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電懋影業拼鬥 「國聯」意外在台結果
台灣早期電影史上,有三家公營製片廠(中影、台製廠、中製廠),它們幾乎佔據了國片市場,中影以攝製劇情片為主,台製廠、中製廠分別以紀錄片、軍事教育片為主。1955年開始,有一些民營公司出來拍台語片,雖然風格、意識形態不似公營片廠那般僵硬,但品質、趣味又比不上外國片。
1963年,李翰祥自編自導的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兩岸三地大紅,李翰祥因和香港邵氏電影公司產生矛盾,自邵氏出走,來台創立「國聯影業」。《梁祝》也並非只是引爆點,當時香港的兩大家影業「邵氏」及「電懋」早已激烈爭鬥,除了互相挖角外,還搶拍影片。
李翰祥後來被挖角至電懋,在老闆陸運濤的支持下,在台灣創立國聯影業。國聯剛成立時,缺少一線明星,李翰祥自香港帶來兩位年輕演員江青、汪玲,並開設「國聯訓練班」簽下鈕方雨、李登惠和甄珍,組成「國聯五鳳」。她們經常穿著同款旗袍、鳳仙裝一起亮相,出席影展、戲院剪綵等公開活動。
「國聯」的成立,無疑大幅提升台灣製片公司的眼界和水平。在當時甚至可以以「毫不遜色」來形容,僅可惜七年後就宣告歇業。
李翰祥密鑼緊鼓日刃來台籌拍「荷」片
1963-10-06/聯合報/08版/
【本報記者姚鳳磐】由於猝然脫離邵氏公司而成為熱門新聞人物的導演李翰祥,目前正在東京接洽洗印影片的業務,預定本月九日由東京直接飛來台北。
李翰祥自己組成的國聯影業公司已獲陸濤先行撥付三十萬港幣的投資,此間國際公司的夏唯堂和沙榮峰也答應李翰祥台北拍戲時加以投資,所以李翰祥的第一部戲「荷葉、蓮花、藕」將來台拍攝。
國聯公司的董事長張翠英(即李翰祥太太)和劇務主任朱牧定明(七)日下午由香港飛來台北,等候李翰祥抵台後,將積極展開新片拍攝的事務。
李翰祥將實際執行「荷葉、蓮花、藕」在台北的拍攝工作,但是由於他跟邵氏公司的合同尚未屆滿,而且為了欠債的事正與邵氏興訟,所以不便公開把李翰祥的名字,擺在國聯出品新片的片頭唱。
張翠英將以國聯公司董事長的身份到台灣來拜會有關單位,同時陪同丈夫一起勘查新片的外景。據熟悉內情的人士指出,李翰祥脫離邵氏之後,自立門戶,就目前來說,成敗尚在未卜之秋,因為李翰祥拍片一向是「大手筆」,在邵氏期間,邵逸夫對之奉若拱璧,不但攝影場中李翰作要啥給啥,在私底下對他也優禮有加;但是李翰祥自組公司拍片,在開麥拉面前,情況將與以前不同,困為以前大把花的是別人的鈔票,而現在製片方面的半絲半縷都得自己花心血去籌措,所以李翰祥如果能放開手去做,必須要獲得陸運濤百分之百的支持,而最近陸運濤正跟新婚的太太在歐洲渡蜜月,據說離港前,陸曾撥了三十萬港幣給李,但根據合組國聯公司的合同,李翰祥也需要拿三十萬出來做相對基金,李翰祥這些年雖然名氣越來越大,但經濟基礎卻並不理想,所以為了這件事傷透腦筋,而由於李翰祥本身沒有錢,他拍戲時的「大手筆」又名震遐邇,所以影響到投資人的心理,據說目前有許多有意支持李翰祥的人,都暫持觀望態度,希望能看見李翰祥的國聯公司拍出來的片子發行成績及各方反應如何再作定止,因此,李翰祥目前很急於要拍片子。
另一個使國聯公司必須立刻展開拍片工作的原因是,李翰祥離開邵氏,跟著他同時「陳前起義」的員工共有七十餘人,除了李的心腹編導多人之外,連佈景師的木工電工也都志願跟著李導演走;在這種情況之下,目前新成立的國聯公司每個月員工的薪金共達港幣五萬餘元,租了邵維鍈倉庫改裝的片廠,廠租打過折扣,一個月也要將近港幣兩萬元,如果國聯公司一個月不拍戲就乾賠港幣七萬餘元,所以李翰祥勢成騎虎,非要趕緊拍戲不可。
香港拍戲,尤其是拍彩色寬銀幕的戲,外景是非常重要的,但香港沒有遼闊的外景,所以像「梁祝」等都在攝影棚中搭外景,但如此成本太高,不如拍實景,所以李翰祥先到日本看外景覺得大划不來,因此又把國聯公司拍片的外景重心擺到台灣來。據說李翰祥的新片如無意外,將於本月二十日左右在台開拍。
李翰祥離邵氏 因素頗為複雜傳他曾為此而痛哭
1963-08-27/聯合報/08版/
【本報特訊】此間電影界均不相信的,邵氏王牌導演李翰祥跳槽電懋的消息,已由二十六日香港各報予以證實。李翰祥跳槽之所以使人懷疑,是由於邵氏對李翰祥之厚遇。邵氏所有的巨片,大部份都由李所導演,而且,邵氏公司對李的私人借支,從不限制,因而,他的借支,加上片債,最後尚欠邵氏港幣三十三萬元,一般人認為,他即使在人情上不加考慮,在債務上也還不清,現在電懋的陸運濤如果一下手替他清償三十多萬元,又要多少時候才能還清?而進電懋以後,他是否仍舊可以像在邵氏時一樣,要用錢可以隨便打借條呢?
除此以外,電懋要拉李翰祥,還得把他的班底帶過來,問題自然不簡單,此外,李翰祥在邵氏拍片,必要時可以六個棚同時搭景,而電懋則只有永華廠的三個舊棚,工作也受掣肘,問題如此複雜,李翰祥的跳槽自然令人生疑。但畢竟成了事實。
李翰祥之準備脫離邵氏,已醞釀多時,據說,月來邵逸夫曾主動向李施惠,提出了六個條件:
(一)導演費由每部二萬元加至五萬元;
(二)邵氏替他購置洋房一幢;
(三)所欠三十三萬元以後再說;
(四)除片酬外,製片費在六十萬元以內者,每部另給獎金五萬元,紅利三成。
(五)每部製片費至八十萬元者,仍可獲獎金二萬元,並得紅利二成。
但終因李翰祥已經和陸運濤簽妥組國聯公司合約,而無法挽回大局。
至於李翰祥離邵氏而就電懋的主要原因是邵氏合同以部頭計,一年拍幾部,而李翰祥拍片較認真,時間拖長,若干巨片平均每年一部,而邵氏合同則每年要拍五部,結果八年來反欠邵氏十一部片,這一筆片債折成現金,加上借支總計反欠了三十多萬元,他覺得太不合算了,所以李翰祥經陸運濤一拉,便跳了過去。
據圈內人表示,李翰祥的跳槽除了金錢問題之外,尚有人事關係的因素,李翰祥覺得邵家對他不薄,可是邵家飯太難吃,在邵氏太難做事。權責問題使他痛心,香港報紙載稱:當邵氏要員最後向他關說而無法挽回時,他回家後曾痛哭一場。
最新文章
-
玉女接班人楊采妮 18歲走紅與大咖合作卻曾為愛急流勇退
2023-12-07 -
擺脫「包青天」形象 金超群的另一部代表作「天師鍾馗」
2023-12-07 -
〈今山古道〉民歌歌手黃大城 兼顧公職與音樂夢
2023-12-06 -
木村拓哉、山口智子主演! 1996年經典日劇《長假》
2023-12-06 -
我們不是團體!飛鷹唱片那年力捧「飛鷹三姝」
2023-12-06 -
侯孝賢、梁朝偉都盛讚演技!神秘女演員「辛樹芬」短暫光亮的演藝史
2023-12-04 -
謝金燕從美腿小姐變電音女神 首位登台北大巨蛋演唱歌手
2023-12-04 -
機智歌王張帝 辭去醫生改行當歌手與親兄弟演藝圈立名
2023-12-04 -
看廣告像追劇!記得當年泛亞電信的胖達與瘦子嗎?
2023-12-04 -
寫出永遠不回頭、感恩的心、三月的小雨 回顧編曲家陳志遠
2023-12-01 -
80年代偶像歌手「番茄姑娘」蕭孋珠 唱紅瓊瑤電影「一簾幽夢」
2023-11-29 -
開箱「國民阿嬤」陳淑芳年輕照 當年是袖珍美人曾赴日發展
2023-11-28 -
90年代橫空出世的日本天后!安室奈美惠曾五度登上小巨蛋
2023-11-28 -
【報時光經典照片】林青霞 閃耀的大明星
2023-11-27 -
戲子夫妻檔相愛相守24年 李國修、王月是情人也是知音
2023-11-27 -
掀起韓劇熱潮!經典韓劇《大長今》開播20年了!
2023-11-27 -
14歲出道瓊瑤女神陳德容 漂亮寶貝成影視新寵兒
2023-11-26 -
國寶女神林青霞獲頒金馬60終身成就獎 回顧不同時期的林青霞
2023-11-2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