翊綱認為,相聲瓦舍在這三十年來演的是喜劇,他在演講或課堂上常用「comedy」的概念談相聲文化。這種不拘泥於傳統的作風,這也是相聲瓦舍在台灣受到一票觀眾歡迎的原因。

馮翊綱宋少卿 成立相聲瓦舍

1988-07-28/聯合報/05版/文化‧藝術

【台北訊】相聲界又有了新血輪。國立藝術學院的馮翊綱及宋少卿成立了「相聲瓦舍」,每週日下午四時卅分,在植物園荷花池畔,他們試圖呈現傳統及現代題材的相聲作品。

在室外即興相聲表演歷練下,八月七日起,「相聲瓦舍」將在舊情綿綿小劇場演出三場,入場券除在植物園假日表演現場發售外,功學社、知新、金石堂汀卅店、宇音、均有發售。

瓦舍小品

寫戲的和演戲的

徐志摩寫的劇本,文筆真是好啊!但……怎麼演?

2007-10-16/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馮翊綱】與南方朔先生擦肩而過,很把握時間地聊了兩句。先生說:「你們說相聲的腳本,可不可以不要自己寫?」這話把我好生嚇了一跳!怎麼?我的劇本實在寫得不行嗎?戰戰兢兢問道:「這……老師,您的意思是……」他續說:「專業分工嘛,國外不都這樣,寫劇本的只管寫,演員不分心,只管排戲。甚至,請那些經常寫小說、散文的作家來寫劇本,不是很好?」原來,他是泛談,沒有針對性。

南方朔先生不知道我實質上是一個編劇,只因【相聲瓦舍】沒有兩個宋少卿,所以,寫劇本的馮翊綱也得上陣,充任一個捧哏的。所以,下次誰要跟我說:「阿綱,你可不可以只管好劇本,別上台了!」那時我才真該害怕。

然而,不懂表演,根本不能提筆寫劇本。中國古典戲曲,追求「案頭場上,兩善其美」,似乎預留著劇本僅供案頭閱讀的趣味,但將戲劇廣義看待,我們把戲文搬上舞台是個必然的任務。表演者是戲文的終端,戲文上不了口,上不了身,上不了台,便屬無用。懂表演的人,未必一定得是演員,但常寫小說、散文的人,卻不一定懂表演。雖也是泛談,沒有針對性,然而有興趣可以看看徐志摩寫的劇本,文筆真是好啊!但……怎麼演?

相聲尤其厲害!這是專為表演而生的劇種,從未聽說哪一個段目是「案頭相聲」。相聲的表演,同時存在三個層次:「角色」、「敘事者」和「演員自覺」,三者輕重比例並不固定,隨著劇情或話題的演進,隨機調配,而且,演員的判斷與調整至為關鍵。即使是文字創造力極佳的作者,只要不懂表演,便難以寫出真正可以「執行」的相聲。老舍寫相聲段子,水準也有直追《茶館》的,皆因老舍是個懂表演的人,他甚至和梁實秋先生一塊兒上台說過相聲。

最近看到吳興國接受訪問,大談他的新戲,也讚揚張大春寫的劇本,興起處,當場唱起來!作家張大春懂表演,已經由場上人吳興國證明了,這是專業分工的正面例證。

作家不等於劇作家,乃是因為牽涉一層劇場專業性,天資聰穎、熱愛看戲或歷經過劇場訓練的作家,或許高興了,寫一部劇本給劇團演演,卻強求不來;但劇作家必定已是個作家,或許剛好也是個演員,只怕「嗜戲薄伶」的偏見。西方人確實比我們理解這個道理,叫莎士比亞只演戲,那劇本誰寫?叫莎士比亞只管寫,許多齣名劇就難以首演了。

最新文章

「媽媽萬歲」影星葉雯(右)等人戲劇花絮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1/08/2...

80年代華視當家花旦墜海身亡 經典媽媽形象深植人心

2025-04-23
校園偶像劇「黑糖群俠傳」,由兩大人氣偶像團體攜手,成員有小薰(後排左起)、小蠻、...

金庸、古龍看了會震驚! 偶像苦練當大俠 另類版的武俠劇《黑糖群俠傳》

2025-04-23
馬來西亞歌星羅賓(左)與李采霞(右)參加包國良(中)主持的中視節目「歡樂假期──...

走過近二十年的綜藝! 「歡樂假期」趣味連連還外銷至境外

2025-04-22
萊斯利尼爾森是「笑彈龍虎榜」的靈魂人物,搞笑很搶眼。圖/摘自IMDb

影史最搞笑白髮神探 偏在台灣未曾大賣!「笑彈龍虎榜」系列每次都遇強敵

2025-04-22
伍佰(右)、謝霆鋒昨天連袂出席電影「順流逆流」的記者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

伍佰擔綱男主角攜手謝霆鋒出演《順流逆流》即興誕生經典〈生日快樂歌〉

2025-04-22
羅賓威廉斯不會是大多數台灣影迷眼中真人版「大力水手」的最佳人選。圖/摘自IMDb

羅賓威廉斯《大力水手》初登大銀幕卻未受歡迎!大紅關鍵不是喜劇

2025-04-21
女子十二樂坊記者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06/18 陳俊吉攝影)

「女子十二樂坊」橫掃日本樂壇 連AV界也跟風!

2025-04-20
「終極三國」演員昨天在中和環球影城,舉行首站的北中南巡迴見面會。圖/聯合報系資料...

《終極三國》超過15年了!未開播先被罵翻卻成為90後難忘偶像劇

2025-04-18
歌手楊黎蘇留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4/21  陳炳坤攝影)

以〈銀河鐵路〉一曲成名!80年代冷豔前衛歌手楊黎蘇 

2025-04-18
圖左起為蘇慧倫、孟庭葦、羅映庭、金玉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991/01/0...

擋泥板女神蘇慧倫 封「四美圖」之一席捲90年代歌壇

2025-04-18
藝人侯麗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79/12/29 張福興攝影)

神似崔苔菁被發掘! 「侯麗芳」能主持也是一代人心中的「媽祖」

2025-04-17
第二十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石安妮獲最佳童星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3/11/...

「星星知我心」出學霸!童星石安妮息影轉行當駐美特派記者

2025-04-17
影星秦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5/02/06 郭肇舫攝影)

從瓊瑤「二秦二林」演到Netflix!秦漢出道逾五十載經典作品無數

2025-04-16
來源:聯合報- D2 娛樂大搜查(2003/04/07)

張國榮主演的最後一部電視劇《武林世家》 風華絕代的「哥哥」與青澀的張曼玉同台

2025-04-15
台視八點檔「英雄世家」演員謝祖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2/09/07 陳炳...

「磊哥」謝祖武當年是電視劇奶油小生!曾被封為「台灣湯姆克魯斯」

2025-04-14
韋禮安(中)昨天舉辦歌迷謝票會,現場演唱多首動聽歌曲回饋給歌迷。圖/聯合報系資料...

韋禮安以黑馬之姿奪冠 2007年〈校園歌喉戰〉決賽

2025-04-14
葉璦菱(右)踏入歌壇以來,四張「安打」水準的專輯唱片,都由鈕大可製作。圖/聯合報...

王牌製作人鈕大可37歲踏入樂壇 出了名多產又捧紅無數歌手

2025-04-12
伍佰台灣啤酒代言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4/21 郭肇舫攝影)

經典廣告「有青才敢大聲」!伍佰代言台啤竟大賣25億?

2025-04-11
xxx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