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台灣文學經典改編 電影《兒子的大玩偶》
中央電影公司於1983年根據黃春明的小說改編,推出電影《兒子的大玩偶》,為了避免當時的政府審查出狀況,選擇將電影分成三個部分,降低風險,該片共有三位導演參與,其中侯孝賢為其一,而曾壯洋與萬仁則是新晉導演。電影的第一部分由侯孝賢執導,阿西扮演「大玩偶」的角色,中央電影公司希望透過這部作品,像《光陰的故事》和《小畢的故事》一樣,再次以親切的鄉土小品吸引觀眾。
《兒子的大玩偶》是台灣鄉土文學的重要代表,改編成電影同樣引起臺灣電影圈的新浪潮,故事發生在台灣1960年代,描寫一位父親為了養育兒子,離鄉背井到大城市工作,阿西在片中扮演「三明治人」,他需要打扮成小丑的樣子,將臉塗成全白、穿著高調的服裝,背著電影看板,在各處走動宣傳。
此部電影的辛酸之處在於,男主角不僅因扮演小丑遭到陌生人及親戚的恥笑,還有他長期以小丑的形象出現在孩子們面前,漸漸地,連自己的孩子都只認得面具,而不認得真正的父親,「大玩偶」一詞即蘊含著這苦澀的意味。
電影三個部份在語言運用上各有其妙處,「兒子的大玩偶」的台語比例超過90%,而「小琪的那頂帽子」則是使用標準國語,至於「蘋果的滋味」則以國語、英語和閩南語等三者平均分配。三位導演風格各異,因此每段電影呈現出不同的視角;相同的是他們都相當尊重原著理念,傳達的訊息簡潔明確,卻又富有深遠的意涵,展現台灣1960年代當時的政治局勢與百姓生活的困苦。
中影跨出重要的一步大量起用年輕導演 創新風格
1983-05-10/聯合報/12版/綜藝 萬象
【本報記者╱黃寤蘭】中影公司根據黃春明小說改編的三段電影「兒子的大玩偶」六日上午在大世界戲院開鏡,三位導演中除侯孝賢外至少有兩位是嶄新的名單:曾壯洋與萬仁。這是中影早該做的事──請民間成名或賣座導演執導之餘,也應主動培養年輕新秀,不宜老是跟在民營企業後面選擇題材、演員與導演。
今年一系列選用新導演、社會寫實題材電影的計劃,在公司內部作業時曾遭遇各種不同的反對意見,綜合最主要的癥結是中影必須靠利潤營運,新導演水準無法預估、號召力弱,上半年開拍的四部電影類型走向一致,恐怕對票房不利。
而中影不但克服這些歷年來都不敢跨越的「心理障礙」,表現了電影人的良知理想,更進一步提出五千萬元資金,徵求民間合作,選擇好的企劃案開拍,成果雖然還是未知數,中影總經理明驥在電影市場蕭條聲中能有這種振衰起敝的作法,令人感佩。
對中影的期望,與「澳洲電影委員會」(Australian Film Commission)類似。澳洲數年前只有電視而無電影工業,這個委員會成立後,政府撥出大筆基金,一方面培養編導製片、有關工作項目專業人才,一方面接受有志電影的青年申請,擇其企劃書優黃可行者,由委員會提出相對基金助其拍攝,影片完成後又助其上映發行,票房營收不須回繳,如此數年,澳洲已出現相當有份量的電影作品與導演,委員會在好萊塢舉行「澳洲電影節」,重要影評人紛紛讚揚澳洲電影的成就,如今澳洲已有了國際知名的大導演。
中影公司固然無澳洲電影委員會的龐大財力,營運必須靠文化城、各地戲院及相關企業收人維持,但拍好電影,提昇國內電影業水準,提供優良的電影製作環境的宗旨則一致,中影已跨出很好的一步。
兩位新導演中,曾壯祥先修得文學碩士學位再赴奧斯汀德州大學修電影碩士,文學基礎強,雖然出生香港,但大學就讀台大外文系,對黃春明筆下的世界並不陌生。他主掌「小琪的那頂帽子」這一段。
萬仁麥桿式的造型頗有默劇演員的喜感,談吐還充滿大學生的「鮮勁」。他在好萊塢哥倫比亞藝術學校進修過,歷屆實驗電影金穗獎都有不錯的短片參展,執掌「蘋果的滋味」一段。
近年最被看好的侯孝賢負責「兒子的大玩偶」一段,他感性關懷且自然純樸的風格,已為喧囂不實的現階段中國電影闢出一條動人的路徑。
最新文章
-
王仁甫出道不是因「5566」 被遺忘的男團「Postm3n」王仁甫也曾是一員
2025-07-03 -
曲家瑞從代班DJ成為媒體寵兒 麻辣女教授如今回歸校園
2025-07-03 -
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 「脫拉庫樂團」從少年到大叔青春不老
2025-07-02 -
台日合演黑幫片《想死趁現在》高捷、戴立忍、柏原崇同台飆戲!
2025-07-01 -
經典愛國軍教片《黃埔軍魂》曾轟動一時 卻也留下一樁難解悲劇
2025-07-01 -
台東警察奪金曲歌王!25年前最大黑馬陳建年擊敗張學友、陶喆奪下大獎
2025-06-30 -
錄完音即乍逝的創作歌手「蔡藍欽」 沒有刻意宣傳下竟賣出驚人成績
2025-06-30 -
模仿鳳飛飛奪冠到紅遍全台 「林淑容」的成名之路
2025-06-28 -
曾被喻為2008年最強新人!方泂鑌一首〈壞人〉爆紅 近年卻消失歌壇
2025-06-27 -
70年代愛情文藝片《楓葉情》 兩歌后爭電影主題曲
2025-06-26 -
「瓊瑤劇教母」劉立立執導無數經典作品 也親身活成了一齣絕美而複雜的瓊瑤劇
2025-06-25 -
昔日票房失利卻翻紅Netflix冠軍!《淘氣阿丹》主角30年前還來台宣傳
2025-06-25 -
不只成龍新片!「小子難纏」系列在美國曾有輝煌歷史 21世紀仍風光
2025-06-24 -
「毒舌雙胞胎」包小松、包小柏 當年被二哥帶進圈曾是亞洲第一個偶像男團
2025-06-24 -
消失影壇的仙氣女演員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女主楊靜怡一片成名後隱退
2025-06-23 -
1995年迪士尼才在台有了分公司 首部發行卡通大片「風中奇緣」表現卻還好
2025-06-23 -
老將戰新秀同搶金曲獎華語歌后寶座 蔡健雅再戰生涯第5座
2025-06-22 -
創造「來電送大獎」、「民生影友會」經典單元 《娛樂星聞小燕有約》創下多項紀錄
2025-06-21